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决策参考、专题、论坛、视点、国际比较、记者视线、热点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8-3855
  • 国内刊号:31-177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91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1.5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20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大中小学合作研究

地方政府推动下的“U-S”伙伴协作关系的发展过程与角色建构——以邢台市桥西区区域推动特色学校建设为例

摘要:本研究主要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进行的区域推动的特色学校建设为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以特色学校建设为途径的学校改进过程中学校、大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伙伴协作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学校改进的伙伴协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行政推手到学校意识觉醒再到对话协作;二是在不同阶段中,不同参与者在伙伴协作中的角色定位和发挥功能有所变化;三是行政部门、学校内部、教研部门中的内部权力关系以及干部换届等对伙伴协作的运作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四是合作反思机制在伙伴协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支持参与者厘清角色定位和实现平等对话。
11-17

以多样的协作推动优质的改进——第八届两岸四地“伙伴协作与学校改进”学术研讨会综述

摘要: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紧张筹备近一年的第八届两岸四地学校改进与伙伴协作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在江南名城——杭州揭开帷幕。这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协办、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和杭州凯旋教育集团联合承办,来自澳大利亚、港澳台和中国大陆的34个团队共计32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该论坛自2006年由香港中文大学首创以来,各相关大学精诚协力,持续接力,就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改进学校的价值取向、协同模式、策略与路径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展开研讨,产出了较为丰厚的研讨成果。现将此次论坛的成果综述如下。
18-2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育评价研究

小学生素质发展校本评价的价值取向探讨

摘要:小学生素质发展校本评价的价值取向,即指对小学生的素质发展进行校本评价时,面向各种复杂关系、冲突,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而坚持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和价值选择的基本方向。它的基本依据有:人性;年龄特征;社会理想;学校愿景。它的基本构成有: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基础性发展;普遍尊重;评价正义。它的基本体现有:涵盖完整的评价内容;研制弹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机制上特别注重自我评价。
22-27

中小学校评估制度的反思与重建——基于象征性评估与真实性评估的分析

摘要:象征性评估过多是基础教育领域不容回避的事实。尽管象征性评估体现了行政部门对学校质量的重视,有助于强化学校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但过多的象征性评估容易冲击教育教学秩序,分散教师精力;设置过多规范,限制学校办学自主;诱发虚假口号,导致学校言行不一。真实性评估以学校师生和家长为评估主体,在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过程中正在受到重视。借鉴美国经验,中小学校评估需要重视和加强真实性评估,提高群众意见在学校评估中所占比重,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大幅度减少象征性评估。
28-33

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能、角色与运行

摘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传统评价观和评价方式的矫正和超越,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注重"全人"发展的理念、强调多维发展的导向和评价主体间的固有矛盾的存在使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成为可能。第三方评价机构在评价中扮演着方案制定的设计师、过程跟踪的裁判员和结果反馈的咨询师三重角色。在具体实施中要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维"建立各评价主体间的利益共通机制、评价过程行为监测机制、评价结果信息共享机制,以此确保其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推动评价工作深化发展。
34-39

校本课程评价工具开发:问题、理念与实践

摘要: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特殊而又复杂的过程,现有的评价工具并不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现状。尤其对于校本课程评价工具来说,存在工具单一、形式趋同等问题。本文从校本课程评价工具开发的宏观层面、对象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社会层面阐述了评价工具开发的理念。同时提出了校本课程评价工具开发的六个步骤,对评价工具的应用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40-45

刘利民:薄弱校改善要进一步完善推进工作机制

摘要:全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10月21日在京召开。会议交流了工作经验,研究讨论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45-45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师发展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教科书选用须有一线教师参与

摘要:教育部10月23日出台《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今后,中小学选用教科书应成立选用委员会,其中一线教师人数不少于二分之一。教科书选用全过程监督,将发挥学生和家长的监督作用。
55-55

教师培训中的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

摘要:人际冲突在教师培训中时有发生,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按冲突范围可分为个体冲突、组际冲突和师生冲突;按冲突的内容可分为角色冲突、兴趣冲突和过程冲突。人际冲突主要是由角色认知偏差、培训需求差异、学员关系危机、领导方式偏差和培训方法不当等原因所致。对人际冲突要从全过程、全要素、全对象三维的视角进行管理,要把握冲突产生的根源以及冲突发展的阶段,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干预解决人际冲突。
56-61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督查农村基本办学条件落实情况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于9月中旬派出15个督导组,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进行省域全覆盖专项督导。
61-61

论教师的“操心”

摘要:"操心"是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基本生存状态。如何让教师的"操心"呈现出褒义,发挥有益的成份,是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实际难题。那些"不会操心"的教师看起来做了很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回到教师"操心"本身,"操心"的主体是教师,缘起担心,表现为应对性反应。"会操心"的教师表现出完整的担心、明智的应对和艺术的反应,这是教师"操心"的本质展现。
62-68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论“德性人”及其培育

摘要:美丽中国的建设最为根本的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在精神和素质上的现代化。教育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目前知识人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这一使命,需要超越知识人的局限而走向培养德性人。德性人是智慧之人,是知善而行善之人,是审美而自由之人。在知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智力与德性的共生;在德育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在学校教学及闲暇时间,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培养一种天人合一、物与我同的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
69-73

教学自传研究及其方法论立场

摘要: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教学自传研究旨在通过对教师个体及其与教学环境的关系来理解教学世界,同时通过对个体的教学经验的反思性解释,凸显师生在教学研究中的主体性。根据派纳的理解,教学自传研究的过程一般由回顾、前瞻、分析与综合等四个步骤组成。然而,它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操作性的研究方法。教学自传研究深受波洛克的表现主义绘画思想、福柯关于自我的考古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其中深藏着"从内部入手"的方法论立场。
74-78

中小学校长家校合作理念更新与领导力提升——基于校长专业标准的视角

摘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实现学校良性家校合作的关键,更是引领学校走向现代学校制度的决定性要素。本研究基于校长专业标准,聚焦校长的家校合作理念,随机抽取上海市公办中小学的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校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一,不同程度存在着理解片面、意识缺失等问题。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身要采取得力措施,更新校长的服务责任、合作共赢、办学价值等方面观念,加强和发挥校长建设新型家校合作体制机制的领导力。
79-84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摄影报道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摘要:常州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6年。学校办学理念是“关爱生命,学会分享,赏识进步,追求卓越”,在办学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分享教育”的教育哲学。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省、市综合荣誉多项,获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F0002-F0002

将尊重学生权利转化为切实行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思想。今年2月他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多次谈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I0001-I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