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7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历史演变、基本逻辑与矛盾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1-8

摘要:本研究力图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入手,探讨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历史演变的基本逻辑。研究发现:从历史观来看,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内外因结合催发下的产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从结构观来看,集权治理的政府控制逻辑一直贯穿始终,大学缺乏自主发展的内在土壤,市场的中介协调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制定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矛盾冲突。在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上述矛盾冲突。

理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三个关系8-8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之后,各地各高校相继出台贯彻落实意见。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挑战与应对9-16

摘要:“双一流”建设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远程控制、对于绩效合法性的过度追求以及院校层面隐性的行政集权则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构成了不可忽视的挑战。利益相关者应理性认识和评估“双一流”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建立“双一流”政策实施的配套机制,统筹推进“双一流”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共享教育将引发学习方式变革16-16

摘要:近日,在广州大学举办的第八届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国家教育体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延保的开场演讲,直击会议主旨——“走向人类教育共同体”。

中外知名大学国际化战略比较研究17-22

摘要:国际化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而国际化战略是大学推进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国内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呈现出不同特征。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需做好扎根本土与放眼全球、自我发展与世界贡献、国际化战略与学校整体战略、系统全面与重点推进的有机统一。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偏好及政策效度的实证研究23-30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机械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数据,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偏好、政府政策作用机制与政策效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成本偏好和技能偏好,两者之间存在负的交互作用。政府政策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技能偏好有正向促进作用,却对成本偏好有负的调节作用。从政策效果看,政府政策对成本偏好性的企业的政策效果要好于技术偏好性的政策效果,显示出明显的成本补偿性的政策倾向。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合作办学研究——基于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的视角31-36

摘要: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采用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具有合理性,可实现多方共赢。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等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参与企业四方参与主体可通过代建合同的形式,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项目以招投标的方式实施,一方面解决了高等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行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促使企业通过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取得直接的收益。以招投标的方式可增加投标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水平,从而使得在企业获益情况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价值观与实习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37-43

摘要:参加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在三年学习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方式探讨高职院校实习生工作价值观与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关系。以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变异数分析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习生性别与不同专业对工作价值观有显著差异:不同的工作价值观对实习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希望通过此研究结果提出具体的量化数据与建议,作为未来优化校外实习制度及推动实习效益的参考。

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与本科学风建设44-48

摘要: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向创新型大学的转型,这一过程要求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创新办学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创新考核体系、进行基因重构,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学风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让本科生最大程度地参与科研,激发其学习热情、提升其创新能力。创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将提供更多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从而极大激发本科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型大学中创新文化的形成也为良好学风的形成提供土壤,将本科学风建设指标纳入衡量体系,将扭转当前研究型大学的中“科研漂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者的角色冲突研究49-55

摘要:学术创业是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一种深化,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大学教师创业合法化,一部分教师开始不同程度地参与学术创业活动,这类既承担教育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又积极从事知识资本转化活动的大学教师就成为了典型的“学术创业者”。然而,当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创业者同时承担这三重角色时,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三个角色的要求,就会产生角色冲突。本研究从角色目标、角色规范和角色实现过程三个视角探究了学术创业者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从角色认知、角色模糊和角色负荷三个方面挖掘了学术创业者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而从个体、人际关系和组织等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对策,以期缓解乃至消除学术创业者的角色冲突,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目标。

台湾地区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及实施模式——以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淡江大学为例56-63

摘要:台湾地区研究型大学非常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整体性设置、课程实施模式的不断改进;并通过专门的层级化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强化课程管理;通过内外部课程评价促进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台湾研究型大学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大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等方面也正面临类似问题。探讨并总结台湾地区的经验和问题,有益于大陆高校的实践。

把国家教材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63-63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刘延东在出席国家教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刘延东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扎实推进,体系门类逐步健全,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各领域高质量人才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高校扩招降低了个人教育的经济收益吗——控制能力异质性下的实证分析64-73

摘要:基于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申的城镇样本,本文利用“文凭效应法”分离教育的生产性价值和信号价值,采用匹配分组后的高考分数及学校成绩来控制能力异质性,定量评估了扩招政策对个人教育经济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表现出生产性和信号的双重功能,生产性收益率为3.97%,专科和本科的文凭效应分别为21.8%和45.9%,但在控制能力异质性后均明显下降;因适应了经济发展形势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在控制能力异质性下,扩招对个人收入及教育的生产性收益率产生了积极正向影响;而扩招后教育质量下降及文凭过剩等致使教育信号价值下降,专科和本科的文凭效应分别降低5.1%和12.5%。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精神73-73

摘要: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自我评价及发展诉求研究——以企业类已就业学生的调查为中心74-82

摘要:伴随着“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要议题。本研究立足于自我反思的视角,通过对企业类已就业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胜任力水平的现实评价及发展诉求。结果显示:就现实评价而言,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胜任力整体水平的评价较低,其中角色性胜任力水平最低;就发展诉求而言,毕业生认为自身最需提升五项的职业胜任力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且其发展诉求受到专业背景、企业类型及岗位性质的显著影响。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注重毕业生职业生涯目标规划、完善高校情绪智力培育课程与加强岗位情境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新工科建设形成“北京指南”82-82

摘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作书面报告。来自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30余名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

我国发展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困境及其策略83-88

摘要: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草案审议通过以及三个配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从顶层制度上扫除了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但是制度是一个规则,不能对其背后潜在的困境进行梳理和指引。本文从教师队伍、生源、定价学费、设置课程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有关于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系列问题的解决关乎我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成败。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受教育义务论析89-98

摘要:受教育的宪法规定使得受教育的权利义务特性被模糊化处理,不但造成理论上的困惑,而且也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梳理受教育义务产生、从义务到权利转换后受教育义务存在的合理性,受教育权利存在功能上的局限,即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反权利问题,未能涵盖社会维度的合理需求,这种功能上的局限为受教育义务的存在提供了外在的合理性。受教育义务的内在合理性来源于“法律家长主义”(Legal Paternalism)和“公民身份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Citizenship)。文章进而在对荷载权利义务的“受教育”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解读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义务的关系,厘定受教育的权利范围与义务界限,目的是澄清理论困惑和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