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

《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高科技产业、创新论坛、管理科学、人才培养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陕西高校科研管理协会;西安科技大学
  • 国际刊号:1672-7312
  • 国内刊号:61-1414/N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1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1
  • 综合影响因子:0.193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创新论坛

融资模式与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摘要:科技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研究逐渐兴起,资金作为科技型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其来源和方式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从技术研发到产品上市资金直接影响科技型企业成功的每一个阶段。本文首先阐述和界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然后对5个典型地区262家科技型企业展开调研,运用定量方法研究资金渠道对科技型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267-268

创新型国家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要对创新型国家进行测评,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建立测评体系。文中从创新型国家的涵义出发,将衡量创新型国家创新水平的三个主要要素:制度、科技、教育进行量化。根据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分为制度、科技、教育三大子系统26个指标,用层次分析法对创新型国家进行评价。
269-27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要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就需要合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文中通过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73-27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学术创新团队的研究——以S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为例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团队成员相对稳定、且固定于一个地方进行科研协作的情况,而对于动态团队的情况没有涉猎。通过对S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小型科研网络的个体属性和小团体性质的初步分析和比较,表明该网络存在核心元素并具有无尺度特性;同时发现S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存在核心网和网,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相关科研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276-279

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研究

摘要: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走向知识化现代化的产物。面对新一轮经济竞争的挑战和机遇,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实现长沙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文中立足长沙市城市发展现状,结合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战略,指明长沙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重点,并对长沙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80-282
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科研管理

国内外主要公司专利发明者合作的计量与比较——以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为例

摘要:比较研究国内外主要公司专利发明者的合作状况,对我国公司专利发明者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科学合作的理论,运用专利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五个主要公司专利发明者的合作计量结果表明:国外公司专利发明者的合作率与合作强度普遍高于我国国内的公司。我国国内公司应加强专利发明者合作,注重提高公司的专利质量。
283-285

科技评价定量指标体系——工程技术项目的事前评价

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加强工程技术类项目的开发和成果转化必然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它是企业提升科技实力,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一个工程技术类项目是否可以实施或者投资,需要一个更加客观的标准和评价方法来对该项目进行评价。工程技术项目的事前评价是科技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项目实施的基础。科技评价体系既要科学,又要合理,不仅定性分析,更需要的是量化。经过分析工程技术类项目的事前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一套新的关于工程技术类项目事前进行综合评价的定量指标体系(FZ),包括创新来源,成熟度和工程化及风险评价。FZ符合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具有合理性,可以用作为工程技术类项目的事前评价。
286-289

独立学院内涵发展中的科研建设

摘要:内涵式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实现内涵发展也是独立学院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内涵发展中科研建设担负着提升教师素质,推动学科建设,继而带动学院内涵发展的重任。本文就独立学院在内涵发展中如何加强科研建设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学院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290-292

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摘要:自2004年6月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建设的部署启动实施以来,我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本文介绍了我校在探索与创新科技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具体措施,总结了在科技平台/基地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建设、科研能力、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提出了几点体会,希望对高校在科技平台体制改革方面有所帮助。
293-295

安徽省世行加灌三期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指标体系设置是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安徽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的特点,基于综合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了安徽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出1级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对一致性进行检验。为科学评价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296-298
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管理科学

绩效结构理论述评

摘要:对绩效结构的研究,存在结果论、行为论和综合论三种不同的观点和取向,每种观点都展现了绩效结构的某些维度,这表明单一的绩效结构越来越不符合绩效管理的需要,人们需要对绩效结构进行全面和多维度的审视,并挖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空白。一方面,需要建立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的连续统,另一个方面,需要加强个体绩效与组织整体绩效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299-301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作者在深入分析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后,认为其目前主要存在R&D投入相对规模不足、有科技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比例偏低、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不足、新产品销售率偏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提高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302-304

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大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形势下,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作用日益重要,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政府的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山东省1980—2005年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实证研究,揭示了山东科技投入与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309-312

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绩效系统评价

摘要: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完善的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问题。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介绍了应用技术成果及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四个阶段的要素流动特征;分析了以产学研为核心的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的系统性特征;构建了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绩效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313-316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知识产权保护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们国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由于人们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17-320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措施

摘要:产业结构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因此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势在必行。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其关键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并提出一系列我国政府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321-323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组织模式探析

摘要:飞速发展的技术,复杂、多变、不确定的环境,给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 Systems,CoPS)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快速地适应环境,就要求CoPS的组织结构具有充分的柔性,传统的组织结构已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分析复杂产品系统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说明选择网络组织的必然性,对CoPS项目网络组织模式设计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并以上海长江隧桥工程项目为例说明了CoPS项目网络组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24-327

中国地区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摘要: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是显示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客观描述了不同地区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得出了中国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公共因子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以及三大地区内部的省际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结论。
32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