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决策参考、专题、论坛、视点、国际比较、记者视线、热点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8-3855
  • 国内刊号:31-1772/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91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1.5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的教育质量困境与应对策略

摘要: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面临随迁子女教育起点低、家庭教育缺位、硬件设施与师资相对薄弱等教育质量困境。城市教育的发展能为农民工子女公办校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城市户籍学生数量的回落与教育投入的增加可提供有利的资源保障,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推进可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升学问题的破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为此,地方政府应提供系统性的政策支持;随迁子女公办校应激发学校的发展活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等。
1-5

学校的“公共”建构:基于公民教育的反思

摘要:公民教育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学校的“公共”建构。当前,主要存在四种有关学校公共性的理解和建构:将学校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机构;将学校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机构;将学校作为建构公共生活的机构;学校本身作为公共领域。从公民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建构既体现了某些合理性,又在现实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文章认为,如果从“规范的”、“形容词的”、“复数的”意义上理解“公共”或“公共性”,上述建构之间就可能是相容的。
6-10

学业测评结果比较的方法构想与技术支持

摘要:基于班级与所在年级学业比较研究的已有成果,以比较的文化理念为指引,以单总体假设检验原理为支撑,尝试构建学业测评结果比较的方法,以测量技术、多元结合、信息技术、权变型政策、培训和反思为系统化的技术支持,旨在淡化班级间学业比较中的甄别与选拔,实现对班级间学业成绩差异的理性认识与人本定位。
11-17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课业负担问题研究

国内学界对课业负担概念的理解:基于500篇代表性文献的文本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500篇代表性文献的分析,发现学术界对课业负担概念的外延和边界、对课业负担的词性及对课业负担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的理解,都存在着明显的争议和矛盾,限制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基于文本分析,本文提出,应选择一个视角对课业负担概念进行界定;以广义理解为基础界定课业负担内涵;不对课业负担进行价值判断;寻找一个合理的指标来表达课业负担。
18-24

北京“八个严格”为中小学生减负

摘要:北京市教委规定,从新学期开始,全市所有中小学将在学校课时、作业量和考试评价等方面量化减轻学生负担。8条新规包括: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规范考试和评价工作,严格禁止违规补课,严格教辅用书管理,严格各类竞赛管理,严格落实工作要求。
24-24

公众对课业负担的理解:基于2159份问卷调查结果

摘要:本研究通过网络在线问卷填写的方式,调查了2695名公众对有关课业负担等几个核心问题的理解。根据215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研究总结得出:第一,如果我们简单地把那些超过一半以上人数认可的意见视为主流看法的话,那么在课业负担问题上,公众还是存在着一些主流看法的。第二,虽然在整体上看存在着主流看法,但在课业负担的许多具体问题上,公众的认识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内部差异。第三,公众对到底什么是课业负担内涵的认识并不稳定,而且时有矛盾。
25-30

从哪里看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课业负担测量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经过对2286份有关课业负担过重的开放性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发现被调查者对于“课业负担过重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所选取的测量指标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汇聚趋势。但如果提升分析的抽象层级,可以发现日常人们用来判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测量指标有着一些明显的共性和结构。简略地说就是,即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以及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来推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本文指出这个发现对于构建课业负担测量指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31-35

多重制度逻辑下的课业负担问题治理

摘要: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减负”政策的实施身处于国家逻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逻辑和中小学校逻辑的共同治理之中,多元行动主体和多重制度逻辑的错乱交互导致了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困境。以“复杂性”思维驾驭“减负”问题、坚持多元行动主体的实践跟进,呼吁社会、家庭、教师等多方力量的积极回应,应是未来我国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可行之道。
36-40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学前教育发展

扩大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的思考——基于“无证办园”现状及治理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众的入园需求日益增长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无证园在我国各地急速增加。无证园大部分质量低下,安全隐患突出,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部分地方政府采取的“一刀切”取缔政策,致使不少幼儿无法得到妥善分流,严重影响到幼儿家长的生活与工作,对此社会反响强烈。本文在深入分析无证园办园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的政策建议:突破观念,明确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安全并满足家长需求作为根本点和立足点;立足现实,确立分区域、分阶段治理的工作思路;坚持“分类治理,妥善解决”的指导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督导评价与奖惩问责机制。
41-46

普惠性幼儿教育机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非营利组织的视角

摘要:厘清普惠性幼儿教育机构的组织属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看,普惠性幼儿教育机构属于典型的非营利机构。鉴于普惠性幼儿教育机构盈利有限,政府的扶持非常重要。考虑到此类机构的非营利组织属性,政府应该从落实责任和创新管理思路入手,联合社区力量,共同促进普惠性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47-51

幼儿发展需要的独特性与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摘要:2011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中特别指出:幼儿园教师必须“理解幼儿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认识健康愉快的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本文以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要为视角,论证幼儿阶段的独特地位和价值,阐述健康愉快、高质量的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58-62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本研究以湖北武汉市、荆州市,江苏南京市的15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观察和内容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了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结构的实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幼儿园课程结构存在课程门类过多、课时比例超量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目前我国多元化的学前教育课程结构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要解决幼儿园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既要确立科学的学前课程理念,又要调整学前教育的课程结构。
63-67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试论学生角色的转向:从学习主体到知识主体

摘要:知识活动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被“学习主体”角色所遮蔽。澄明学生的“知识主体”角色将还原学生在知识活动中的本体地位,其双重解放诉求则为学生开启了一条通往深度解放的自我救赎之路。与此同时,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变革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角色变化为实现主体角色转换提供了现实条件,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则进一步确认了学生的知识主体角色。目前,国外已经发展起了“学生表达”与“学生作为研究者”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为实现学生的主体角色转换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68-74

校长问责制构建的经济分析:一种博弈论的视角

摘要:校长问责制构建的逻辑基点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之间存在的委托关系。本文从如何对校长权力进行激励和约束出发,构建了信息对称条件下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校长问责制度的委托博弈模型,论证校长问责制构建的经济学逻辑。基于此,要改善政府一校长委托关系,需要从设计合适的激励机制、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委托链的长度、建立校长选拔和任用的“公共选择”机制等方面实施策略行动。
75-79

学校教育责任论——兼论三句教育口号

摘要: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对学校承担的责任有着高标准甚至是苛刻的期待。教育责任是学校责任的核心,合理而清晰地界定学校教育责任是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广泛但有限的责任”、“重大但有效的责任”三个层面对学校教育责任进行了剖析,认为社会应该为学校教育创设理解、宽容、合作的建设性环境,促使学校切实有效地承担教育责任。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