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2-1214/S 国内刊号
  • 1002-1302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江苏农业科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江苏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与综述
江苏省种子处理剂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1-6

摘要:论述江苏省种子处理剂生产现状,现有28家种子处理剂生产企业,种子处理剂登记产品105个,其中85个产品是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种子处理悬浮剂均有6个产品,种子处理干粉剂有5个产品,种子处理乳剂有2个产品,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有1个产品。存在主要问题:农民对种子处理剂作用认识不够,种子处理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种单一,研发力量薄弱。提出发展建议:(1)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大宣传种子处理剂的作用,积极组织培训农民;(2)加强种子处理剂市场监管,保证产品质量;(3)生产企业加强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加快种子处理剂新产品、新剂型和新技术的开发。

蛹虫草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研究进展7-13

摘要:蛹虫草别称北虫草、北冬虫夏草、蛹草菌等,分类学上与冬虫夏草同属,现已形成大规模人工栽培,因药理作用广泛,已被批准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及新资源食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蛹虫草活性物质提取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报道,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技术与成果,对蛹虫草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进行归纳与总结:提取虫草素主要有水浴浸提法、超声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法等;提取虫草酸有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浸提协同提取法等;提取多糖有热水浸提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有基酒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煎煮法等;提取甾醇和糖醇有超声波提取法等;提取色素有酸热法、丙酮提取法等。建议进一步优化蛹虫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为实现其工业化、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14-20

摘要:农田土壤是十分活跃的有机碳库,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和汇。秸秆是农业活动的必然产物,研究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对于增加土壤碳库、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固碳、土壤有机碳含量、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并从系统和经济的角度探究了其对全球综合增温潜势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行为感知研究综述20-26

摘要:在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植物的各个器官时刻发生变化,实时动态地观测植物形态变化对进一步研究外界环境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以及植物内在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植物行为感知的概念,对植物行为感知领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行为感知方法及应用2个方面回顾了该领域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对猪链球菌2型ZY05719基因转录谱的影响27-29

摘要: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相关因子,该基因的丢失降低了猪链球菌2型菌株ZY05719黏附HEp-2、PK15细胞的能力。为全面掌握IMPDH对ZY05719致病力的影响机制,采用定制的Agilent猪链球菌2型基因表达谱芯片,比较了亲本菌株ZY05719(ZY)和impdh敲除菌株(ΔZY)的基因转录情况。结果显示,impdh的丢失影响了254个基因的转录,其中包括impdh的下调基因177个,上调基因77个。对差异基因进行同类群聚类(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CO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的转运代谢,以及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的生物合成和防御机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impdh对猪链球菌2型基因转录谱的影响,为解释impdh在猪链球菌致病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在鳖科动物鉴定上的应用30-36

摘要:为探讨DNA条形码在中华鳖不同地理群体鉴定上的可行性,以中华鳖COⅠ基因全长序列为对象设计通用引物,对中华鳖6个地理群体及鳖科不同属间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理群体中华鳖的遗传距离在0.020 3-0.041 7之间,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在0.011 3-0.033 8之间,种间与种内的遗传距离没有形成有效的条形码间隙,在基于个体遗传距离的NJ树上,各群体间的个体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分支。在对鳖科不同属进行分析时发现属间及属内遗传距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间隙,在NJ树上,不同鳖按照属的特性分别进行聚类,并具有较高的节点支持率,聚类分析可信度高。因此,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能够有效地用于区分鳖科动物的不同属,但不适用于中华鳖地理群体的分离鉴定。

部分高抗低磷胁迫基因型甜菜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36-38

摘要:利用K-均值法和AFLP指纹图谱方法,对40个甜菜品种进行筛选和研究。结果表明,40个甜菜品种可分为高抗低磷胁迫、低抗低磷胁迫和中抗低磷胁迫3大类。其中高抗低磷品种有6个、低抗低磷品种12个、中抗低磷品种22个。利用64对引物组合对引物及扩增条带数进行K-值聚类分析,筛选出E-ACC/M-CTT、E-ACG/M-CAA、E-ACG/M-CTA、E-ACG/M-CTT、E-AGC/M-CAG、E-AGC/M-CTA、E-AGC/M-CTT、E-ACT/M-CTT、E-AAG/M-CTT 9对适合高抗低磷胁迫基因型甜菜特异引物,并扩增出72个差异条带。以上研究结果为更好地鉴定甜菜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于ISSR-PCR分子标记的滑菇遗传多样性分析39-41

摘要:以辽宁省主栽的16个滑菇菌株为研究对象,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2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丰富、谱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了ISSR-PCR扩增。9条引物共扩增出101条带,其中多态性谱带9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1%。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0.9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9时,可将16个滑菇菌株划为5大类群,为今后滑菇的分类鉴定及遗传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SSR、SRAP分子标记鉴定桃早熟芽变42-44

摘要:以桃品种小白桃及其早熟芽变品种津柳早红为材料,利用SSR、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别使用17对SSR引物、12条SRAP引物,对小白桃、津柳早红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扩增,探讨桃成熟期芽变机制。结果表明,UDP96-008、CPPCT 022、BPPCT 028、UDP98-411、UDP96-99等5个SSR标记具有多态性,并将它们分别定位在1、2、3、6号染色体;SRAP标记中me1/em5、me2/em1、me2/em5、me3/em2、me3/em6、me5/em5、me5/em6、me6/em2具有多态性。SSR、SRAP标记可以用于桃成熟期芽变的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
缓释肥与速效氮肥混施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45-48

摘要: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施入时期的小区对比试验,探讨缓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比不同施入时期对机插水稻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施氮量270 kg/hm^2,缓释肥均于基肥、一次蘖肥分别施入450、150 kg/hm^2)下,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A4处理(基肥、一次蘖肥、二次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比例为47 ∶25 ∶15 ∶13 ∶0,一、二次蘖肥于5.5、6.5叶龄期追施速效氮肥)较其他处理(A1、A2、A3、A5)产量分别提高165%、109%、2.8%、2.0%,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3.9、2.1、1.7、3.7百分点,获得最高产量10.93 t/hm^2;其氮肥利用率最高为46.03%。

有机栽培条件下粳稻产量形成及干物质积累特性48-51

摘要:以辽宁省主栽的14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在有机栽培条件下产量形成及干物质积累差异及相互关系,以期为有机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沈稻529、五优135在有机栽培条件下具有较高光合产物积累能力,齐穗期、成熟期光合产物积累量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抽穗前后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较大差异,干物质积累量排在前5位的品种有沈稻529、五优135、沈稻47、沈农315、盐丰47;产量由高到低排在前5位的品种为沈稻529〉五优135〉沈稻47〉沈农315〉沈稻505。干物质积累量越高产量表现越高。产量与每穗颖花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每穗成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盘育秧生长的影响52-56

摘要:为了探讨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盘育秧秧苗生长效果的影响,以生产上常用的3种种子包衣剂为例,研究种子包衣对水稻盘育秧出苗、秧苗素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的出苗时间排序为噁霉灵〉咪鲜·吡虫啉=CK〉咪鲜胺;种子包衣剂防病效果排序为咪鲜胺〉咪鲜·吡虫啉〉噁霉灵〉CK;3种包衣剂处理的盘育秧秧苗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且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表现在叶龄、最长根长、根数、叶长、叶宽、百株鲜质量、百株干质量等相对较高,其中咪鲜·吡虫啉包衣剂处理的秧苗,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百株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5.03%、33.33%、19.13%;咪鲜胺包衣处理秧苗在底土为半基质、全基质的处理中,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通过半基质处理,百株干质量提高了19.64%,并明显促进秧苗根系发育,秧苗的过氧化氢酶(CAT)、SOD活性分别提高了45.50%、5.17%,MDA含量降低了37.11%,从而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由结果总体可以看出,噁霉灵处理的秧苗出苗时间较长,且对秧苗整齐度有一定影响;咪鲜·吡虫啉处理能明显增加秧苗光合干物质积累量;咪鲜胺处理可减少秧苗出苗时间,提升对苗病的防治效果;咪鲜胺包衣半基质处理的秧苗根系发达,干物质积累能力强。

杂交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及育种策略56-60

摘要:以8个杂交水稻组合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发芽期、幼苗期和全生育期进行盐胁迫,鉴定杂交组合不同发育时期的耐盐性表现,研究杂交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特点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发芽期的耐盐性明显强于幼苗期和全生育期;不同组合在各个生育阶段的耐盐性差异较大,杂交水稻发芽期、幼苗期和全生育期的耐盐性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在发芽期、幼苗期和全生育期盐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的相对盐害率、枯死叶率和单株粒质量可以作为各时期耐盐性的重要鉴定指标;耐盐杂交水稻的选育应通过不同生育阶段分别进行耐盐性筛选,并利用已知的耐盐基因同时改良不育系和恢复系,实现耐盐基因聚合在杂交一代,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耐盐性。

播量与穴距配置对机插水稻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61-64

摘要:为完善盘锦稻区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探讨机插秧高产适宜播量与穴距,以盐丰47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不同播量与穴距配置,测定其对机插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为100 g/盘、穴距为18 cm,播量为120 g/盘、穴距为21 cm,播量为80 g/盘、穴距为14 cm这3个处理,本田群体生长量适宜,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产量较大,实际产量较高;其中,播量为100 g/盘、穴距为18 cm的处理5产量最高,为11.41 t/hm^2,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6、处理7、处理8、处理9分别高4.51%、6.75%、18.24%、589%、12.81%、9.23%、3.44%、5.38%。

花药培养在中美水稻杂交新品系选育中的应用65-68

摘要:以5份中国稻种质资源、2份美国稻种质资源为亲本,灵活运用单交、回交、花药培养等育种手段,实现中美水稻亲本之间有利基因的互补、叠加、纯合。通过对MS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及其浓度进行精量调整,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提高成苗率,选育出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光温钝感广适性水稻新品系24份,按其株叶形态分为2类,其中改良型中国水稻18份,改良型美国水稻6份。

安徽省水稻关键生育期低温冷害特征分析68-71

摘要:根据安徽省水稻低温冷害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安徽省6个农气观测站所在地区近30年水稻关键生育期内的低温冷害特征,从年代际变化特征、空间分布、持续时间、强度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省低温冷害发生次数存在年际分布不均的特征,进入21世纪后,江淮之间低温冷害发生年数明显增加;(2)安徽省江淮之间的低温冷害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江南地区,西部山区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3)低温冷害的持续时间最长是7 d,但是出现的概率很小,持续3 d出现的概率最大,且低温冷害强度并不大。对照《安徽省气象灾害年鉴》,发现有水稻灾情记录的年份都发生了低温冷害;对比水稻产量结构,发现空壳率与低温年份并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低温并不是产量唯一的决定条件,产量还与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感光性存在相关性。可见,安徽省已建立的低温冷害指标可用,但从近35年气象条件来看,安徽地区低温冷害强度不大,水稻品种耐寒性提升,低温过程对水稻影响不大。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72-74

摘要:为研究秸秆覆盖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生产中的适用性,试验设置不覆盖、覆膜和秸秆覆盖量5 t/hm^2(M1)、10 t/hm^2(M2)、15 t/hm^2(M3)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内,覆盖条件较不覆盖种植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在生育前期、中后期表现出不同的响应关系;覆盖主要影响0-60 cm土层含水率的变化,且M2处理的覆盖量较适宜于土壤水分的利用、保墒,秸秆覆盖量的多少与土壤水分的保蓄作用不呈正相关;覆盖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覆膜、M1、M2、M3处理分别较不覆盖处理产量提高26.67%、6.36%、26.48%、21.2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9.79%、7.60%、28.54%、24.60%。表明秸秆覆盖量为10 t/hm^2的条件较适宜在灌区进行玉米种植推广。

玉米与大豆、马铃薯间作对玉米叶片衰老、产量及病害控制的影响75-78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玉米与大豆、马铃薯不同行比间作模式对玉米叶片衰老、产量和病害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马铃薯不同行比间作,增加了对光、水和肥的利用率,减少了遮阴以及增加了光合作用,从而延缓叶片衰老,具体表现为间作玉米叶片衰老速度均比净作慢,其中与大豆间作以2 ∶3差异最显著,与马铃薯间作以1 ∶2、3 ∶2、2 ∶7和4 ∶4差异最显著。由于大部分病害是玉米锈病,只在活体叶片上才能够生存,因此衰老较快的叶片发病较重。另外,间作能够很好地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以马铃薯间作模式 2 ∶1、2 ∶7、1 ∶2和2 ∶2差异最为显著。研究还表明,间作能够增加复合群体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