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in Teaching

  • 13-1216/G4 国内刊号
  • 1005-4634 国际刊号
  • 1.0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学研究是燕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教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学习科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名著导读”专题、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教育论坛、教育访谈

教学研究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学研究杂志教育论坛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价值及建构路径1-5

摘要: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与作用。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在经历着一场全新的思想冲击,互联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递、互动与共享等方面。当然,“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诸如知识碎片化、学生自制力薄弱、师生关系淡化等问题与挑战。因此,构建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已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主要构建思路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构建开放互动的办学体系、建立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在线服务体系、营造开放灵动的学习空间等。

教学研究杂志学习科学
课堂自主学习: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的探究6-10

摘要:自主学习在教育历史嬗变过程中是一个始终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根本是对人的主体性、存在性和生成性的探讨。当自主学习从家庭、课后转移到课堂时,自主学习的场域发生了变化,课堂的学习形式也产生了改变。现实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单子式”“孤岛式”及“闹哄哄”的课堂自主学习假象,然而其皆为形式而非实质上的自主学习。因此,研究在界定课堂自主学习的内涵,梳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讨课堂自主学习主体能动性、独立交互性、变化调节性的本质特征,并结合齐默曼“自主学习理论”与佐藤学“对话学习”建构,以教学逻辑翻转为理念、自主对话为桥梁、学习共同体为载体的课堂场域中的自主学习图式,以期有助于实现从传统讲授到个体自主与师生、生生对话自主的实质课堂自主学习的变革。

基于微信公众号辅助二外教学模式的学习动机研究11-17

摘要:着眼于微信公众号辅助二外日语教学的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两个时标的数据,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其对学习动机系统发展的影响,并探究影响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传统教学环境下,二外日语初学者的学习动机强度有明显减弱,而采用新模式的教学则促进了学习动机的显著增强;(2)新模式给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效果,以及非正式学习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受到最大影响的是学习动机;(3)在新模式的影响下,学习环境、学习策略、学习效果的互动共同影响学习动机系统的发展。教师应尽力完善微信公众号及新模式的应用,不断激发与调控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研究杂志教育教学管理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位的缺失与建构18-22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其外部环境组成的有机整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位是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与功能,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拥有资源的质与量。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生态位缺失问题,需要从“制定特色发展的战略规划、构建有机链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多样互补的实践基地、设置多层互促的组织机构、营造内外协同的育人环境、打造互利共生的育人生态链”6个方面来整体建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位,以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ACSI模型的高校德育分制度满意度因子分析及其优化——基于15所高校实证数据的研究23-31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制度化、具体化、工具化形成的德育分制度量化考核体系,在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成为横亘在高校面前的一道亟待思考与破解的难题,亦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15所高校实证数据为样本,应用SPSS软件对当前高校德育分制度实施现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构建基于ACSI数学模型的大学生德育分制度满意度因子分析数学模型,进一步确定影响大学生对高校德育分制度满意程度的四大影响因子,即德育认知前提、德育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及其相应的作用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出其实施过程中主要影响因子的现实情状与模型结论的期望之间的偏差,从而为完善当前高校德育分制度提出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32-38

摘要: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平台类专业课程。基于国内相关高校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相关规定,以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为例,阐释了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中的管理创新、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强化指导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建立合理的指导教师奖惩机制,加大学术规范性和科学性培训,强化学术理论与方法论修养的培养,拓展调研支撑经费来源渠道,是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39-43

摘要:地方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不够理想,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不足,需要改革培养模式,树立以专业实践能力为重心的培养观。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改进研究生指导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管理制度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基于关键节点控制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44-48

摘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点建设的终极追求目标,硕士点培养过程的管理成为一级学科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二本普通院校投入有限、师资队伍水平不够高、学校声誉不突出等制约因素,引入关键节点控制理论,以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的实践为例,通过关键节点设置三级预警信号的方式构建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与组织管理的优势,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49-52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关系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当前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重专业知识传授、轻素质品质培养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基础性工作,需适应新时代要求融入创新教育内涵,在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人格、优化创新思维、构建创新环境中发挥独特作用,并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建设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创新专业化队伍建设、营造创新文化生态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教学研究杂志教师教育
中学初任教师的教师权威特征分析53-57

摘要:教师权威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载体,初任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教师权威处于形成和生长阶段,呈现出效力差、不稳定、弹性小等3个方面的特征,初任教师教师权威整体表现为功能上的相对弱化。导致初任教师权威弱化的因素既有来自初任教师群体自身的因素,如初任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年龄差异小,减小了师生身份的“位差”空间;缄默知识缺乏,阻碍教师个人权威的生长等。也有外部因素,如学校既有制度文化对初任教师权威发展的阻延、重要他人主观评价的负面影响等。

教学研究杂志课程教学改革
探究式科学教学的三个基本维度58-62

摘要:探究式科学教学是科学教学改革中的最主要的教学形式,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探讨。但在理论界,对探究式科学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探究式科学教学的知识观、方法观和价值观3个基本维度的探讨,以澄明认识,为之后继续对探究式科学教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奠定基础。

以探究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63-67

摘要: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与关键,课堂提问是师生间有效交流的重要形式。然而,当前除在理论上缺乏对学生课堂提问的系统研究外,在实践层面上还存在“师生提问失衡”的严峻问题。学生课堂提问的影响因素既有外部的“制度性”压力,又有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积极性、异常检测水平等内部原因。为此,以探究为导向的数学课堂为例,从转变提问观念、削弱制度影响与社会修订障碍、丰富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异常检测加工水平这4个方面来探讨师生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为回归均衡的师生课堂提问提供一种现实参考。

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新思路探究68-74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势在必行。高校双语教学的推进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已有十几年之久,但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寻求突破现有问题的途径,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方法,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和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基于MOOC和开放式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以《战略管理》课程为例75-81

摘要:分析了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理论不足、运用知识内化规律不到位、专注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科特色不突出、闭环反馈缺失等问题,提出基于MOOC和开放式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取得深化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应用并弥补其理论不足、充分尊重知识内化规律、各教学环节形成闭环反馈、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模式体现管理学学科特色等教学效果。最后得出基于MOOC和开放式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可行、能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基于OBE理念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82-88

摘要: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基于OBE理念,针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沟通协作、解决问题及实践创新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改革、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教学研究杂志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职业能力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实证研究89-97

摘要: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能力标准是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从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复合型工程人才需求的现实出发,基于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潜能、情境性综合能力、职业素养4个维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能力,对培养环境、培养过程、学习投入、职业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作用机制。

法学教育应当强化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兼记燕山大学的改革与探索98-103

摘要: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法律职业能力体系包括职业准入、职业胜任、职业发展等3个层次15项能力。法学教育应当从调整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国际视野等方面强化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燕山大学法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试行5年多,平衡了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强化了专业应用导向,显著提升了办学水平。

基于AHP方法的实践教学中师生协同评价过程研究104-109

摘要:通过对实践课程不同功能子项评判中学生评委与任课老师评判的差异性,获得不同评委间评判行为的相关程度。根据相关程度的不同,引入AHP方法获得学生评委的权重指标,最终形成课程评价的权重比例构成的组合模型。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学生评委参与到课程实践的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最终实现课程评价体系的多元性与多样性,提高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为师生互动、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方法和模型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