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分析1-5

摘要:本文回顾了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发展路径,客观准确地描述政策文本,追溯了免费政策的价值负载,预测了“后免费时代”的发展走向。城市义务教育“后免费时代”的政策目标是教育均衡发展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需要把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消解“择校”困境、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续政策等作为政策变迁的选择。

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路径分析6-10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突出表现为“发展内差异”。解决区域、学校和人群差异的思路与策略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针对性措施提升差序之底线的“成长性均衡”,二是形成强势弱势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建的“分享式均衡”,三是视差异为资源、以变革促均衡的“有效益的均衡”。这三种均衡路径的价值追求各异,提升底线的均衡追求的是基础性的“成长”,强弱互动的均衡强调的是“分享”,以差异为资源的均衡则看重最有内涵放大效应的“增效增益”。评价三种不同路径的改革成效要有不同的重心。

2009年教育事业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10-10

摘要:国务院总理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指出年内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高考城市化倾向”的成因及矫正11-17

摘要:“高考城市化倾向”其形成有内部和外部多重因素,包括制度性教育的缺陷、资本存量的代际影响、高校招考政策的偏向、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取向的偏颇等,但主要还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结果。解决“高考城市化倾向”问题应该多管齐下,包括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完善和调整高校招考政策、建立有效的高考公平制约机制、努力提高考试工作者的公平素养等。

杭州名校集团化政策过程分析——基于政策精英理性主导的视角18-23

摘要:杭州名校集团化是地方政府为了解决特定时期的特定教育问题而制订的教育政策。纵观名校集团化政策制订过程,地方政策精英的观点始终贯穿其中。本文基于实证考察,试图用政策精英理性主导理论剖析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政策过程。

中央财政提前预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78亿23-23

摘要:中央财政已提前预拨了春季学期各省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78.47亿元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改革从2006年开始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分担比例每年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中美教育财政制度与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比较24-27

摘要:美国教育财政经费主要依赖特定税种,因而抗经济波动能力较为脆弱,也使得美国各州倾向于采用削减教育开支来抵御经济波动。与美国不同,我国的教育财政经费以整体财政收入为保障,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强,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教育投资的份额。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学术资本主义: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28-33

摘要: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面对社会变革进行组织转型的产物,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创业型大学是在大学与公司的交叉处产生的特殊高等教育机构。它有着高等教育机构的传统组织文化,学术知识仍然是其核心要素,同时也更多地表现出企业组织的特性。对创业型大学组织特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高等教育系统在社会经济变革浪潮中的组织嬗变,也可以为创业型大学内在组织文化冲突的理性解释奠定基础。

论非公共资源与高校公共性的实现34-36

摘要:高校办学涉及公众的教育利益,具有公共性。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等原因,高校公共性的提升和实现不能完全依赖公共资源;因此在财政投入等公共资源以外,社会资金投入、企业合作、媒体的支持等非公共资源也有助于高校公共性的实现。在高校公共性实现和提升的过程中,非公共资源所起的只是一种辅助作用。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37-40

摘要:正确评价1999-2006年的高教大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澄清在扩招认识上的三个误区。我国高等教育仍然要积极适度地发展。发展的途径有四条:增加投入,老校挖潜;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发展独立学院;将一部分公立高校改制为"公有民营"高校。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倾向性问题剖析——课程改革的视角41-44

摘要:当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并以此为着力点进行课程改革。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同时也是一次教育范式的转换,所以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本文剖析的基础主义、学科主义、训练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便是伴随课程改革而来的四种倾向性问题。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论坛
大学学科组织化研究:多学科的审视45-46

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水平大学的背景下,需要变革大学组织中基层知识劳动的组织形式与分工方式。学科组织化将大学基层组织制度从有利于知识传递转变为有利于知识创造,从学科建设的战略上实现由对学科要素的投入转向学科制度的构建。就提高大学学科组织化程度的议题,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人员,从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科学学以及领导学不同的学科视角等进行了审视。

经济学的视角47-48

摘要:从经济学视角看,学科组织化是按照学科的使命和任务,依据有利于知识产出的结构优化原则,按知识形态进行知识生产并实体化、建制化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提高学术研究的收益,达到知识生产收益最大化。

管理学的视角50-51

摘要:从管理学诞生之时起,分工与协作一直是其关注的主题。“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更是把分工作为第一原则。他认为劳动分工属于自然规律的范畴,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涉及或多或少要求几种类型能力的工作。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已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John Ziman)指出:“在典型的研究者看来,大科学的主要特征是,

社会学的观点51-52

摘要:大学组织结构的“松散联结”性(loose coupling)在保证了大学组织持续生命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牺牲了知识生产的效率,耗费了稀缺的学术资源,分散了学科文化。学科组织化正是为了突破“松散联结”的限制,在不改变大学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对“联结”的微观基础——学科进行改造。从社会学角度讲,这种改造对学者、学科组织具有积极意义。

科学学的视角52-53

摘要:大学是进行科学知识生产的场所。科学知识尤其是高深科学知识是大学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学科与科学、科学知识关系密切;因此,从科学学的视角探讨大学学科组织化的必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学的视角53-55

摘要:“领导”是引领和指导,其实质内容是引导和动员人们的行为和(或)思想的过程,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领导者主要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方法,鼓动一部分人(或一个集体)实现一个或若干个既定目标的过程。大学学科组织化使得大学组织中松散的、个体化的知识劳动方式转变为有特定使命的群体知识劳动。根据领导学的原理,这种“知识的集体劳动”需要“领导和组织”,加强大学学科建设,就是要加强对这种“集体劳动”的领导和组织化建设。因此,从领导的价值与功能来审视大学学科组织化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国际视野中的农村职教改革与发展56-59

摘要:农村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应通过借鉴国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推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针对不同取向的职业教育需求,为我国农村人口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