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2-1214/S 国内刊号
  • 1002-1302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江苏农业科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江苏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粉煤灰在土壤改良及修复中的应用与展望1-6

摘要:粉煤灰作为燃煤电厂排出的大量固体废物,其处理和利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粉煤灰作为一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共识,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粉煤灰在土壤改良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分析粉煤灰的组成结构与理化特性;阐述粉煤灰改良和修复土壤的机理及其对不同类型土壤改良及修复的应用,包括对矿区土壤、盐碱化土壤、沙化土壤、耕地土壤等的改良及修复技术;最后分析并总结了粉煤灰目前在土壤改良及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粉煤灰在农业领域利用的新模式.

基质水分检测技术应用与展望6-8

摘要:当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现象日益严重,基质栽培技术作为可以减少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的一种有效技术,将得到更多设施蔬菜生产者的重视,然而基质含水量的相关检测方法还较少,基质灌溉技术也只是粗放的按照土壤灌溉方式,阻碍了基质栽培技术的推广.综述当前基质含水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基质含水量检测今后的热点研究与应用进行展望.

光谱仪在作物施氮推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GreenSeeker光谱仪为例9-13

摘要: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利用光谱仪进行作物的氮素营养诊断得到普遍研究应用.GreenSeeker光谱仪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氮肥推荐仪器,该仪器以其快速、无损、准确、非接触的特点为作物的氮素诊断和施肥推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思路,并在国内外开始研究应用.以GreenSeeker光谱仪为例,对光谱仪在作物氮肥推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让大家通过该仪器更好地了解光谱仪氮肥推荐的工作原理、研究进展,同时在使用中尽可能地避免影响该光谱仪测定值准确性的因素,使此技术更快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我国氮素诊断和推荐施肥技术的进步.

农艺强化措施用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14-20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关系到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对应的土壤修复也显得愈发重要.植物修复因其成本低,修复效果相对稳定,被认为是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好的措施之一,而农艺措施作为一种强化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和提升修复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农艺强化措施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并从施肥、水分管理和栽培等几个方面的农艺强化措施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进一步开展农艺强化措施用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展望.

濒危植物杜仲内生真菌及次生代谢产物活性研究进展20-23

摘要: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濒危药材,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利用杜仲内生真菌解决杜仲资源缺乏的问题具有较深远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杜仲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和提高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产量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便为濒危植物杜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基因组预测希金斯炭疸菌中碳水化合物酶类蛋白24-28

摘要:希金斯炭疽菌侵染菜心等十字花科植物引起的炭疽病,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前期研究结果,以658个分泌蛋白为基础序列,利用CAZymes Analysis Toolkit预测程序,分析上述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蛋白,明确该菌中含有238个CAZymes,分为主要类别和复合类别2类,前者包括75个糖苷水解酶(GHs)、48个碳水化合物绑定结构(CBMs)、33个辅助酶类家族(AAs)、30个碳水化合物酯酶(CEs)、23个多糖裂解酶(PLs)、4个糖基转移酶(GTs),后者则包括17个GHs/CBMs、4个AAs/CBMs、4个CEs/CBMs等.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开展该病菌侵染植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步PCR法融合狗头枣ACO I基因片段28-30

摘要:以狗头枣ACO I基因外显子Ⅲ和Ⅳ的部分序列为靶标序列,采用一步PCR法对其进行融合扩增.经与t载体连接、测序.结果表明:经一步PCR法扩增到大小为589bP的融合基因片段,经序列比对,其与ACO I外显子Ⅲ和Ⅳ序列一致性为100%.表明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通过4引物一次性扩增可获得融合基因,该方法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融合基因构建方法.

麻风树脂肪酸去饱和酶7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31-35

摘要:质体型ω-3(△^15)脂肪酸去饱和酶(FAD7)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催化亚油酸(△^9,12-C18:2)形成α-亚麻酸(△^9,12,15-C18:3,ALA)的关键酶.基于麻风树低温锻炼转录组数据,通过逆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到麻风树以Z)7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JcFAD7.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全长1796bp,完整开放阅读框1341bp,编码44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1.1ku,等电点为8.92.序列分析表明,JcFAD7编码蛋白包含膜结合FAD蛋白的4个跨膜区、2个膜嵌合区、1个亚铁血红素结合基序及3个组氨酸簇等特征区域.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麻风树JcFAD7蛋白与苟药(Paconia lactiflora)的亲缘关系最近.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HW-L1生长后期紫色茎叶的遗传定位36-38

摘要:小麦花青素苷色素基因对小麦抗性提升意义重大.以170份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并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HW-L1的生长后期紫色茎叶目标性状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该目标性状为单基因遗传,且被定位于染色体7D,与Rc-D1、Pls-D1、Plb-D1、Pan-D1等基因毗邻或具有等位性.

单细胞水平原钙黏蛋白基因簇的转录分析38-43

摘要:原韩黏蛋白(protocadherin,Pcdh)基因簇由紧密相连的3个基因簇(Pcdhα、Pcdhβ和Pcdhγ)和组成,其中α、β基因簇包含可变区外显子(C型和非C型)和恒定区外显子.这种独特的基因排列方式使Pcdh基因簇具有产生单细胞分子多样性的潜能.目前,在单细胞水平有关基因簇转录表达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索单细胞基因簇的转录表达模式,利用显微操作系统并结合RT-PCR方法,在单细胞水平分析了小鼠大脑皮层和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的Pcdhα和Pcdhβ基因簇表达模式.研究发现Pcdhα和Pcdhγ的C型和非C型亚型均是随机表达,每个单细胞表达不同组合的若干个ft办基因簇亚型.本研究表明,在小鼠大脑皮层及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的单个细胞中,Pcdh基因簇的转录表达都能够产生单细胞表面分子多样性.这为进一步揭示神经元中Pcdh基因簇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及其在大脑神经回路中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桂花的SSR-PCR体系44-46

摘要:以潢川金桂DNA为SSR-PCR扩增模板,采用L16(4^5)正交设计对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以及引物浓度在4个水平上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桂花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10μL反应体系中,不同成分的最佳含量为酶0.2U、Mg^2+ 3.0、模板DNA40ng、dNTPs 0.60、引物0.8μmol/L.应用最佳体系对引物Off50进行退火温度的优化,得到最适退火温度范围为60-62℃.

23个德国鸢尾品种(系)的ISSR分析47-50

摘要:以23个德国鸢尾品种(系)为材料,利用ISSR标记研究23份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条引物共获得68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多态性条带为61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6.8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9.7%;23个德国鸢尾品种(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8971,平均Nel’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31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911,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375-0.850,变幅为0.475,说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GS值0.706时,23个德国鸢尾品种(系)可聚为5类.利用2个ISSR引物UBC814、UBC900扩增谱带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把23个德国鸢尾品种(系)完全区分开.

不同灌溉方式对镉污染下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51-54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镉污染下淹水灌溉、干湿交替灌溉和湿润灌溉3种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活力、生长、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mg/kg镉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5mg/kg的镉处理严重抑制水稻的根系活力、株高、分蘖数和产量;镉污染下,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相比淹水灌溉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根系活力,促进前期分蘖,提高生物量、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导致产量明显增加;湿润灌溉处理与淹水灌当相比虽然提高低镉污染水稻全生育期和高镉污染水稻生育前期的根系活力,但茎蘖增长慢,茎蘖数减少,生物量、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最终导致产量降低.不同灌溉方式对穗长和千粒质量影响不大.综合研究结果可知,在镉污染土壤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55-58

摘要:采用水、氮2因素,氮肥5水平的试验设计,研究水氮不同组合对水稻垦粳5号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和施氮水平对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同一时期同一施氮水平下,常规灌水的水稻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控水处理;同一时期同一灌水处理下,各项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常规灌水与控水处理均以施氮量2.204g/盆(N3)各项指标最高.根据产量与施氮量拟合的产量效应方程为:常规灌水条件下,:y=-56.922x^3+119.38x^2-43.094x+58.816,r^2=0.9084;控水条件下,y=-38.162x^3+78.96x^2-23.452x+66.095,r^2=0.9740.常规灌水条件下最高施氮量为1.185g/盆,产量为80.67g/盆;控水条件下最高施氮量为1.210g/盆,产量为86.00g/盆.综合分析水稻氮素积累及产量等各项指标,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控水效果优于常规灌水.

杂交水稻盐两优888高产制种特点与技术59-61

摘要:根据2010-2015年两系杂交水稻盐两优888大面积制种实践,提出盐两优888高产制种特点是:在保证制种父母本足穗的基础上争取大穗、提高异交结实率.其高产制种技术是: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多蘖壮秧,打好高产基础;合理安排行比,栽足基本苗;科学肥水运筹,培育高产群体;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加强病虫防治,确保丰产丰收;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确保种子质量.

种植方式对北方粳稻根系特征及产量的影响61-64

摘要:以10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对水稻直播、移栽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根系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单茎根干物质量和群体根干物质量都是移栽种植高于直播种植;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单茎地上部干物质量、群体地上部干物质量都是移栽种植高于直播种植,但根冠比正好相反.无论在拔节期、抽穗期还是成熟期,0-10cm土层内根系干质量占根系总干质量的比例直播种植高于移栽种植.产量构成因素比较结果表明,有效穗数、结实率直播种植显著高于育苗移栽,每穗颖花数正好相反,千粒质量变化不大.移栽种植的每穗颖花数、产量较直播种植平均分别提高20.1%、7.4%,但移栽种植的有效穗数、结实率较直播种植的平均分别降低9.2%、2.8%.

芒萁、玉米对酸铝胁迫生理响应的比较65-69

摘要:采用水培法研究低pH值(3.5、4.5、5.5)、铝胁迫(0、50、100、400μmol/L)及其交互作用对芒萁和玉米幼苗生长、叶片抗逆生理、根系果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由5.5下降到3.5时,芒萁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玉米则表现为生物量明显,部分达到显著水平,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随着铝浓度由0升高到400μmol/L,芒萁、玉米生物量逐渐下降,而叶片MDA含量逐渐升高,但在幅度上芒萁明显小于玉米,且pH值5.5的小于PH值3.5的;芒萁、玉米叶片P0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ro、可溶性糖(SS)含量随铝处理浓度的升高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但在最大升高幅度方面,芒萁明显大于玉米.在无铝条件下,芒萁根系平均果胶含量比玉米低20.5%,且铝胁迫提高芒萁根系果胶含量明显小于玉米.综上所述,芒萁耐酸和耐铝性强于玉米,铝对植物的毒害大于pH值,但是低pH值会加剧铝毒害效应.芒萁可通过内部解铝毒(提高叶片POD、CAT活性,Pro、SS含量)和外部排斥(根系细胞壁果胶含量低且铝胁迫下提高幅度小)等多种途径来增强其对酸铝胁迫的耐性.

拔节期夏玉米洪涝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高光谱特征变化69-72

摘要:基于农作物遥感原理,通过模拟试验的方式,获取洪涝胁迫下夏玉米高光谱特征变化情况,结合玉米叶绿素含量变化特征,为玉米洪涝灾害识别及区分洪涝胁迫程度的遥感监测提供先验知识.结果发现,洪涝胁迫下拔节期夏玉米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淹水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部分随淹水时间增加而上升,在近红外部分随淹水时间增加而下降.红边处一阶微分(Dre)、绿峰处反射率(ρg)、反射率面积SGp(绿)等多种光谱参数可以指示玉米洪涝灾害的发生程度,可以作为玉米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