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决策参考、专题、论坛、视点、国际比较、记者视线、热点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8-3855
  • 国内刊号:31-177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91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1.5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我国高校空间结松及其地域差异分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其由层次差异、级别差异形成的空间结构效应等在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功能和效率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地理学空间尺度理念和社会学统计分析方法,从地理区划、省域区划、城市区划三个空间尺度对2138所高等院校及其本专科、中央地方属性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差异和结构效应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我国的高等学校资源普遍集中于华北区和华中区的京广、京沪铁路及长江航线贯穿省份。北京市、江苏省、陕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广东省等以其本专科院校分布的比较优势在区域教育资源空间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部属高校在地理大区及地理大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分布差异表现出较强的行政指向性特征,地方省属高校在省域区划、城市区划尺度上表现出较强的区划中心城市依赖性特征。因此,“2011计划”的引导建设应适当考虑我国高等学校当前的空间结构和地域差异。
1-7

教育部:今年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摘要:今年教育部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满意度测评。这项措施可被视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改革,旨在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7-7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模式及优化路径——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视角

摘要:本文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协同创新分析视角,分析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的“校企互动、区域发展”模式、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人才培养、校地联合”模式及特点。为保障对口支援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文章提出了相关工作内容的优化路径。
8-13

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活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广东33所高校的调查数据

摘要:本文基于需求理论,构建了由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福利待遇、思想动态、情感满足、角色认同、职业发展和创新活力八个结构变量构成的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活力模型,从广东省33所高等院校采集了462个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
14-2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高校学生院校满意度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高校学生院校满意度的测量及影响因素,通过实证数据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考察了相关变量和学生自我汇报能力发展与学生院校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师生互动、辅导员、社团活动、教学课程与学生发展之间的路径系数验证了上述要素是影响高校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假设,学生发展与院校满意度之间的路径系数更是印证了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解释学生满意度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将促使高校管理者采用消费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22-29

影响我国大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研究——基于H大学的调查

摘要:我国大学生评教制度遭到教师和学生诟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本文采用修订后的美INSIR II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首要因素是学生的课程收获,第二项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努力与投入。这一结论迥异于当前我国大学普遍实施的指标体系中对教师教学表现和教学行为的考量,却耦合了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内在逻辑。我国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学生的课程收获、学生的努力和投入为依据与标准。
30-35

高校内部治理碎片化困境及其突破:整体性治理的视角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内部治理形成主体碎片化、目标碎片化以及机制碎片化的倾向,导致高校内部治理的碎片化困境。决策制定主体的二元分化、单一化,决策执行主体的机构裂化以及决策监督主体的空缺化,治理主体进一步利益分化。这种利益分化又导致了高校整体目标分解后的异化以及任期制下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间裂化,同时,高校的治理流程和政策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本文借鉴整体性治理应对政府治理碎片化的成功经验,在我国高校治理系统中引入整体性治理模式,提出高校内部整体性治理的实现路径。
36-41

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研究

摘要:本文从就业匹配度出发,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搜集数据,采用自评估法、岗位分析法和统计测量法对中国大学生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进行了测量,以探寻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结果发现,在中国大学毕业生中,1/3教育过度,1/3专业不匹配,46%高能低配,人力资本浪费、所学非所用、高能低配等情况日益增多。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高校、企业和大学生三方协作,建立高质量就业匹配的长效机制。
42-48

我国学校创业教育发展:形态、问题及路径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20年来的创业教育大致可以区分为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国内教育行政部门合作推动实施的“弱势群体”创业教育发展形态、由政府主导的“精英创业教育”和市场推动的“就业创业教育”交融发展形态、由教育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历史任务双重驱动的“全体性创业教育”发展形态。从合理性的角度审视,当下的创业教育实践仍存在着“排他化”、“片段化”、“孤岛化”、“悬浮化”等方面问题。因此,我国未来创业教育应从“全纳性”、“全息式”、“专业化”和“生态化”四个维度进行建构。
49-55

基于区域特色的地方大学创业教育探析

摘要:区域特色是地方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根基和个性源泉,而通过地方大学创业教育的开展亦能够强化区域特色。本文从地方大学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出发,论述基于区域特色的地方大学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基于区域特色的地方大学创业教育的路径。
56-60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问题意识与教育研究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方法的广泛运用,逐步被异化为以应用方法为核心的问题解决,从而造成研究中问题的淡出与方法的凸显,使“问题意识”仅成为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抽象概念,而非实践诉求。教育研究的本质是对生活的考察,而不是对生活的技术性分解,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研究的学术旨趣,必须对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审定。
61-65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趋势:跨界、融合与创新

摘要:综合改革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近期的工作重点,基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领域招生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内涵与外延并重”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以跨界、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继续教育改革可以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66-73

我国今年将出台《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

摘要:2014年我国将出台《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保障和干预。
73-73

远程学习支持实践异化现象分析

摘要: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远程教育机构需要提供比传统高校更加细致和周到的学习支持。然而,现实样态中的学习支持实践却呈现出与其理念相背离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服务目的的功利性、内容的浅表化和主体的单边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支持实践的有效性。基于此,不仅需要远程教育机构承担起全方位改革的重任,而且还需要倚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整个成人教育市场的调控、整个社会对学习和人才观念的转变等。
74-7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本科化的反思及其对策

摘要:本科化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存在的一个显著弊端。导致本科化倾向的原因有教师队伍专门化程度不高、经费不足、缺少常态化的实践基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性质的认识存在偏差等。要怯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本科化的不利影响,应在辨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构建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教师遴选机制,赋予基层培养单位在经费获得与使用方面更大的话语权,同时还应致力于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联合培养体。
79-84

宁波大红鹰学院

F0003-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