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0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民办教育
论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兼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选择1-7

摘要:世界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存在市场主导型和国家主导型的两种制度安排,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生成的制度环境导致了私立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命运。国际经验表明,在国家主导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政府都会有从“排斥”到“不得已接受”再到“接受乃至完全接受”的过程。一般来说,“排斥”主要表现在精英教育阶段,“不得已接受”主要表现在大众化起步阶段,“接受乃至完全接受”主要表现在后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属于国家主导型的多数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已经或正在遵循着这个规律。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深层次制度环境的改善问题;而且,今后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但我国政府若能够遵循国际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早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荚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再向普及化阶段的过渡就能够顺利实现。

中国民办学校举办权的现实诠释与突破8-12

摘要:在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不冲突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坚持“保护”、“促进”等基本原则,直面民办教育发展中已经普遍存在的举办权交易或转移情况,本文提出民办学校举办权概念并展开全面论述,以期通过新的法治制度安排,推动我国民办教育法治进程。

公平对待民办教育 政府责任不可推卸13-14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上海民办教育的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1)国有或优质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数量不断增加,而纯民办教育机构数量急剧减少。(2)政府对公办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公办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远远超过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3)由于公办学校教师“事业编制”的保障和较高的待遇,加之政府部门有关政策的推动,导致许多民办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4)各种费税使民办学校不堪重负,如一些区县强制要求民办学校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5)公办学校不断实施扩招政策,加上本地生源逐年递减,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挤压。

宁波实施“百千万”师训工程提升农村教师素质14-14

摘要:3月11日,宁波市正式启动农村中小学“百、千、万”师训工程,确定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在全市范围实施以“走近农村教师,走进农村课堂”为主题的“百、千、万”师训工程,大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宁波市决定,从2008年起到2010年,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中小学“百、千、万”师训工程,着力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新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学校课程能力建设20-26

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次新课程文化的再造,对学校课程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组织机构共性要求和学校特点等方面,概括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能力的特点,提炼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能力的基本要素,并结合当前课改实际,提出加强学校课程能力建设的若干建议。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反思32-35

摘要: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观,在现实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悖论与偏差。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现在实践中经常演变为学生无约束地极度膨胀自己所谓的个性,进而滑向极端的自由;而教师则因为种种理念、理论、舆论的限制,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成了学生无限自由发展的“推波助澜”者。我们应冷静反思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科学、客观地认识学生,不能将学生过于理想化。否则,各种所谓的先进教育观念或理论将成为教师的“镣铐”,最终阻碍教育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研究36-39

摘要:从生活中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来探究和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首要环节。对学生而言,选题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而不只是为研究做准备。真实问题、交流与表达、天然小组的形成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研究的三大要素。

论校际联合开发校本课程40-43

摘要:校际联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课程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认识上的局限,致使这一开发途径在实践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运用。校本不应局限于本校,个性离不开共性,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本文指出校际联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大有作为。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学校管理
校长角色转型研究——基于伯恩斯变革型领导理论的思考44-50

摘要:伯恩斯是成就卓著的领导学家,由他提出并系统阐释的变革型领导理论包含四个要点:第一,变革型领导是比交易型领导更加复杂和有效的领导类型;第二,变革型领导是激发和运用高层次需求和动机的领导行为;第三,变革型领导是“关系领导”;第四,变革型领导是“道德领导”。以该理论透视校长工作及其领导行为,可发现我国中小学校长是以交易型领导为主,“官迷”校长、“考迷”校长、“商迷”校长等角色错位现象在学校仍时有发生。校长角色转型,可从实施平衡领导、通过高层次需求开展领导、推行分布式领导以及践行道德领导等方面展开。

虞国庆:推行义务教育办学“国家标准”50-50

摘要:针对当前义务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虞国庆建议,国家应建立并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国家标准”,避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均衡并不是低水平、‘劫富济贫’、削峰填谷式的均衡,而是通过提高办学门槛,实现义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校长领导力:引领学校特色发展55-57

摘要:校长不能只是一只辛勤的蜜蜂,而要成为类似放风筝的人: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师发展
内在学习需求:教师继续教育的切入点58-62

摘要:教师学习是学校效能提升的关键,而如何让教师更有效地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入点应从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入手。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现实需求,是为了解决目前遇到的教育教学困难;二是教师的价值需求,是为了满足教师的能力提升和理论提升。本文试图通过反思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从教师作为人的内在学习需求的角度探讨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策略。

论教师的有效学习63-67

摘要:当前教师学习中存在着备课取向、考试取向、问题取向、读书取向和写作取向,表现出功利化学习、割裂式学习、无问题意识的学习、无内在需求的学习等多方面问题。本文指出,提高教师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是将学习内容从教师的“他者”变成“我者”。

郝如玉:教育供求矛盾突出 应建立多元化教育体系67-67

摘要:新当选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郝如玉近日表示,我国目前的教育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以政府为教育供给主导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郝如玉说,在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中,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提供一般性、大众性的教育服务,政府在教育供给中的主要职责应包括义务教育、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高层次教育在内的、具有强公益性教育的供给责任,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责任,

身份认同变化:社会文化取向的初任教师发展68-70

摘要:社会文化取向的初任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份认同从外部社会协商到内部调节控制的渐进变化过程。本文通过叙事探究和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对初任教师的身份认同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受社会文化珲论的影响在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职业观和生活观五方面的身份认同变化。

开放的心灵可以改变封闭的环境——论农村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71-75

摘要: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赴农村教育第一线,如何让这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农村教育工作,继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乃至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是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问题。笔者结合30多年来在农村教育一线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所做的相关调查研究,对农村教育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向已经或即将成为农村教师的年轻同仁们,提出了只要心灵开放就可以改变封闭环境的告诫。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五重五轻”倾向84-86

摘要:当前,一些学校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五重五轻”倾向,即重“外化”轻“内化”、重“硬化”轻“柔化”、重“变化”轻“进化”、重“强化”轻“感化”、重“物化”轻“人化”:这些倾向已开始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文化建设者认真反思。

教师公正与学生发展的现实思考87-91

摘要: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公正性的体现程度与学生的发展状况紧密的联系。公正的师爱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源,不公正的师爱是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和问题学生产生的影响源。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公正“师爱”的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国家要不断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教师准入标准;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教育,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其三,要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全面评价学校管理者的办学业绩;其四,要加速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优胜劣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