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8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颠覆“常识”的新常识——学习科学为课堂转型提供实证依据与理论基石1-8

摘要:在学习科学看来,所谓"教育"是控制与补充脑的神经回路网的建构所必需的外部刺激过程。这样,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学习",就被视为借助来自环境的外部刺激来建构神经回路的过程。也就是说,由于通过学习决定了所建构的神经回路的性质或方向,所以教育可以视为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与补充来自环境的外部刺激的活动。今天,包括脑科学在内的学习科学的研究积累了一系列颠覆"常识"的新常识,这为我们的课堂转型提供了实证依据与理论基石。

教育公平为何是个“假问题”:价值哲学的视角9-13

摘要:教育公平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议题,一直停留在用平等、平均、免费等消解不公平的虚假实践中,不曾被完整地认识。教育公平被置于起点、过程与结果的结构化框架中,逐渐成为一种试图惠及全民的"神话"。在价值哲学视域下,教育公平实质上是价值秩序的建构和价值关系的缔结。所谓的公平实践不过是意识形态的话语符号,是工具理性和政策消费导向的意识建构。归根结底,教育公平的实现不是一个技术领域的操作性问题,而是一个价值领域的沟通与对话的问题,并关涉到教育制度运行的深层机制。

从学校记忆透视教育变革:一项口述史研究14-22

摘要: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教育"元素"构成一个人的学校记忆。通过对60年代末至70年代出生者、80年代出生者、90年代出生者等受访对象的深入访谈,关注他们作为受教育者的学校记忆,能够较好地透视教育的变革。从学校记忆调查结果看,原来的教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比较丰富、饱满、立体、有味道,而伴随着现代化的演进,教育在取得巨大历史成绩的同时却也越来越单调、刻板、平面、无趣。乡愁式留恋不是出路,面向未来应该顺应时展,加快推进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也需要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处理"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时坚守"生命自觉"和处理"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时坚守"教育自觉",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和培育"还留下来"的教育"元素"。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乡村学校建设
乡村学校重塑力:从哪里再出发?23-27

摘要:与城市学校实践及其建制发育成优势的体系相比,乡村学校实践及其建制目前处于有待振兴的阶段,这与国家的整体建设路线一脉相承。无论是"撤点并校"的具体举措,还是"调结构"的制度设计,都采用了集中资源先办好一批学校,然后再办大学校规模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上,认为乡村学校实践及其建制可以参照城市学校实践及其建制进行。发展观念上,主张规模出效益,偏向于"大学校一定更好"。研究显示,内部的"贱农"心理构成了当前我国乡村学校重塑不力的悲剧之源,抛弃它比反城市化更紧迫。出自"贱农"心理的内部轻视比外部轻视更值得优先解决。

从区隔走向共在:乡村学校建设的“空间立场”28-33

摘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空间转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隐含的空间思想的理论价值日益凸显,我国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空间治理思想正逐步走向成熟。"空间立场"既是乡村学校空间再造、空间拓展、空间重塑得以发生的理论前提,也是乡村教育实践能否摆脱"城市取向"从而获得"乡村信心"的实践表征。乡村学校建设的"空间立场"以空间视角直面中国乡村学校建设的现实问题,呼唤乡村学校功能的"空间回归",构建乡村教师的"网络空间共同体",激活乡土文化重建的"空间想象力",推动美丽乡村学校从追求同质化的"空间平等"走向追求差异化的"空间共在"。

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困境、归因与对策34-40

摘要:在新形势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存在三重困境,包括政府权威的潜在透支,对经费、师资等资源的高需求与低利用、飘零的文化高地与边缘化的文化标签。本文利用学校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对上述困境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发现:微观系统面临的挑战多于机遇;中介系统存在心态贫困与短视效应;外层系统存在复杂利益交织,沟通效能亟待提升;宏观系统存在执行偏差与时滞;历时系统缺乏学校叙事与趋势研判。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学校文化系统模型的价值论、故事论、系统论、工具论和类别论五个维度给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应实现标准化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刚柔并济;二是应分步骤有重点地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应着力发挥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多系统互动中的关键联结作用,实现从"小而弱"到"小而美"的转变。

校长领导力:乡村教育发展的新动能41-47

摘要:乡村教育依靠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获得巨大的发展动能,今天如何平稳越过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敏感区,强化乡村学校内部治理,成为进一步释放乡村教育发展动能的关键,而校长领导力则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新动能。但反观乡村学校的校长领导力现状却并不理想,诸如传统认识误读校长领导力、向城惯性牵制校长领导力、乡村教育的复杂环境等都对乡村学校领导提出了很多挑战。为此,加强乡村校长队伍建设、开展乡村校长领导力专题培训、强化乡村校长的个人修炼、关照乡村教育实践的特殊性成为改善乡村校长领导力状况的主要策略。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育神经科学研究
教育神经科学视角的知识创造与知识判断标准48-53

摘要:在当前神经科学、心理学等科学学科的研究中,研究成果难以重复、教育政策与实践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等问题严重困扰着这些学科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亚里士多德三种知识创造的方法,进而阐述了伽利略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比较了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两种知识创造的方法。教育神经科学的知识判断标准需要同时考虑研究成果的教育意义和科学意义。教育神经科学作为脑科学时代教育研究的新前沿,为解决传统的神经科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了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为教育政策与实践提供了严谨、可靠、科学的实证研究证据。

儿童的注意研究——基于教育、心理与神经科学的整合视角54-63

摘要: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认知资源的有限性让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会怎样去合理分配资源、应对复杂环境中的多种刺激,这就需要注意的参与。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对注意力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和神经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从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来看,个体早期的注意能力对认知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育和临床研究指出,儿童阶段是个体注意力缺陷问题的高峰时期。伴随着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注意力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同时研究成果也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及教育启示64-72

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与脑方面的研究成果。认知科学的研究发现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具有多种认知缺陷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视觉正字法缺陷、语素缺陷、快速命名缺陷、语音缺陷,并且阅读障碍儿童内部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脑科学的研究发现这些认知缺陷的产生具有其内在生理基础,阅读障碍儿童的脑功能与脑结构都与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脑功能和结构异常可以通过恰当的干预进行改善。年龄越小,脑的可塑性越强,因此建议加强阅读障碍的早期检测,确诊后应及早采用恰当的干预手段。

脑可塑性与敏感期的研究对第二语言课堂环境创设的启示73-79

摘要:第二语言学习敏感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脑科学技术的进步给这一话题增加了更多科学证据。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从理论上主张基于第二语言学习敏感期和脑可塑性的概念,为有效的第二语言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本文首先介绍这些概念以及针对这些概念的脑机制研究倡导的早期学习语言和建构环境支持;在关联学习科学和教育学对学习环境的解读之后,以真实发生的课堂教学案例回应脑科学研究者提议的理论主张。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默认
全面依法治教为教育强国梦保驾护航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召开63-63

摘要: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京召开,研究部署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任务,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这是新时代教育系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法治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并讲话。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评《大学英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I0002

摘要: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关系到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和整体英语教育质量,由闫洪勇撰写的《大学英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提供了借鉴。作者全面深入地探究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问题,探究了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

英语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研究——评《商务英语翻译导论》-I0003

摘要:商务英语是从事商务英语人员用来进行商务活动的一门交际性语言,与一般英语翻译不同,商务英语翻译对于词汇和语法翻译准确性要求较高,对翻译人员的严谨性要求也极高。因此,只有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才能确保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由王颖、褚凌云和王爱玲合著的《商务英语翻译导论》一书,对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研究具有一定帮助。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信息平台·综述
新时期教育公平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综述80-84

摘要:党的报告提出"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普及、优质、公平的教育成为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如何实现新时期的教育公平、怎样提升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内涵等问题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上,学者们围绕"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和学校变革"和"教育社会学:国际比较与跨学科视野"两大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提出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的新观点。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时评
村小:值得尊重的教育主体-I0001

摘要:村小是学校分层最底层的单位,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最薄弱的"神经末梢"。曾经一段时间,人们根据眼前村小学生逐渐减少的现象判断,学生转移到乡镇、城市是未来乡村学生求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从2001年到2012年,在"撤点并校"整合优势资源的过程中,全国乡村小学锐减30多万所,平均每天约有68所村小消失。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摄影报道
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F0002

摘要:作为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学前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为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促进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水平与幼儿教师人才综合能力的提高。由王懿颖撰写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研究——评《思政课学生主体实践性教学研究》-F0003

摘要:为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需要转变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课堂教学观念,转变以讲解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践性教学新理念。在当前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期,提倡大学生以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把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融合。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革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尤其要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践性教学。实践性课堂教学是思政课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全程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互动式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