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关于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问题——唯物主义教育历史观的探求1-5

摘要:关于教育是否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问题,长期争议不休,本文对杨贤江、刘佛年、于光远的相关见解,以及关于所谓“教育本质”问题争议中的是是非非加以分辨,着重指出其中问题的症结,在于对教育的一般性质与社会性质的区别以及教育与教一学活动之间的区分若明若暗所致,并尝试解答马克思在列举上层建筑诸现象时为何未提及教育问题。

谁是儿童?——制度化学校教育背景下童年边界的变迁6-12

摘要:制度化学校教育不仅改变了儿童的童年状态,也改变了日常观念中人们对于童年边界的认识。通过对1930年代-1990年代生人进行访谈,本研究发现,在制度化学校教育下,童年的边界从一段混沌模糊的时间域逐渐走向以理性时间为标度的确定时间节点,进而与学业生涯节点相结合。引发童年边界变迁的区隔机制则从家族主义文化下的人情网络转变为现代学校教育下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制度化。把促进童年的自然成长看作制度化学校教育的根基,维持制度化学校教育与拓展儿童的童年体验之间的张力则是当下童年,以及学校教育的可能出路。而重新探究教育现代化旅程中我们忘却的传统童年观念,则是我们重新反思学校教育与童年的出发点。

新高考改革何去何从——关于新高考“选考”和“一科两考”问题的再思考13-20

摘要:新高考改革的两个主要亮点是选考和一科两考,但一些专家对此两点并不看好,认为选考面临学科间分数不等值,一科两考存在诸多危险,提议暂缓实施。通过对选考和一科两考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选考困境的根本是物理学科选考失衡,根源在于物理学科自身学习难度大,而其他选考科目之间不等值问题不突出,妥善解决物理选考问题是完善选考制度的关键;同时一科两考的危险并没有研究者所说的那么大,尤其是英语考试接近水平参照考试水平,英语两考并裸分计不会带来大的问题。高考公平与否的判断应以高考改革价值取向为标准。建议在完善选考制度方面,对物理学科给予特殊“待遇”,可通过高校适当限定专业科目选择或规定必考选考科目来调节。或缩小改革“步伐”改任意选考为提供固定选考科目组合;英语一科两考应继续实施,最好是只按等级制赋级而不计入总分,而该等级作为不同层次高校录取的自主要求;对选考科目的一科两考建议可暂缓。

美国母语教材开发特色及其对我国教材开发的启示21-27

摘要:我国教材开发层面尚有三个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即如何处理教材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与“教和学”的关系;如何让教材编制思路、教材形态更加灵活多样。相比而言,美国母语教材在这三个方面已有十分自觉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教材编制思路灵活,形成了基础读本、课程模块资料包等多种形态的教材;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文本选择、活动设计和评估任务开发等细节中;教材内容安排和信息呈现均遵循“教”和“学”的规律、需要。其间诸多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学前教育发展
分类管理背景下民办幼儿园办园意向研究——基于对全国11个省2687位民办园举办者的实证调查28-37

摘要:随着新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正式生效,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拉开大幕。其中,占据民办学校九成之多的民办幼儿园选择“营利”还是“非营利”成为必答之问,也成为地方政府的必解之题。本文通过对全国11个省2687位民办园举办者的问卷调查发现:选营选非的整体意向基本是五五分成、各地各类的具体比较则是各有差异,这充分体现出办园者在选择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相对理性的经济人”;前期是否为普惠性民办园对后期选营还是选非存在一定影响,这反映出园所在政策推行过程中与政府之间微妙、动态的合作与博弈关系。因此,各地政府在制定和落实中央层面的政策之时,首先应基于证据,因地制宜;其次应全面解读,明确权责;最后要保护园所利益,分层分类引导,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公益普惠。

放耶,御耶?——从香港经验看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管理38-44

摘要:随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大幕的拉开,地方政府如何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实施管理是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尤其是在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调控、财政资金的投入与保障、办园质量的监测与改善等方面,到底应进行怎样的制度设计尚不明确。而香港通过对非营利性幼儿园的长期管理形成了有效的内外协作治理体系,因此可为内地提供一定借鉴。其校董会包含多元利益主体,财政投入标准按需核定,财务监察运作内外制衡,运营信息披露公开透明,并且建立了由园所自评与政府外评相结合的质素保证架构,在管理上体现出服务为主、投入高效、监管严密、权责明晰、注重反思等特点。对内地而言,可从中获得三点启示:一是以服务为导向,进行精细化合约管理;二是精算预期需求,高效投入财政资金;三是加强内外监察,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

我国学前教育“公建民营”模式中公私合作机制及优化探讨45-51

摘要: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大普惠性幼儿园比例仍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公私合作办园是近十年来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一种新模式,其中,“公建民营”模式影响广泛。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对四个个案地的访谈调查、实地考察,剖析“公建民营”模式中影响公私合作目的实现与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公私合作机制。具体来说从动力机制、准入机制、运行机制、调控机制四个子机制入手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激励相容”为原则提出优化公私合作机制的建议。

学前教师教育临床教学实践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基于“认知学徒制”及“应答理论”视域的探析52-58

摘要:临床教学实践较好地观照到“实践取向”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较以往能有更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幼儿园现场进行实践训练。即便如此,但若从“认知学徒制”及临床教育学“应答”理论的视域出发,学前教师教育中的临床教学实践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包括指导教师提供的临床实践情境有限,使学生无法体验和建构完整的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受来自指导教师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接受临床教学实践的应答和指导乏力和随意;以示范、观察、模仿为主的即兴带教方式,使学生专业成长的自主性难以发挥。那么,学前教师教育中的临床教学实践该如何尽快走出困境、收获应有的实践效益呢?本文借鉴“认知学徒制”及“应答理论”,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幼儿园人力资源“效应循环”的内涵剖析及路径构建59-64

摘要:过硬的师资力量有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科学管理学前教育资源则将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当前,我国幼儿园人力资源流动在三个效应的驱动下呈现非常态化,本文依次剖析“马太效应”、“鲶鱼效应”、“海潮效应”在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三大效应之间暗合的循环路径。利用循环效果构建幼儿因人力资源的优化路径,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师部级培训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的引导下,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这将推进幼儿教师资源的良性流动,优质教师以及高质量幼儿园数量的不断扩大。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师发展
关系视角下教师专业权力运行机制的构建65-71

摘要:如何培育有质量的教师——教师形象从“如何教学习”转型为“如何学教学”,即教师回归于“原生态”的专业实践中提高其专业性、建构专业权力是很重要的。而目前教师的专业权力正处于一种“失重”状态:专业角色呈现“沉默效应”、专业知能呈现“木桶效应”、专业自主呈现“马太效应”。面对如此现实该如何作为?本文认为可以在关系视角下,通过对专业权力关系构成要素和功能表征的剖析,进而解释教师如何在规制性权力关系、规范性权力关系以及文化一认知性权力关系这三种不同博弈关系中“存在”,并通过角色属性、资本占有以及利益博弈三种具体表征形式呈现出来,最终实现教师专业权力运行机制的构建。

城乡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深度学习:问题、特点及运行策略72-76

摘要:城乡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协同学习共同体原理组成的新型教师发展联盟,但在当前的实践中,还存在实践着的“共同体之人”缺乏对城乡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对其深度学习的运行特点模糊不明、具体运行策略无共同体特征等运行机制的问题。正确认识城乡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结构组织的多元性和互主体性、功能的时代性和价值的共享性、运行动因的内在深刻性等运行机制特性是达成深度学习的重要因素。为此.实践中还要注意:在组成方式上,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外驱内发、形散核实的学习共同体形态;在学习方式上,采用混合学习、真实情境、行动探究的深度学习方式;在动力驱动上,采用发展性评价、他组织与自组织协调、教师领导的方式。

提升教师个性化教育素质的区域路径——基于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实践探索77-84

摘要:发达城区推进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具有个性化教育素质,个性化教育素质主要包括教师对个性化教育的必备信念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关键能力。在提升教师的个性化教育素质、指导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过程中,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以行动研究探索了提升教师个性化教育素质的相关路径,即指向境界有效提升的动机激发、指向任务驱动的载体搭建和指向示范辐射合作提升的保障激励。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摄影报道
高校金融技术人才培养与学习指导——评《金融学概论学习指导》-F0002

摘要:作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构,高校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与输送金融专业人才,然而传统金融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相对落后,无法适应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当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不理想,金融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出现严重失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诸如金融专业知识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与手段过于简单、强调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方法和条件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教学管理竞争机制和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教师队伍应用与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时评
你就是你的教育学:教师的自我修炼-I0001

摘要:艾默生说过,“我们是什么,我们便只能看见什么。”我们能看见什么样的孩子世界、什么样的知识趣味、什么样的教育世界,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人。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你自身、你的整个姿态就是课堂影响力的源泉,你就是你的教育学。这里的“教育学”指活生生的教育的学问,一种生命的在场,是教师自身作为人的倾心投入,而不是一种理智化的教育的知识。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摄影报道
国际化人才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性——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多语种人才培养研究》-F0003

摘要:自从2013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后,中国就开始与“一带一路”沿路各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之后,中国与中亚和欧洲各国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也逐步加大。中国首创的“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沿线各国共同发展和共同需求的愿望,也开启与搭建了沿线各国优势互补、开放发展的新机遇,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与共赢的精神。

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评《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J0001

摘要: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大学生“三观”教育的历史重任,尤其在当前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大学生信仰和信念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迫切。但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弊端却越来越突出,存在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以解决。要想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积极创新和拓展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育思想转型期中的激扬梦想与理性思考——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J0002

摘要: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渊源于社会变革与教育实践,而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我国传统社会一直是儒家教育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当然它也一直处于更新与完善过程之中。到了近现代,我国开始学习西方教育,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应该说,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出现过两个高峰和两次转折。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它彰显了中国智慧,推动着中国现阶段教育的改革步伐和教育实践的深化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战略地位为优先发展、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前进动力是深化改革、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并以扩大开放为世界担当。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评《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F0004

摘要:在新课标下,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设计应紧跟时展要求,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英语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在面对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经济社会巨变,高中英语教学更应强化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语言学习之外,更好地比较、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语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开阔国际视野,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英语语言文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朱雪艳的《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即是一本在英语教学中突出文化意识培养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