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2-1214/S 国内刊号
  • 1002-1302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江苏农业科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江苏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与综述
我国农产品物流研究进展1-5

摘要:农产品物流是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我国农产品物流为研究对象,从涉及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现有文献中挖掘有效信息,梳理我国农产品物流文献研究的历史脉络,从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效率、技术和绿色物流等4个视角对现有的物流业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和以后的研究方向.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农产品物流政策的制定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多年生植物芽休眠研究进展6-10

摘要:在多年生植物“生长-休眠-生长”的周期变化过程中,芽休眠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植物基因的综合调控,可避开外界不利条件,并在环境合适时恢复生长,是一种有益的生物学特性.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从光照、水分、激素代谢、能量代谢等对芽休眠的形成和解除进行研究,但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仍被称为“生命的隐蔽现象”.在对国内外有关芽休眠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内源物质、分子调控、生物钟等阐述多年生植物芽休眠诱导及解除过程,以期为芽休眠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蝉花的研究进展11-14

摘要:蝉花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作为虫草属菌,其研究也备受瞩目.对蝉花的分类与分布、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人工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蝉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滇茶资源有效利用研究进展15-20

摘要:滇茶资源品种丰富,产品多样,以滇红、滇绿、滇普为代表的滇茶产业已成为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统筹城乡、增加就业和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为深入了解滇茶资源利用情况,本文回顾了滇茶种质资源发掘及整理,介绍了滇茶良种选育及示范运用现状,总结了滇茶资源深度开发与创新利用的情况,并就如何有效利用滇茶资源进行了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新疆油鸡禽流感病毒Xj14分离株P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20-22

摘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掌握新疆油鸡H/N2亚型禽流感病毒B4基因的遗传进化情况,采用RT-PCR技术对新疆油鸡分离株Xj14的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分子进化分析,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新疆油鸡分离株的B4基因由2151个碱基组成,编码716个氨基酸,与AIV A/Duck/HonnKoog/Y439/97的基因处于同一分支,其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依次为89./%和96./%,在系统进化上属于欧亚分支中的Y439谱系.

绿豆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23-26

摘要:为探究影响绿豆SSR-PCR反应的因素,建立绿豆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绿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等提供参考.采用正交设计与单因素试验联合分析法,从Mg^2+、Taq酶、引物、dNTPs及模板DNA5个因素对绿豆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分析.5个因素中,Mg^2+对SSR-PCR结果影响最大.SSR-PCR反应最佳体系为20μL体系中含0.8mmol/L Mg^2+、1.25 U Taq酶、1.4μmol/L引物、1.8mmol/L dNTPs、25ng模板DNA。该绿豆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绿豆资源奠定了基础.

绵羊Toll样受体7基因多态性分析26-29

摘要:对新疆萨福克羊Toll样受体7基因单核苷酸进行多态性分析,探索绵羊TLR7基因多态性与抗病力的关系,为家畜抗病育种提供候选分子标记。采集新疆地区种羊场萨福克羊血液600份,提取DNA,设计扩增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对突变位点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2对扩增引物中,第2、5、6、7对引物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其中第2对和第7对引物扩增产物存在错义突变,第5对和第6对引物扩增产物存在同义突变。经SSCP分析,第2对引物扩增产物表现为3种带型,第7对引物有2种带型.经序列比对分析存在A343G、A350G、A1244G的错义突变,氨基酸改变分别是Lys突变为Gln,Asp突变为Ser,Glu突变为Arg,且突变都发生在胞外区亮氨酸重复区内。其中第2对引物的带型AB是位点A343G和A350G同时发生突变。位点A343G的突变频率最高为45.0%,A350G突变频率12.0%,而A1244G突变频率为5.8%。检测的突变可能改变TLR7基因的功能,进而影响其对病源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的疾病相关的研究奠定基础,以调查这些研究结果在家畜育种方面的用处。

生物制品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T-PCR及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30-32

摘要:为建立生物制品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BVDV序列,分别设计了普通PCR和套式PCR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BVDV的普通PCR和套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出生物制品中的BVDV污染,为生物制品中BVDV的快速、低含量检测提供了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

拟南芥ER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33-36

摘要:将拟南芥ERA-1基因除信号肽外的剩余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 (DE3)中表达,发现表达的目的蛋白位于包涵体中,大量表达目的蛋白并用镍柱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获得足量的重组蛋白后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用重组蛋白亲和纯化抗血清中的ERA-1多克隆抗体。利用野生型拟南芥、ERA-1敲除突变系和ERA-1过表达系的叶片总蛋白进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ERA-1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发现纯化后的ERA-1多克隆抗体(1 ∶[KG-*3]1 000体积比稀释)能特异地检测到拟南芥中的ERA-1蛋白。本试验成功制备了ERA-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今后对ERA-1基因功能的研究。

拟南芥铵转运蛋白AtAMT1.3的电生理功能36-40

摘要:在生理条件下,植物铵的吸收主要由定位于细胞膜上的铵转运蛋白(ammonium transporter,AMT)介导完成,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AMT的功能特性及调控机制对于解析植物的铵吸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拟南芥AtAMT1.3并将其在蛙卵异源系统中表达,电生理结果表明,AtAMT1.3 是一个典型的对铵有高度选择性、高亲和的铵吸收系统[Km =(25.5 ± 3.2) μmmol/L]。同时,AtAMT1.3也能介导铵的同系物甲基铵的吸收[Km =(3.3±0.2) mmmol/L],对铵和甲基铵的吸收具有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 AtAMT1.3的铵转运能力不受pH值调控,它的转运底物是NH4^+,运输机制是NH4^+单向运输。

地高辛标记对旱稻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和验证41-43

摘要:e以转基因旱稻和野生型旱稻为材料,对通过地高辛随机引物标记法进行的旱稻基因组Southern杂交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包括探针制备效率、DNA样品量、酶切体系及转膜时间等。结果表明:影响探针制备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时间;DNA上样量在10-30 μg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杂交图;60 μL体系15 h即可酶切彻底并获得良好的杂交效果;转膜时间6 h即可。本研究所优化的地高辛标记的旱稻杂交分析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基金项目: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8001003-006);河北科技大学五大平台开放基金课题(编号:SW2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
氮肥施用深度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44-48

摘要:通过桶栽的方法,研究氮肥不同施用深度[3 cm(T3)、5 cm(T5)、7 cm(T7)、9 cm(T9)、11 cm(T11)]对玉米苗期根系数量、根体积、根干质量、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研究氮肥施用深度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玉米苗期施用氮肥的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氮肥深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根系干质量、株高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叶片中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促进养分吸收;玉米根干质量、根体积均在7 cm深度处理达到最大值;玉米苗期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各处理株高由高到低依次为T7〉T9〉T5〉T11〉T3;随着氮肥施用深度的增加,玉米苗期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量、叶片中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叶片和茎中氮、磷、钾含量最高的均为T9处理。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氮肥的不同施用深度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有显著影响,氮肥深施在土层厚度为7-9 cm时的效果最好。

苏北沿海滩涂盐肥对油菜产量及离子分布的效应48-51

摘要:在江苏沿海海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苏北沿海滩涂盐肥对油菜产量及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含量在2.4-3.6 g/kg时对油菜籽粒产量影响不大,但土壤盐分含量达到4.1-5.2 g/kg时,油菜籽粒产量较盐分含量1.3-1.9 g/kg时有显著下降;随氮肥、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油菜产量明显增加,且土壤盐分含量越高,氮肥、磷肥增产效应越大;随土壤盐分含量增加,油菜根、茎、叶中Na+、Cl-的含量明显增加;随氮肥、磷肥的施用量增加,油菜根、茎、叶中Na+、Cl-含量下降,K+、Ca2+含量上升,这说明氮肥、磷肥的施入,增强了油菜对营养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与运输,抑制了油菜对盐害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与运输。苏北沿海海涂施用氮肥、磷肥,可改善油菜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油菜产量的提高。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52-54

摘要:为研究深翻、旋耕和深松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耕层物理性状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以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秋季旋耕为对照,设置免耕、苗期隔行深松30 cm、秋季翻耕30 cm等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单株玉米根系、干物质及玉米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翻耕>常规旋耕>免耕;在玉米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冠比、籽粒产量方面表现为翻耕>深松>常规旋耕>免耕,翻耕和深松显著大于常规旋耕,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表明翻耕和深松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产量,是较适宜的耕作方式。

水杨酸和NO联合浸种对NaCl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55-58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兴油177为材料,用200 μmol/L水杨酸和不同浓度的NO(0、50、100、200、400、800、 1 000 μmol/L)联合浸种,考察联合浸种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水杨酸和NO联合浸种可显著缓解盐胁迫对油菜造成的损害,促进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物量的积累;显著提高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200 μmol/L SA+400 μmol/L NO处理效果最佳。

花生叶鲜生物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59-62

摘要:利用花生生物物理参数和冠层高光谱数据,基于光谱一阶微分技术,选取对生物量敏感的波段组成高光谱植被指数,建立花生叶鲜生物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花生叶鲜生物量在绿峰525-556 nm、红谷645-689 nm和近红外710-900 nm波段范围反射光谱与花生叶鲜生物量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高光谱反射率与叶鲜生物量在大部分可见光区和近红外波段呈显著相关,并且在可见光红光波段呈负相关,在近红外波段呈极显著正相关。花生光谱反射率与花生叶鲜生物量相关的近红外、红光波段的敏感波段分别为770、673 nm,用这2个波段构建植被指数,组成高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再次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并构建生物量反演模型;相对于NDVI、DVI、RDVI建立的简单线性函数估测模型,RVI所构建的花生叶鲜生物量估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持续时间遮阴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62-65

摘要:选取扬麦13作为供试小麦品种,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设置4种不同遮阴持续时间(0、5、10、 15 d)的盆栽试验,模拟不同遮阴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2年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遮阴均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且随遮阴时间延长,不同生育期小麦产量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呈现为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遮阴每增加1 d,产量分别下降1.53、1.30、1.16 g/株,表明拔节期是小麦阴害胁迫的敏感期。遮阴在不同生育期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拔节期和孕穗期遮阴主要通过降低小麦穗粒数造成产量下降;灌浆期遮阴对小麦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主要通过降低千粒质量造成小麦产量下降。说明遮阴造成小麦减产与小麦所处生育阶段密切相关,在评估阴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时,应考虑小麦所处生育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影响的差异。

壳聚糖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66-68

摘要:为了研究壳聚糖对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的影响,以水稻品种淮稻11为对象,在水稻2叶期以0%、0.1%、0.3%、0.5%的壳聚糖浓度在低温下来处理水稻幼苗,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对水稻幼苗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壳聚糖后遇到低温时,与对照相比,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增加苗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减少丙二醛的含量,增强水稻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说明,在水稻苗期喷施壳聚糖可以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能力,减轻或避免低温对水稻秧苗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