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1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学前教育
“国十条”颁布后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6

摘要:本文以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对"国十条"颁布以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各地政府在"国十条"颁布以后采取的各种举措,假以时日将有力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但在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的"贪高求全",学前教育公共财政经费投入的体制壁垒,教师队伍数量严重短缺,幼儿园产权、收费及成本核算方法不明晰,学前一年教育的整体质量偏低、城乡差距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分析及其实施7-13

摘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具有前瞩性,实现战略目标需要分区域指导;在战略目标实施中需厘清对"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的认识,进而从制定和落实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规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建立民办园师资保障机制、变化监督管理手段等方面实施战略目标。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文献分析的视角14-18

摘要: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从制度上对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实施保障。成本分担包括三个内容:所需分担的学前教育成本及其计量、分担主体及其分担比例及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基于文献分析,本文认为:学前教育成本是满足一定质量要求、资源充分利用下的必要成本。这一成本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政府和个人的分担比例应该综合效率、公平以及国际经验共同确定,需要结合各地实际,不应盲目攀比;政府间学前教育投入分工应采取分权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兼顾到公平目标,中央和省级政府应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定的成本。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民办教育
民办学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实证分析19-22

摘要:本文基于调研分析了民办学校实施营利性、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时机、理由、适用的教育领域以及推行分类管理后学校的选择、学校资产归属等问题,提出应结合我国民办教育实际,将民办学校划分为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不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非营利性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三种,并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

分类管理机制下的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助28-35

摘要: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资助的目的是消除可能产生的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根据营利与否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管理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分类管理机制下,对非营利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资助可参照公办高校;对营利民办高校的资助重点面向受教育者,同时可选择专项补贴和适度税收优惠。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美国公立教育系统绩效管理分析与启示——基于马里兰州的研究36-41

摘要:上世纪中叶以来,推进教育绩效评价成为美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趋势。本文以马里兰州为案例,回顾了美国公立教育系统绩效管理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法律框架;分析了马里兰州实施绩效管理的做法、经验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中国可借鉴美国经验推进教育绩效管理:突出立法为先,改善宏观政策和立法工作;突出学生为本,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突出责任追究,推行组织机构的问责文化。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的价值转向——兼论省级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的研制42-46

摘要:现代化的办学标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保障,均衡发展是制定义务教育现代化办学标准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现代化办学标准的价值取向应当实现:从强调效率向追求均衡及公平的转向、从单项性办学标准向综合性办学标准的转向、从初步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转向、从单一质量观向全面质量观的转向、从"政府管学校"向"政府办学校"的转向、从学校的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转向。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省级现代化办学标准应当设有硬件建设、师资队伍、经费保障、办学行为、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六大领域四十五个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新教育实验”的责任与追求47-52

摘要:作为一项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民间改革运动,"新教育实验"由点到面、快速传播,在21世纪之初的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备受关注的"新教育之梦"和"新教育在线"网站为视点,在剖析作为"传媒事件"的"新教育实验"的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对"新教育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的可能意义,进行了比较宽泛的阐释和界说。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实践研究的理论阐释困境53-57

摘要:尽管实践研究的特殊性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合理辩护,但无论是侧重于它与理论研究的差异比较、还是偏向于两者共同之处的科学化诉求,都可能影响实践研究的有序发展,反映出理论解释的两难境地。"教师即研究者"潜藏的技术理性观和身份认同问题使教师身处解决实践问题是迎合他人理论或服从集体规范,还是遵循自我角色认知的两难选择。同时,尽管学校作为研究场域的存在支持着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的判断,但自治性主体的假设只是排除多重矛盾后对学校自主发展的孤立分析,而科研机构的假设也是忽视学校专门教育机构属性和教师实践教育者的身份后对学校科研环境的简单预期。

论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58-64

摘要:综合素质评价既是一种评价观,又是一种评价方式。作为一种评价观,它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它与中考、高考等外部评价互动、结合,共同构成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是个性发展评价,也是真实性、过程性评价,还是内部评价。我国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误区是依然坚持具有"应试教育"性质的"工具主义素质观和评价观",致使综合素质评价蜕变为"强化的外部评价",进而使其成为"变相应试教育"。

生活史研究对中外教育家研究的价值65-68

摘要:生活史研究是借助日记、信件、报纸、自传等记录有关研究对象生活经历的文献,对研究对象生命历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注重让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材料说话,而非由研究者对这些材料进行解释和分析。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运用其对中外教育家进行研究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师专业发展
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形成——基于实习的个案分析69-74

摘要:职前教育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萌芽阶段。本文选取了信息技术职前教师教育实习这一关键场景,通过对实习生胡老师的个案描述,以叙事探究的方式分析了其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与变化。研究发现,"学徒观察"对职前教师教学信念的影响是复杂的甚至是充满矛盾的,而在初次接触教学真实场景后,职前教师的"生存关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实践性知识的养成。研究建议,职前教师教育应更加重视对师范生教育"前概念"的揭示、分析,在课程上重视引导其实践规则与原则的建构,并通过提升其自我反思能力以进一步促进其实践性知识的养成。

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空间因素”分析79-81

摘要: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总是基于特定的精神文化空间。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精神文化空间因素从宏观到微观主要有地域文化因素、学校文化因素和教研组文化因素。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环境文化的主动创建82-86

摘要: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并列的环境文化同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致力于创建学校的环境文化时,应该特别关注学校成员对环境的主动作用、尤其是与环境的主动对话。在这一领域,可利用"文化作品"(包括环境建设的规划、具体布置和相应的物化作品)作为运思平台,解决作品内容静态化、作品内涵表浅化、作品意义平庸化等问题,在人与环境的对话中敞现出生命成长的"教育美"。为此,可发动学校成员整体规划和运用环境、开发环境文化资源、主动开展文化活动来促成人与环境的对话。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信息平台
《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24期)总目录87-94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F0002-F0002

摘要: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于2002年批准成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点。2005年该学科点被评审为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Am)和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2008年建成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0。目前,该学科已经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凝聚力和充满创新活力的教学与科研团队、

文化创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持续动力I0001-I0001

摘要:文化是人难以割断、无法拒绝的一种精神力量,其不能强扭而只能因势利导。它如地心引力般在给人以稳定感和安全感的同时,又可能会成为影响人前进或上升的一种羁绊。因此,惟有对文化本身的不断创新,才能推进社会及教育的持续变革与发展。学校是教育的基本单位,教育的变革是学校这一社会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这里以学校变革为例,阐述文化创新对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持续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