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杂志 省级期刊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 14-1319/TH 国内刊号
  • 1672-6413 国际刊号
  • 0.2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是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管的学术期刊。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试验研究、计算机技术应用、机械设计、材料研究、工艺研究、质量监测与故障诊断、自动化技术、实用技术、专题综述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杂志试验研究
半挂车牵引座路面激励强度与疲劳强度分析1-3

摘要:将用ADAMS和MATLAB共同仿真获得的C级路面时域激励信号作用于仿真模型,得到牵引座上表面所承受的载荷谱;结合完全法对牵引座进行时间历程分析,得出牵引座在工作状态下的von Mises应力和等效应变图。结果表明:半挂牵引车在C级路面激励下结构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牵引座在实际车辆运输过程中所承受的载荷变化,借助ANSYS nCode Designlife有限元软件估算出牵引座的极限疲劳寿命,确定易疲劳的关键部位,对未来牵引座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牵引座;瞬态响应;疲劳强度;激励强度

四轴钢轨打磨小车曲线通过性能研究4-6

摘要:钢轨打磨车在曲线上作业时,一般是以过超高的状态通过曲线。利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钢轨打磨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曲线通过速度、外轨超高及曲线半径对打磨小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工程车辆散热系统数值分析与改进7-8

摘要:为了对工程车辆散热系统研究并改进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以工程车辆散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程车辆建立三维模型,应用CFD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工程车辆散热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针对散热性能不足、进气量小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增加动力舱进气口,同时加大了风扇转速。结果表明:改进前后各散热器的热流体出口温度有所降低,其中冷却液降低幅度最大达到6.67%,液压油温度降低幅度为2.99%。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有所提升,该研究为今后工程车辆散热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SiO 2-水纳米流体热管式真空集热管的设计研究9-11

摘要:为提高热管式真空集热管的传热效率,改善太阳辐射热的转换效率,在分析现有热管传热介质的基础上,提出以SiO 2-水纳米流体为传热工质的思路,对原有铜-玻璃热管式真空集热管进行了改进研究。以长度为2 100 mm、外径为8 mm的热管为研究对象,分别充装纳米流体和去离子水作为传热介质,并将热管应用于真空集热管,利用某集热器的换热性能实验台测试瞬时集热效率。研究表明:SiO 2-水纳米流体较水介质导热系数明显提高,在强化传热方面有巨大的潜能。

新型摆动导杆式抽油机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12-13

摘要:利用解析法对新型摆动导杆式抽油机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设置初始参数,得到悬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将新型摆动导杆式抽油机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并加以验证。通过加速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摆动导杆式抽油机受到的惯性载荷比常规抽油机更小、更平缓,更符合抽油工程理论,能够降低抽油机能耗。

基于动态传动误差的齿廓修形直齿轮动态特性分析14-17

摘要:建立了含齿廓修形的单级直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分析模型,该模型包含直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轮齿侧隙、静态传动误差和陀螺力等因素,并基于非线性振动理论,利用动力学方程数值解析方法求解了直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传动误差,对比分析了有无齿廓修形对齿轮传动系统动态传动误差的影响。同时构建了动态传动误差测量系统,进行动态传动误差测试。通过将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分析结果对比,得到结论:对直齿轮进行合适的齿廓修形可以减小系统的动态传动误差,改善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

电动汽车充电机谐波特性分析及抑制18-19

摘要: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机网侧电流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建立了LCL结构PWM整流充电机数学模型,对其网侧电流谐波特性进行分析,在所搭建的仿真模型中,采用传统PI控制方法,利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能抑制充电机网侧电流谐波,改善网侧电能质量。

数控机床布局设计方案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20-23

摘要:分析了影响数控机床布局的因素和指标,并构建了数控机床布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灰色关联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各自优点建立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梯形模糊数对方案中的定性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设计方案的灰色系数;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加有效、准确。运用该模型对数控机床布局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说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各数控机床布局设计方案的优劣。

三相并网逆变器滤波器研究24-25

摘要:在风力发电机逆变器输出的并网电流中,滤波器是保证电流质量的关键器件,良好的滤波器能有效地抑制谐波。详细分析了L、LC、LCL滤波器的结构及设计准则,并采用无源滤波的方法对LCL滤波器进行了优化,有效地提高了滤波器的谐波抑制特性。

后轮主动转向汽车前馈控制器研究对比分析26-28

摘要:分析了后轮主动转向汽车的转向响应特性。在汽车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种不同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软件Car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对两种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

多台铣床与柔性基础耦合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29-31

摘要:针对数控铣床安装上楼时与楼板耦合振动问题展开研究。为了建立符合研究的实验模型,首先采用3个铸钢质量块模拟3台铣床,用四边简支柔性板模拟柔性基础;然后利用Lab 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对基本流程进行程序设计,建立实验的软件系统,进而实现不同参数下的振动控制;最后运用最优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压电陶瓷作动器对实验系统实施振动主动控制的方案可行,且效果明显。多点激励的振动实验不仅控制效果良好,同时也应该是当今振动实验技术的发展方向。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气动特性研究32-34

摘要:以HPCC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校核,计算获得的压气机特性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单级压比高达9的离心压气机气动特性及内部复杂流场分析,揭示了主叶片与分流叶片合理布置对叶尖泄漏流动的有效抑制机制。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杂志计算机技术应用
基于MATLAB和Creo的三片式平行分度凸轮的设计35-37

摘要:三片式平行分度凸轮机构是一种平面凸轮间歇转位机构,因其具有输出输入轴线平行、传动扭矩大、运行平稳、刚性好、分度精度高、易于制造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成型机、印刷机、自动包装机、自动化仪表等各种自动机与自动线中。根据每个滚子的初始位置角的不同,采用变余弦运动规律,运用反转法得到凸轮与滚子啮合过程中滚子外圆形成的包络线即凸轮理论廓线的轮廓方程,进而得到凸轮的实际廓线,简化了推导过程和计算,再运用MATLAB语言编程,绘制出轮廓曲线,通过MATLAB语言编程生成的.ibl格式文件导入Creo中生成了三片式平行分度凸轮的实体模型。

基于旋量的模块化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仿真38-41

摘要:主要研究了不依赖于构型的旋量运动学自动建模方法。基于模块库搭建出不同自由度的模块化机器人,通过此旋量运动方法可对每种构型使用公式进行正运动学分析,使用迭代算法进行逆运动学分析。在进行用户界面编程、轨迹规划和仿真后,以其中一种构型进行验证,得到了运动位姿、末端轨迹和各关节参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证明了这种方法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轴承对变速箱齿轮—轴承系统的影响42-43

摘要:通过Romax Designer软件建立五档5T18型变速器齿轮—轴承系统仿真模型,在一档工况下分析了输出轴后端深沟球轴承在不同轴承预紧度、倾斜度下对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系统轴承力、传动误差和动态啮合力等动态响应曲线。

基于CFD仿真的平地机冷却风扇性能分析与改进44-46

摘要:为提高冷却风扇的工作性能,改善空气流动状态,结合国内某350马力平地机用冷却风扇,建立三维模型,将其置于风道内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采用变环量设计法对原有风扇进行重新设计,将两种风扇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实验数据相比,原风扇在静压、静压效率上最大误差分别为8.35%、2.34%,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仿真的可行性;当流量达到9.87 m 3/s时,新风扇的静压、静压效率较原风扇分别提高了3.33%、2.15%,轴功率下降了0.46 kW。

一个多功能机器人仿真软件V-REP47-48

摘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机器人系统的多样化,机器人的仿真变得越来越复杂。介绍了一个多功能的、可扩展的通用机器人仿真软件V-REP。首先描述V-REP的整体框架,介绍软件中的实体和计算模块;其次介绍V-REP中仿真的控制方法;最后通过V-REP与MATLAB使用多种关节控制方法实现HOAP3机器人的仿真。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捞油车滚筒轴的模态分析49-51

摘要:绞车是捞油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采油作业过程中绞车的正常运转,需要确保绞车滚筒轴系统具有合理的动态特性。通过ANSYS Workbench对绞车滚筒轴进行模态分析,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滚筒轴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分析各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电机的共振区来确定电机的合理转速范围,以确保绞车滚筒轴与电机不会发生共振,保证采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