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06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稿
学生道德社会化构成要素研究:进展与困惑1-8

摘要: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有五个构成要素,即社会化历程、社会化承受者、社会化承担者、社会化内容和社会化模式。本文讨论的是前三个构成要素研究中的进展与困惑,发表涉及“年轻人的社会断乳期为何在延长”、“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是否有危机阶段”、“何谓人的过度社会化”、“以学生为中心是否称得上一个科学的命题”、“怎样估量四大社会化承担者的贡献率”等问题。本文所担心的不是被识别出的困惑之多少,而是其真假。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访
教育:有话不得不说——朱九思教授谈我国当前教育问题9-13

摘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国家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客观的历史,是客观存在,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但是,朱九思先生认为,在充分肯定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国家的发展与前途,这些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热点聚焦
“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及出路——以西藏为例14-18

摘要:一、引言 西藏是我国西部以藏民族为主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我国唯一直接从农奴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农奴社会制度的黑暗,解放初期95%以上的农牧民没有接受过教育,阻碍了西藏社会发展的进程。民主改革以来,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关怀、支持下,西藏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全区大部分地区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政治氛围、经济条件及社会发展等制约,农牧民要求学习更多更先进的知识,上大学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希望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提高广大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西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几年,西藏出现的“高考移民”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着西藏的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关注新农村
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来自西部农村的几则田野调查及思考19-22

摘要:农村教育应该是一种大教育,一种全民的教育,而不应该仅仅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农村的区域性教育”。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所关注的内容。这不仅因为中国有八亿农民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现实,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战略地位的确立,还在于它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文化史命。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
区域民办教育发展——“十一五”首都民办教育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23-29

摘要:《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确立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历史作用。“坚冰已然打破,航道已经开通”。此后,各地发展民办教育的新举措,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经验,构成了民办教育发展的亮点。当然,民办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并非呈现一个均衡的态势,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性,即因各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状况而有所不同。因此,本刊将陆续介绍一些地方发展民办教育的举措和经验,期望推进区域间的交流互助与合作,进而推动民办教育的整体发展。

制订山东省民办教育政策的原则与探索30-34

摘要:《民办教育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民办教育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促进”命名的法律,其“核心是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明确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办学宗旨、制定扶持与奖励政策、规范办学行为,使民办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一个大的发展。”它的颁行,标志着我国的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独立发展与政府依法促进发展并行的新阶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情况复杂,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田。这使得“站在全国的角度,在平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利益的情况下制定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有些问题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为地方立法留有较大的空间”。

发展扬州民办教育的战略思考和政策建议35-39

摘要:《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促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的新起点,是难得的战略性发展机遇期。扬州是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实现教育强市的战略,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最大的优势是教育优势。本文以扬州为个案,试对发展民办教育作战略性的思考,并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改视窗
课程改革与教师心态变化——上海市二期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心态研究40-42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市二期课改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如果说二期课改在义务教育阶段取得了积极成效,那么,我们对二期课改在高中阶段可能取得的成效同样怀有殷切的期盼。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是好的,但是,一年来笔者在深入高中实地调研中发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心态首先体现在教师对待课程理论的态度上,其次反映在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最后聚焦在教师对高考制度的批评上。因此,我们将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分析上海市二期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心态。

家长参与:常被课程改革忽略的一环43-46

摘要:美国学者迪尔与皮特森指出,虽然变迁与革新是整个教育历史的主要特色,但是我们很难看到预期的效果真的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而实现了。最明显的例证是经过多次的教育改革,教学实施的方式仍变动不多。在教室中,老师说的仍比学生多得多(学生甚至不用说)、老师提供很少的反馈给学生、涉及情感的教学很少、老师仍孤军奋斗、很少有家长或社区人士真正参与协助教学,而且在形成足以影响学生与家长的决定时,家长与学生却常是缺席的。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新观察
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之路——上海浦东新区教育配套改革调查及思考47-50

摘要:去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开启了浦东从政策创新迈向制度创新、从追求硬实力到追求软实力的新篇章,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举措在浦东试行。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言论
“一流之争”与“状元大战”51-51

摘要:近两年,一年一度的“状元秀”由于香港各大学的加盟格外喧嚣。如果说前几年的跨马游街、祭孔立碑之类“秀”的是名,现如今可是真金白银地“秀”钱了。

质疑“清华北大系数”52-52

摘要:2006年高考已尘埃落定。笔者与一位校长聊天时,顺便问起了该校的高考成绩。闲聊中,这位校长的“忧虑”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校去年一位女生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位校长忧虑的是今年没有能考上一个清华抑或是北大,这关系到他们学校今年教育质量达标与否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奖励、荣誉等问题。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校长沙龙
校长专业发展的“一二三”53-54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如何实现现代化?校长在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时,自身又如何提高?教育现代化与校长专业化又如何从“互动共生”迈向“相融和谐”的境界?本期的“校长沙龙——教育现代化视野中的校长专业发展”将对此进行阐释。

校长专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55-56

摘要:一、我们距离教育现代化究竟有多远 要论教育现代化和校长专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首先应该了解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然而事实上,若要给“教育现代化”下一简洁明了的定义,恐怕很难,因为“教育现代化”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便于阐述,我们不妨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为参照,作一比较,看看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教育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度长契短,借“他山之石”以攻我国“教育之玉”。事实上,我们上海大多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学设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也许并不逊色,我们国家的教师队伍似乎还更为专业。据上海中学唐盛昌校长分析,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主要差异在以下三点:一是课程设置不能因人而异,倘若和国外名校相比,还缺少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二是在知识和能力两者之间,我们和发达国家教育的取舍各有侧重;三是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我们大多还流于作为一门学科学习的阶段,却并没有把它真正当作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

依托高校,加快中学现代化的步伐57-58

摘要:人才强国科教兴市的战略方针的确定,给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学都在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人才打基础而积极努力,在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口号。要讨论“学校现代化与校长专业化”,我认为至少应该讨论什么是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什么是校长专业化、如何实现校长专业化,以及两者的关系。

教育现代化呼唤学校管理创新59-60

摘要: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广大中小学校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的素质现代化。一个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去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办出一所高水平的现代化学校。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管理方略
职业校长人力资本定价研究61-64

摘要:本文所指的职业校长,是指凭借自己的职业能力(即人力资本)通过市场竞聘的方式获取与学校物质资本相结合的资格,实施学校管理的专门人才,具体指民办学校校长。笔者之所以将民办学校校长称作职业校长,主要用意有二:一是以示民办学校校长与公办学校校长的区别,该职务不是政府设置的一种行政职位,更多地是体现一种职业能力。二是体现职业校长与职业经理人的相似之处,注重经营管理的概念。《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民办学校的校长的职权定位于主要履行的是执行权和教育教学以及行政管理。实际上,民办高校的校长除了履行《民办教育促进法》所规定的职能外,更多地是承担投资人,也就是经济学上所称的委托人所赋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学校经营目标的考核上,即学校的招生规模,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此民办高校校长不仅仅要履行管理职能,还要承担一定的经营职能。那么投资者如何保证人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呢?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建立一个良好的职业校长激励机制,而激励的核心就是对职业校长人力资本价值给予合理评估、定价。

论科层制改革与学校自主发展65-68

摘要:学校自主发展是指学校独立、自主、特色化的发展,是市场体制下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学校自主发展是市场体制的要求,是培育学校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精神,使学校成为独立发展个体的需要;是调动学校主动性,更好的利用教育资源,参与竞争的需要;也是形成多元学校文化特色,摸索不同的办学模式,满足受教育者多元要求,培养充满个性的学生的需要。学校自主发展意味着学校由外控发展走向自主发展,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自我设计、自主发展。学校可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问题和社会发展及学校周边社区环境的教育需求,遵循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学校组织运行规律及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自主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全校成员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实现学校管理的自主化、个性化与人本化,发展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全面提高办学效能与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组织自身的可持续和特色化发展。学校自主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学校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指学校成为独立的主体,拥有自主发展所必须的权力,包括学校的财政权、课程权、人事权、计划发展权等等。学校实现自我管理的过程即政府对学校管理权的下放,变微观管理为宏观调控的过程,即学校摆脱行政主管部门的外控管理,逐渐摸索,走上自我管理之路的过程。实现学校的自我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与学校权责关系重新调整和进一步清晰化,以及政府如何在实现自身转型的同时帮助学校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