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31-1772/G4 国内刊号
  • 1008-3855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发展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教育发展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摄影报道、视点、时评、教师发展、专题_教育评价改革、专题_职业教育发展、决策参考、课程与教学、域外、专题_大学学科评价_五个不等于:破“五唯”后的大学学科评价(笔谈)、劳动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06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稿
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与思考1-2

摘要:2004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的决策。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访
海纳百川 兴校育人——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访谈录3-8

摘要:走进上海中学,夏目的炙热便被苍天大树的繁枝茂叶分解开去,阳光捉迷藏般时隐时现地洒在脸上。心情一下子因为这一片铺天盖地的绿色而爽朗起来,走在蜿蜒的林荫道上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一般。在这层层叠叠的绿色掩映中的是一座两层小楼,带着典型的老上海特色。在这里,笔者再次见到了这次访谈的主人公——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热点聚集
企盼高校招生的更多自主权9-10

摘要:2006年注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教育大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史上,高校自主招生的“破冰之旅”,首次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起步。目前尘埃落定,格局初成,两校所认定的近600名考生,除非此后在常规高考中遭遇意外落马而大失水准的尴尬,以致会导致被重新估量的可能,一般情形下都会成为高教改革的首批受益者,共和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代破冰冲浪的“宠儿”。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关注新农村
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作用论略11-14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本文着重论述了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战略地位与作用,就其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进行了探讨。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专题·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择教与择校:学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视角15-19

摘要:在整个社会和学校处于转型的时期,日益多元的教育需求使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惑,怎样既立足于学校同时又面向社会,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教师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期专题的四篇文章从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三种视角探讨了目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择教”与“择校”:学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视角》从一种新的视角,即“选择教育”情形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谈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专业化与教师社会形象的重建》则从社会不同时期教师专业身份和地位的变化出发,着重探讨了现代价值标准影响下,教师专业新形象如何确立的问题;《校本学校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教育质量提升之教师专业发展》一文认为学校改善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校本发展方式应以校本课程发展为径,以专业学习社群为导;《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研究》则依据第一手的调研数据,结合专业的统计分析,使我们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专业化与教师社会形象的重建20-24

摘要: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是对教师社会形象的重新认可及其建制过程,而教师社会形象的变迁又真实地反映了教师社会地位的变更与素质结构的变化。在我国,传统文化情境中的教师是以传统价值代表的社会形象出现的,但在现代价值标准的影响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日渐强烈,并重新确立了素质标准,从社会形象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真实把握教师社会角色的真实意义。

校本学校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教育质量提升之教师专业发展25-30

摘要:教育质量问题成为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热门话题,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质在于学校之改善,而学校之改善的关键则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拟从学校改善的两种模式出发,进而将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课程发展纳入其中,构建三者之间三位一体,指出要实现校本学校改善,教师专业发展应依托校本课程发展这一途径与平台,并以建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为导向,最终实现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研究31-35

摘要:对上海2个区4所小学的调查显示,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经历的阻碍主要在于缺乏时间,其原因多是由于非专业性事务过于繁重。男性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阻碍比女性教师更大,音体美教师遇到的阻碍更多,而科学、社会教师的阻碍主要在于素质能力不足,3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经历到的阻碍相对更小。专家阶段的教师比其他教师更缺少专业发展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非专业性事务也更为繁重。随着年龄的增加,教师越来越受素质能力和已有经验的束缚。教师的发展意愿与教师经历的阻碍程度有极显著相关,提高他们的发展意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任务。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视点
教师的教育人格36-38

摘要:教师人格是教师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特质型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人际过程。教师人格除了循着从普通人的视角研究外,还必须从学校、课堂的当下环境——文化中去寻找。我们把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人格称之为一般人格,而把具有教育职业特点的人格称之为教育人格。

教学的自信:教师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39-42

摘要:教学的自信是教师不断攀升、获得成功的必备品质,在教师自主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任何有战略发展眼光的学校领导者,都应该非常关注教师的教学自信品质,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的人文环境,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自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教改视窗
当代教学设计中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43-47

摘要:传统教学设计普遍存在割裂思维、点状思维、单向思维、抽象思维等弊端。当代教学设计要求将“教学”作为一个基本的分析单位,以“整体意识”统领教学设计,实现教师思维方式的整体转型。以“结构意识”为核心,实现课堂教学的结构性转型与突破。这些结构包括大结构与小结构,长结构与短结构,教结构与用结构等。当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了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教师的教学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思维品质将发生整体性的转型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改进,也将产生整体性 、结构性的突破。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决策参考
薄弱学校发展困境的社会学解释48-52

摘要: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待薄弱学校发展,可以进一步找到薄弱学校发展的困难之所在。作为社会中的薄弱学校,社会分化、社会竞争与人员流动、社会资本的获得、社会文化认同等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都是不利于薄弱学校发展的因素。改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共识性策略是推行差异性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独立学院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观念问题53-55

摘要: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校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000万,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了19%,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高校的办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办学效益大幅提高,并催生了高校改革向纵深发展。

对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56-58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日渐突显。本文客观地分析了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现状,论述了建立一支专任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并指出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民办优势,依靠政策扶持,完善管理机制,建设起一支结构合理,能够满足独立学院办学定位要求的教师队伍,以此保证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学校评估
中西文化融合视野下的自我评估——基于上海协和双语学校的实践59-64

摘要:上海协和双语学校在协和教育集团的管理下,始终尝试中西方优秀文化融合的教学模式。学校分为国内部和国际部。国内部学生大多来自上海;国际部学生来自33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受益匪浅:学生可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教育。国内部学生可以通过与国际部同龄人的交流开阔视野。同样,国际部学生也可以向国内部同龄人学到现代中国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尤其在了解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教学方式方面。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职教纵横
民办高职办学优势浅析65-67

摘要:民办高职的兴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民办高职学院大都是依托行业或企业办学,民办高职教育具有产学研、就业、机制、资金、品牌及文化等诸多优势。

致力于区域合作的职业教育——以南太平洋岛国为例68-70

摘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南太平洋岛国近年来努力寻求国与国之间的区域性职业教育合作。其主要举措包括建立区域性的协调中心、对职教机构进行功能分层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研究这些动向对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具有启示意义。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言论
特级教师怎样才姓“特”?71-73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评定中小学特级教师制度以来,全国各地涌现了诸如北京的马芯兰、上海的赵宪初、于漪、浙江的杨象富、陈守礼等一大批名师。他们是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他们的崇高的师德和卓著的教学业绩,不但赢得本校和当地同行的敬佩,而且还受到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的敬重。虽然,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已经退休,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教育思想和经验,依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继续在发挥特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