教育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师德研究、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教育、教育史研究等。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2-8064
  • 国内刊号:21-1066/G4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91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84
  • 综合影响因子:0.8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科学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科学杂志高等教育研究

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东部某省为例

摘要:缩小省内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是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财力、人力和物力三个投入维度构建衡量县级义务教育投入指标体系,以东部某省为例,测度该省2007-2012年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及其变动。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县域义务教育投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县际义务教育投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反向变动关系,相对差距缩小主要得益于省对县的财力均衡作用的发挥,而绝对差距扩大的主要体制原因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依县级财力而定的梯度发展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并未与县级财力增长同步,抑制了义务教育投入县际差距的缩小速度。未来的改革思路是,继续加大省对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监督力度,突出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均衡功能,对特定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项目"以省为主"来负担。
1-9

基于相关性和DEA的西部地区教育资源投入配置的评价与优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摘要:对于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教育投入,一些学者普遍认为总量不足,呼吁持续增加,但对于经费使用效益和投资方向正确性判定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因此,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DEA方法对西部地区(以甘肃省为例)教育资源投入配置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具体依据,提出优化教育资源投入配置的合理建议。
10-17

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策略研究

摘要: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既是学校遵循规律、顺乎时势、不断积淀、与时俱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不断增强自身文化觉识、文化自觉、开展有目的的建设过程。在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中,不同学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总结概括典型学校成功的经验和有关的研究成果,我们初步得出,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单项创优迁移发展、历史传统张扬扩散、面向未来创新设计是学校文化特色形成的有效策略。
18-21

论学校文化与校长领导力

摘要:学校文化的创建和管理是一种动态过程,此过程就是校长领导力的本质所在。学校文化的形成有三种机制:强加--共享机制,根植—强化机制,声明—提醒机制。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声明力与根植力、文化继承力与发展力、文化洞察力与转型力是校长领导力的不同作用形式。校长可以运用知己、明了和安全策略管理学校文化和建设价值驱动型学校。
22-25

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的多维测度研究

摘要:自1978年巴斯提出变革型领导以来,变革型领导逐渐在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和教育管理等领域引了起广泛关注。本研究自编问卷并在江苏、湖北、重庆3省(市)展开调查,对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展开多维测度。研究发现: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水平相对较高,但行为效能水平相对较低;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差异相对较大,但整体效能水平相对稳定;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但可预测性相对可靠,逐步多元回归模型的联合解释变异量达52.8%。因此,学校领导者要转变领导方式,以提高学校领导行为的效能。
26-32
教育科学杂志课程与教学研究

隐性课程显性设计的前提、可能与途径

摘要:隐性课程的显性设计意指在学校环境中,把特定教育内容有意识地附着于具有特定功能的载体之上,进而对受教育者产生潜在影响的一种课程设计。它以体现课程的意识性特征为前提,并因载体属性和教育环节的多重性而成为可能。多元主体针对特定内容在不同载体上的操作使得隐性课程显性设计有了丰富的路径选择。
33-37

西部高职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建设解析

摘要: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西部产业结构转型,西部高职专业设置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西部高职专业设置现状的深入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专业规划缺乏区域统筹、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严重、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转型,人才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脱节、特色专业发展缓慢、新兴产业专业设置缺失等问题。为此,亟需加强区域统筹、推进职教集团化、紧贴市场需求、加快发展特色和新兴专业,实现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等。
38-43
教育科学杂志高等教育研究

机会扩展、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基于高校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对高等教育机会扩展背景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状况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有可能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取得优势,而且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质量的教育机构中,这种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社会优势阶层子女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结果中取得优势,在本科院校中这种影响较小,而在高职高专院校这种影响较大。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之间呈现相互作用的闭合关系,从而导致社会阶层垂直流动性减弱,社会阶层关系被不断的复制和传递,导致社会不公平。
44-54

“异地高考”政策复杂性探微——基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异地高考”方案的内容分析

摘要:本文以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异地高考"政策内容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该政策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表现为传统户籍制度的固着性,地方政府决策的自发性,以及利益群体关系的非线性。为有效推进"异地高考"方案的实施,应努力构建多方参与决策机制,合理配置流入地教育资源,适时调整报考准入资格,逐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55-62

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也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学术研究后备群体——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包括学术底线、学术正义和学术自觉三个层面。因此今后在构建博士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时,应该以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三个层面的认知架构为基础,逐步纠正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以降低他们未来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学术道德水平的学术队伍。
63-67
教育科学杂志幼儿教育研究

3-6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建议

摘要:研究采用自编的"3-6岁儿童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以"半年"为单位对3-6岁儿童自我控制进行测量,考察3-6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和自我控制各维度之间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内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3-6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5岁到4.5岁是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女孩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孩;男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滞后于自我控制其它维度的发展,而女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最高。为了提高3-6岁儿童自我控制水平,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自我控制发展的敏感期,及依据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控制的年龄和性别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68-74
教育科学杂志教育史研究

二战时期日本民族教育塑造皇国民性格的文化心理解析

摘要:论文从文化心理学视角对二战时期日本皇国民性格的养成进行分析,概括提出:日本民族教育塑造皇国民的性格结构及其目标体系是:以"尽忠"确立皇国民的国家信仰,以"义士"涵养皇国民的文化性情,以"勤王"陶冶皇国民的意志品质,以"奉公"磨练皇国民的灭私行为,以"殉国"激励皇国民"为国捐躯"。解析其民族教育的文化机理是:在"诚——至诚"位于日本"善"的德目中第一位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一种深机,即"杀害他人"存在于"诚的伦理"的极限之中,它被视为"尽忠"天皇的最高体现。揭示二战时期日本民族教育的实质是:将日本"立于万邦之上"可以在其他国家为所欲为的幻想植入国民的头脑之中。这种幻想曾经诱惑成千上万舍弃生命战斗的日本军人,呼唤着天皇的名字去赴死,酿造了近代战争史上日本民族的命运悲剧,如不加以彻底清算有可能继续加深日本民族的悲剧命运。
75-84
教育科学杂志比较教育研究

中美小学新科学课程(教育)标准的比较及启示

摘要:从设计理念、学科内容、主体内容结构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小学科学教育的如下启示和借鉴:注重科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普适性;注重工程教育的渗透;注重科学内容的多维度整合;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85-89

美国高中与大学衔接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90-96

来稿须知

摘要:本刊不接收电子子投稿,来稿请用A4纸打印,邮寄至:大连市黄河路850号《教育科学》编辑部 邮编116029 1.来稿标题字数不得超过20个汉字,全文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
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