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新教育公平
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1-11

摘要:教育公平观的变化,实质是“什么要平等”这一评估域的转换。60余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的评估域从强调政治、经济等“社会”的片面需求逐渐转向侧重“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话语虽已让位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但“效率优先”的路径依赖与实践惯性依然强劲。“新教育公平”观旨在实现以“人”为核心评估域的视角转换,主张从注重效率优先到强调公平正义,从注重教育公平的外延到关注教育公平的内涵。而依靠发展、通过改革和增加创新,则是实现新教育公平的可行路径。

新教育公平的旨趣12-17

摘要:教育公平问题是时代问题,不同时代的教育公平具有不同的旨趣。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教育公平的问题随之凸显。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及制度性不公,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突出。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并参照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教育公平应在教育平等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教育”与“实质性的公平”为两翼,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享有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

聋教育改革与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18-24

摘要:教育公平问题既是社会的关注焦点也是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围绕“公平”一词,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以宏观制度性表述为特色的话语空间,充斥着对社会正义的希望寄托和激情澎湃,以及相应的种种具体改革操作指南。但这些操作指南大多指向机会与资源的种种不平等,在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及其制度保障上大做文章,而很少去思考个体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以及意义赋予等问题。为此,只有敏感于个体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以及意义赋予,学会平等换位的思考,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才有可能。

多元教育公平观:新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基于涂尔干社会团结思想的分析25-31

摘要:基于涂尔干社会团结思想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公平观的模式与社会团结方式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在机械团结的社会,教育公平观实质上是“一元教育公平观”;而有机团结的社会则需要“多元教育公平观”。多元教育公平观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是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尊重差异,承认多元;促进不同教育公平观的视域融合,减少彼此观点之间的歧视与偏见;培养反思公平的能力和养成公平自觉是实现多元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底线与上限:论教育公平的立场、内涵和限度——兼论新教育公平的实践路径32-41

摘要:当“教育公平”被当作一个“无限正确”的诉求备受关注时,我们不禁要对作为其前提或根本的“谁的教育公平”这一立场问题和“追求何种教育公平”这一内涵问题以及“教育公平的天花板”这一限度问题进行追问和反思。通过从理想主义的“教育公平”到实用主义的“新教育公平”的视线转移,可以发现对教育利益进行调整、扩容和引导,是回答追求“何种”教育公平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公平的现实路径。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中国教育改革的世纪难题与历史教训42-49

摘要:面对西方入侵引发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怎样通过教育改革使中国成为富强国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世纪难题。起初,中国教育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还能根据“大变局”的深切认识及国家富强需要启动改革。但至19世纪末及至民国年间,文化自信被“尊西趋新”取代,教育改革异变为追求西化政治及文化革命,远离了中国“大变局”的现实及国家富强的切实需要。由此,中国教育改革不仅难以增进国家富强,反而加剧了社会分裂与动荡。当代中国仍在西方主导的历史中寻求国家复兴,教育改革因此需要重温历史教训。

2030年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49-49

摘要:近日,2030年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学生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期望及影响因素——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的分析50-56

摘要:本研究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分析了15岁学生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期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四省市期望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学生比例较低;男女学生期望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总体比例相近,在子类别科学相关职业期望的分布上存在性别差异。两水平伯努利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父亲从事科学相关职业、学生就读于普通初高中、学校类型为政府补助民办学校、学生科学工具动机、以及学生的科学表现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科学相关职业期望;教师主导教学、教师调试教学对学生科学相关职业期望表现出间接影响;二代移民背景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期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综合素质评价中量尺构建及结果解释再思考——基于PISA测评及TIMSS测评的启示57-63

摘要: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全面性提出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在结果呈现如量尺构建、分层的需求困惑以及评价结果解释上存在难点和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PISA测评和TIMSS测评对于测评结果量尺及其分层的构建,以及对于结果解释中相关影响模型的构建;其次基于上述工作,本文进一步分析指出两大测评在结果解释上存在系统性构建的特点,同时指出统计模型的合理使用有助于目标量尺及其分层、结果解释证据的形成。根据评价是基于证据的推断这一评价本质的认识,本文指出需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评价中量化模型及量化技术运用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有效处理好量化技术与定性方法的整合,从而有利于综合素质评价中证据链的形成和挖掘,为评价结果解释的有效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

多元需求条件下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政策旨趣64-68

摘要:保障学龄儿童接受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国策。作为最大的学前学龄儿童需求国,我国地域条件、经济社会、群体特征的复杂性决定了学前教育需求的复杂性,因此,如何设计一套满足不同需求对象的学前教育政策十分关键。总体来看,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底线是构筑可获得、付得起、有质量的保障体系,同时,要多样化地满足焦点性、兴奋性、过程性需求,合理引导潜在性、发展性需求,其核心价值追求是以“人民满意”为宗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人性复归新思路:生态德育——基于生态伦理的德育思考69-75

摘要:人性失落已经被现代社会所公认:物欲泛滥导致的信仰危机;利己主义横行导致的道德危机;人的功能化导致的价值危机。由于道德教育具有复归人性的责任,因而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型德育观也肩负起这一使命,使其本身具有了多重复归人性的精神意蕴,包括敬畏生命的态度致力于重塑人性的信仰,守护共生的理念期待重构人性道德,关爱己他则呼唤发现人性的新价值。而想真正做到人性复归,必须经由道德教育的实践:一方面通过提升道德教育灵性,突出超越性意蕴;另一方面进行文化改造,实现文化转向;最后,充实道德教育内容,应对愈加复杂多样的道德情境和人性危机。

论道德教育的身体转向76-80

摘要:在一般人看来,道德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事实上,道德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都涉及到人的身体,但这却受到了选择性的忽视。道德教育的身体转向不仅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反思,还是对现实道德异化的理性回应,也是落实“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身体转向的实现需要三个转变:其一,注重离身思维向具身思维的转变;其二,注重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的转变;其三,注重教育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变。

为幸福而教:一个值得反思的教学信条81-84

摘要:作为一种教学信条,“为幸福而教”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基于现代功利主义幸福观的论调,为幸福而教容易在对肤浅的快乐、“在外者”的效果和绝大多数人“幸福”的追求中,缺失真正的生命关怀和正义品质。因此,“为幸福而教”的教学信条有必要在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与检验中加以限定。

基于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问题研究——评《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F0002-F0002

摘要:为了积极有效地引领高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有必要对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预测,以引导我国高校职业教育健康顺利的发展。为此,由姜大源等人编写的《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一书,为高校教师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理论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资料。

当前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评《艺术教育论》F0003-F000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全面铺开,艺术教育在近年来发展很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许多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我国普通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教育管理机构不健全、艺术教育教学设备奇缺、艺术类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英语教学法理论及教学实践探究——评《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F0004-F0004

摘要: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大批的英语实际应用型人才,提高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水平和语言交流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改变以往那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英语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时评
师范院校要“名至“更要“实归”I0001-I0001

摘要:近日,一则“师范院校不更名不脱帽”的消息成为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高校圈热议的话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不久前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教育部党组会议已通过“‘十三五’期间我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