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
  •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302
  • 国内刊号:32-1214/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0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32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耐冷功能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

摘要: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最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从合成渗透调节物质基因、抗冻蛋白基因、脂肪酸去饱和代谢关键酶基因、抗氧化酶类基因等全面系统地概述了耐冷功能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以期为植物耐冷遗传改良及育种奠定基础。
1-6

超富集植物对镉、砷的累积特性及耐性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超富集植物以其超强的重金属耐性和富集能力而成为近年来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特性及耐性机制仍须要进一步研究。为了解超富集植物对镉(Cd)、砷(As)的累积特性及耐性机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3个层面对镉、砷在超富集植物体内的分布特性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了超富集植物对镉、砷的耐性机制,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6-10

低温产甲烷菌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摘要:低温产甲烷菌对于自然界的碳素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利用低温产甲烷菌实现低温厌氧消化过程,可从本质上突破低温厌氧工艺的技术瓶颈,进而拓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并降低处理成本。从低温产甲烷菌的资源与分布、冷适应性机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几个方面,对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低温厌氧消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1-16

小麦花药培养中污染问题的研究近况

摘要:小麦花药培养是近年来获得小麦单倍体植株的主要途径,具有迅速得到纯合植株、克服后代分离、缩短育种年限的优点,但同时存在污染、褐化、玻璃化等问题,易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本研究针对小麦花药培养中易出现的污染问题,对其出现原因和有效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7-20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芹菜不同器官、品种CELⅠ核酸酶提取的比较

摘要:随着TILLING技术的发展,发挥关键作用的芹菜CELⅠ核酸酶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鉴于其活性直接影响突变体检测的效果,而芹菜粗提物中CELⅠ核酸酶的含量和活性因提取组织及提取程序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所以本研究分析了芹菜不同器官、品种等因素对CELⅠ核酸酶粗提物提取量的影响,并用只含有1个碱基差异的2个目的DN段形成的杂交链为底物对其活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芹菜不同器官和品种间的CELⅠ核酸酶提取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器官的榨汁率和提取量,以茎的出汁率最高,而叶片中的提取量显著高于根和茎中的提取量;在本研究所用的3个品种中,以山东地方品种马家沟芹的提取量最高,山芹次之,西芹的提取量最低;CELⅠ核酸酶的活性鉴定表明,CELⅠ核酸酶粗提物能有效切割DNA双链中的错配碱基。
20-23

山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mRNA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摘要:以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南江黄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肝、肾、心、肺、背最长肌、半膜肌、皮下脂肪中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心内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半膜肌、背最长肌次之,再次为肾,肺、皮下脂肪、肝较低,可见心、半膜肌、背最长肌是山羊H-FABP基因mRNA分布的主要组织。
24-27

组蛋白macroH2A在G_1/S和M期的分布差异

摘要:组蛋白macro H2A(m H2A)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亚型,不但具有转录活化和抑制功能,还作用于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等过程。采用同步化培养的NIH/3T3细胞,分别提取G1/S和M期的组蛋白H2A及m H2A,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从定性和定量2方面分析m H2A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总含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m H2A在G1/S和M期的分布有显著差异,从G1/S期进入M期,m H2A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出现约30%的增长。结果表明,m H2A在细胞周期内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很可能与转录激活有关。
28-31

玉米致病菌新月弯孢漆酶基因家族鉴定与分子结构特征分析

摘要:漆酶在真菌的孢子分裂、子实体分化、黑色素生成、木质素降解酶和病菌致病中均起重要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玉米致病菌新月弯孢基因组基础上对漆酶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和序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致病菌新月弯孢共有8个漆酶基因,分布在6个不同的scaffolds上,其漆酶基因结构显示外显子和内含子大小与位置都不一样,表现出复杂的基因结构。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8个漆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菌来源漆酶一样具有4个特征保守序列区,位于系统发育树的2个不同分支上,表明玉米致病菌新月弯孢漆酶可能与其他真菌的漆酶具有相似的进化关系和功能。
32-36

核桃NBS类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NBS-LRR蛋白在植物抵御各种病原物的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RT-PCR技术以香玲核桃叶片为试材,克隆核桃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NBS)类抗病基因类似物(resistance gene analog,RGA),并对该基因和编码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长512 bp,具有NBS的典型结构域。利用DNAman软件进行相似性比对发现该序列与其他植物的NB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核桃NBS类基因的克隆为其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37-39

菊花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生素对叶片分化的影响

摘要:以菊花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无菌体系的建立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菊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筛选抗生素G418和抑菌抗生素美罗培南对菊花叶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Na Cl O为主要灭菌剂,处理20 min,同时加入2滴Tween-20,灭菌效果最佳。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为MS+0.1 mg/L NAA+1.0 mg/L 6-BA,平均每外植体上可诱导出5.3个芽。G418浓度为15 mg/L能完全抑制外植体的分化;低浓度的美罗培南对菊花叶片再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是高浓度反而促进叶片的分化。
40-43

红果萝芙木植物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摘要:以红果萝芙木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IBA;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基分别为MS+0.3~0.5 mg/L 6-BA+0.02 mg/L IBA、MS+0.1~0.2 mg/L6-BA+0.01 mg/L IBA;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0.2 mg/L IBA。
44-46

水稻籼粳交新亲和位点的筛选与遗传定位

摘要:亲和基因能够突破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结实率低的障碍,新的籼粳交雌不育基因鉴定与定位将有助于进一步解决亚种间杂交不育问题。将324份籼稻育种材料与典型粳稻日本晴杂交,从中筛选出1份材料9311K,与日本晴的杂交种F1的结实率为71.23%。经测序9311k的S5位点为籼型S5i。随后构建9311k/9311//日本晴三交群体对亲和基因进行定位,将该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RM18-RM1335区间内,为一个新的雌不育位点,命名为S36(t)。
46-48

苜蓿愈伤组织细胞学观察及芽分化的研究

摘要:以龙牧801苜蓿叶片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将其接种在诱导和胚性发生培养基上,采用形态学、涂片法和石蜡切片法对愈伤组织的形态和内部细胞结构进行观察。此外,研究了NAA和KT对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形态和细胞学特性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苜蓿愈伤组织芽分化最佳激素配比为0.5 mg/L NAA+1.5 mg/L KT,研究结果将为苜蓿组培快繁奠定理论基础。
49-51

聚花过路黄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摘要:为建立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的组织快繁技术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组合6-BA、NAA对不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聚花过路黄的最适外植体、培养基。结果表明,聚花过路黄最佳的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0.1 mg/L,最佳外植体为顶芽,其次为带芽茎段。聚花过路黄在MS+6-BA 1.0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增殖倍数最高,增殖倍数达12.76,生长速度较快。聚花过路黄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
51-53

杂交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成苗技术

摘要:以杂交兰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状茎为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根状茎增殖、分化成苗以及幼苗生根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培养基较适合根状茎的增殖分化;较适宜的杂交兰增殖和分化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KT 0.5 mg/L+NAA 0.05 mg/L;杂交兰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闭瓶3 d后,再开盖炼苗3 d后可移栽,移栽基质为苔藓,25 d后成活率达95.6%。
54-56

水晶布兰卡百合花器官的组织培养

摘要:以水晶布兰卡百合的花器官子房、花瓣、花丝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水晶布兰卡百合不同花器官对小鳞茎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及小鳞茎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5 mg/L较适合于初代培养,此时子房小鳞茎的诱导率达58.3%;MS+6-BA 2.0 mg/L+NAA 0.1 mg/L适合于不同花器官愈伤组织的分化;MS+6-BA 1.0 mg/L+NAA 0.1 mg/L有利于小鳞茎的增殖。
56-58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

生物炭对粳稻垦鉴稻5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明确不同生物炭量对粳稻垦鉴稻5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着粒密度、不同粒位的二次枝梗数、实粒数、实粒质量、每平方米穗数、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施入生物炭1 100 kg/667 m2时的着粒密度、实粒质量、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一次枝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穗长〉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结实率,以施入生物炭1 100 kg/667 m2的综合表现最好,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59-62

江苏淮北地区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下光合物质生产的研究

摘要:以江苏省苏北、苏中地区主推的4个中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直播、机插、手栽共12个处理,于2012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试验基地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特征。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群体干物质质量在拔节前无明显差异,拔节后基本为手栽最大,机插次之,直播最小,并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单茎干物质质量在整个生育期都是手栽最大,直播最小。在光合生产上,拔节前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叶面积指数相当,光合势表现为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依次提高;拔节至抽穗期,光合势也是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差异较小;抽穗期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有效叶面积率间没有明显差异,而高效叶面积率表现为手栽极显著高于机插,机插极显著高于直播;抽穗以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表现为手栽最大,直播最小;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