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2-1214/S 国内刊号
  • 1002-1302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江苏农业科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江苏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与综述
基因组学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综述1-6

摘要: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基因组学进入功能研究时代。基因组研究技术引入水产动物的研究后,推进了水产动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解析和诠释了水产动物生物学现象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在遗传育种、疾病防治和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应用也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测序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芯片、RNAi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这些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应用,分析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机遇和挑战,为水产动物的发育、繁殖和抗逆育种等研究应用提供重要基因资源基础。

生物质燃料供应链物流成本的文献比较研究7-10

摘要:物流成本分析与优化问题是供应链环节中各企业所关注的核心,对于生物质燃料这一新兴产业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依据供应链环节和生物质原料生命周期理论将其物流成本分为收集成本、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3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生物质燃料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受到中国独特的农业结构与经营模式的限制;(2)国外研究学者对物流成本的定量化研究渐趋成熟,而国内还处于方法借鉴与案例分析的阶段,未来研究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体现中国典型农村区域及生物质能源产业特征的数量模型与研究方法;(3)生物质燃料原材料特殊属性以及运输收集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对物流成本影响相关文献研究欠缺,这是国内学者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研究进展11-14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性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已受到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但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同时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预计的威胁,客观合理地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于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保障人类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已经提出很多种评价方法。本文对各种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各个方法的利弊和适宜的目标都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有关方法的分级标准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表述,为合理准确地评价重金属污染提供有力的借鉴。

葡萄品种分子鉴定研究进展及展望15-20

摘要:品种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开发利用以及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重要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多种基于DNA水平的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品种鉴定。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分子标记技术(AFLP、RAPD、SSR、ISSR、SRAP、SNP、iPBS)在葡萄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各种标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期为今后葡萄品种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五粮液产地自然环境研究进展21-24

摘要:五粮液的产地四川省宜宾市自古就是酿酒业发达的地区,在我国白酒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是这一地区生产优质白酒的基础。本文对五粮液产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质、生物等自然条件进行综述,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展望,为更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独特酿酒资源提供参考。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马铃薯EcoRⅠ/MseⅠ内切酶组合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引物筛选25-29

摘要:以2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对AFLP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DNA浓度、酶切体系、扩增体系等)进行了优化,旨在建立适合马铃薯的EcoRⅠ/MseⅠ内切酶组合的AFLP反应体系和筛选扩增条带丰富的引物。结果发现,优化的马铃薯AFLP反应体系为37℃酶切4 h,37℃连接4 h,连接产物稀释10倍用于预扩增,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用于选择性扩增。利用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以10个甘肃省主栽马铃薯品种为材料,从25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4对扩增条带多、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

谷子蔗糖合成酶基因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30-34

摘要: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的代谢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以谷子基因组数据库为平台,借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谷子SiSuS基因家族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谷子的SiSuS基因家族包括9个基因,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该家族氨基酸序列长度为809~1 088 aa,外显子数目为10~16个,大多数蛋白质为弱酸性。谷子SiSuS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个保守基序;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谷子、水稻、高粱SiSuS蛋白聚在一起。

绿竹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34-38

摘要:以绿竹基因组DNA为ISSR-PCR扩增模板,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dNTPs、Mg2+、Taq 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设置7个不同浓度梯度进行研究,并对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筛选,建立绿竹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并利用优化后的体系对100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最终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的扩增体系中,dNTPs浓度为0.2 mol/L,Mg2+浓度为2.0 m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0 U,引物浓度为0.4μmol/L,DNA用量为50 ng,10×PCR buffer体积为2μL、剩余体积用灭菌dd H2O补全。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根据引物的退火温度)复性30 s,72℃延伸90 s,循环38次;72℃延伸10 min,4℃保存。以此体系为基础进行引物筛选,在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重复性好的引物。本研究建立了绿竹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并筛选出高多态性引物,为绿竹的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和品种鉴定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夏蜡梅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39-41

摘要:以夏蜡梅幼嫩叶片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建立其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夏蜡梅叶片愈伤组织、芽、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9 mg/L NAA+2 mg/L 6-BA、MS+0.9 mg/L NAA+2 mg/L 6-BA、1/2MS+0.3 mg/L NAA,这为夏蜡梅的快速繁殖及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

不同哺乳动物GDF9密码子偏性及聚类分析41-45

摘要:为更好地认识哺乳动物GDF9基因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形成的密码子使用模式,通过Codon W软件计算不同哺乳动物GDF9基因的密码子偏性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密码子偏好性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密码子偏性和最小进化法分析其亲缘关系。GCT、TGT、TTT、ATT、CCT、AGA、ACT为哺乳动物GDF9基因的最优密码子,该基因偏爱使用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G、C含量和蛋白质亲水性是影响GDF9基因密码子偏性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提示不同哺乳动物间的同源性越高,GDF9基因密码子使用特征的相似性越高。

Ghrelin基因在藏猪胃底组织中的mRNA表达46-48

摘要:为分析Ghrelin基因在藏猪与长白猪胃底组织中mRNA的表达差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Ghrelin基因在藏猪与长白猪胃底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藏猪胃底组织中mRNA的表达量(0.495 8±0.023 1)显著低于长白猪(0.741 7±0.026 6)。说明Ghrelin基因在藏猪胃底组织中mRNA的低表达可能是藏猪生长缓慢的原因之一,这将为提高藏猪生长速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改良热硼酸法提取青香蕉果肉总RNA的条件优化49-53

摘要:针对青香蕉果肉组织富含多糖、多酚类物质的特点,采用改良热硼酸法提取青香蕉果肉组织中的总RNA,探讨提取缓冲液pH值、离子浓度、CaCl2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LiCl沉淀时间对总RNA提取质量的影响,并用异丙醇简化LiCl沉淀总RNA过程。结果表明,获得了1种快速提取青香蕉果肉组织中总RNA的方法,经逆转录PCR(RT-PCR)验证,该方法适用于黄香蕉果肉、黄香蕉果皮、香蕉花、青香蕉果肉、青香蕉果皮中总RNA的提取。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
杂交水稻种子萌芽与稻穗萌芽的内源激素变化54-57

摘要: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B和V20B进行实验室种子的发芽与田间栽培诱导稻穗萌芽试验,研究2个发芽率差异显著的品种在不同阶段种子发芽与稻穗萌芽过程中其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芽与稻穗萌芽生理差异不是受内源激素中单一激素赤霉酸(GA3)与脱落酸(ABA)在种子内的绝对含量决定的,而是种子内多种内源激素协同作用的结果,(GA3+IAA)/(GA3+IAA+ABA)(其中IAA为生长素)越大的品种越易萌芽,易发芽V20B的比值大于金23B,而ABA/(GA3+IAA+ABA)越大的品种,越易抑制萌芽,不易发芽金23B的比值大于V20B;田间稻穗萌芽内源激素的变化及其他生理过程比实验室种子萌芽的生理过程更为复杂。

不同浸种剂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57-60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种子萌发情况、幼苗生长情况中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金优974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以清水作为对照组的条件下,配制相同体积的25%咪鲜胺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浸种灵乳油和0.1 g/mL赤霉素粉剂等溶液浸泡水稻种子48 h,从而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秧苗根长、苗长和鲜质量,以及苗中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质量分数等指标。结果表明,0.1 g/mL赤霉素、咪鲜胺都不会影响水稻的发芽势,而10%浸种灵、50%多菌灵则降低了水稻发芽势;同时,0.1 g/mL赤霉素可以提高水稻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而10%浸种灵、50%多菌灵、25%咪鲜胺都会降低水稻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对苗的根长、苗长有明显或极显著促进作用的是0.1 g/mL赤霉素,25%咪鲜胺对幼苗根长、苗长有抑制作用,并降低了幼苗的鲜质量,其他处理苗长、鲜质量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4种浸种剂使水稻幼苗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相比于清水对照都有所增加,其中以25%咪鲜胺尤为突出。该研究为水稻种子浸种剂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小麦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61-64

摘要:种子是生物繁衍循环的重要器官,为探究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的适宜方法,以5个小麦常规品种西农889、小偃22、西农2611、矮抗58、周麦18和1个杂交品系西杂13为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加速老化试验以及测定电导率、幼苗生长情况、吸光度、模拟田间出苗率等6种方法,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干质量、种子活力指数、根长、苗长、电导率、吸光度等活力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活力指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矮抗58、西农889、西农2611种子活力较高,西杂13种子活力最低;标准发芽势、标准发芽率应用具有局限性,不能作为评估小麦种子活力及其田间成苗能力的活力指标;各小麦基因型间种子活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模拟田间出苗率与标准幼苗干质量、标准简化活力指数、苗长、老化发芽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相对电导率、D260 nm呈显著负相关。由结果可知,这些指标是可以用来评估小麦种子的活力和田间成苗能力的。

小麦/苜蓿间套种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64-68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小麦、苜蓿单播与小麦/苜蓿间套种植3种处理方式下土壤有机质、pH值和氮、磷、钾养分的2 m深度的分层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均呈“S”形,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XD(20 g/kg)略高于其他2个处理,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XD〉XMT〉MD,而深层XMT有机质含量却超过了XD(60~100 cm)和MD(150~200 cm),而这可能是小麦与苜蓿间套后进一步促进了深根作物苜蓿深层根系向下分布的有力说明。土壤p H值随深度而增加,通体呈碱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表层0~20 cm各处理全氮含量间没有显著差异,20~60 cm土层深度内MD和XMT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XD;底层XD速效氮含量占比达全剖面的1/4。小麦套种苜蓿不仅有利于提高20~150 cm深度土壤氮素肥力,同时还可在底层使常规麦田深层土壤氮素流失问题得以减免。经过1个麦季的消耗,XMT和XD处理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接近10 mg/kg,MD只有6.421 0 mg/kg,无论是对小麦来说还是对苜蓿来说都表现为缺磷状态,说明在这3种处理模式生产实践中磷肥的使用都具有必要性和增产的巨大可能性。小麦/苜蓿间套体系中会使全剖面土壤钾素的消耗比例得以优化,故可以少施甚至不施钾肥。

温度和光照度对春小麦幼苗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69-73

摘要:采用双因素的控制性试验研究了温度(15、20、25、30℃)和光照度[50、100、150、200μE/(m2·s)]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春小麦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春小麦幼苗生长及生化组成均具有明显的影响。春小麦在25℃和30℃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最大生长速率所需要的光照度有上升趋势,在15℃和20℃下,较高的光照度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而在20℃和25℃下,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总体随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加。春小麦种子浸提液电导率和MD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在相同光照度下,春小麦种子浸提液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光照度对春小麦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并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随着温度和光照度呈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光照度的影响大于温度,总体上,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随着光照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春小麦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光照度的升高而升高,而温度对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随着光照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蛋白质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同一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春小麦生长指标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以推测,在温度和光照的影响下,春小麦幼苗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能够作为其生长的指示性指标。综合来看,光照度和温度可改变春小麦幼苗生长及生化组成,这种改变可能是春小麦为了适应环境因子改变而作出的积极的生理调节,对其生长和生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沿海滩涂盐碱地甘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74-77

摘要:甘薯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且用途广泛,已经成为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作物之一。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利用滩涂发展甘薯产业,既能缓解区域人地矛盾,又能产生环境生态效益。建立甘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还可以逐步增加滩涂植被面积,改良土壤结构,从而为滩涂农业的加快发展打好基础。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多年开展甘薯栽培技术试验和生产示范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滩涂盐碱地生产实际情况,总结提出了沿海滩涂盐碱地甘薯种植各个环节的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