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
  •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302
  • 国内刊号:32-1214/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0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32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设施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设施农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科学规划、技术指导、配套产业、人力资源、物流理念、销售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不少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目标存在偏差、专业技术指导缺乏、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困难、政府对配套产业的鼓励政策有限、依托设施农业生产方式的销售模式创新不足等;因此,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遵循农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创新经营和销售模式,发展配套产业,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
1-3

DNA指纹在水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与展望

摘要:DNA指纹检测技术应用于植物新品种鉴定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水稻上与其相关的技术标准仍待完善。本文对DNA指纹检测中主要涉及的分子标记及特点进行归纳,并综述了DNA指纹在我国水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国家和地方两级DNA指纹标准的必要性和策略,认为可将利用高密度SNP标记构建的品种SNP指纹制定为国家标准,而基于核心SSR标记构建的品种SSR指纹可制定为地方标准。讨论了两级DNA指纹标准在品种培育、审定管理、市场监管及品种权保护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以及仍需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建立规范化的“水稻品种鉴定DNA指纹”检测方法提供帮助。
4-8

水土保持技术的适宜性评价

摘要: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评价是对水土保持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也是制定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依据。在理清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发现,除了针对特定技术的土壤适宜性以及单个因素的适宜性分析外,主要还是从技术的采用、世界水土保持方法与技术纵览项目、保存率、效益评价和优化配置5个方面间接探讨技术的适宜性问题。关于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评价,从理论体系到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空间评价、空间优化配置都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初步提出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指标评价标准与权重的确定方法和评价模型,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8-12

水中有机氯农药检测方法概述

摘要:综述了水中有机氯农药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2种检测方法,并对水中有机氯农药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13-17

C4二羧酸全生物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富马酸、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是3种典型的C4二羧酸,目前工业化生产富马酸多采用化学合成法,以石油基富马酸为平台化合物,进一步衍生出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依托于石油基工业生产C4二羧酸的工艺不仅带来较多负面问题,同时也限制了3种C4二羧酸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C4二羧酸全生物合成技术成为历史必然。本文对生物合成富马酸、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3种C4二羧酸的全生物合成技术的可行性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17-20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太湖地区与皖南地区中华蜜蜂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利用筛选后的12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研究太湖地区与皖南山区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间的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其遗传分化。研究检测判定了60个中蜂个体的基因型,计算2个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Pi)、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并分析中蜂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采取配对试验均数差异t检验比较太湖中蜂与皖南中蜂群体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太湖地区与皖南山区2个中蜂群体间的Pi、He、PIC、Fis差异均不显著(Pi=0.356〉0.05,PHe=0.391〉0.05,PPIC=0.260〉0.05,PFis=0.428〉0.05)。可见,太湖地区与皖南地区两地中蜂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遗传分化程度不大。本研究结果对江苏与安徽两地中华蜜蜂品种的选育和保护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25

有限稀释PCR法筛选噬菌体cDNA文库目标克隆

摘要:通过已知基因EST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过2轮有限稀释法稀释c DNA文库;利用特异性引物作为探针,从c DNA文库中筛选出目的克隆,最终获得目的基因的全长序列。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以PCR为基础,利用有限稀释法快速、有效筛选噬菌体c DNA文库、分离全长目的基因的技术体系。
26-29

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外源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

摘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9034×NK603的3个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中Cry1A.105、Cry2Ab2、CP4-EPSPS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取苗期和心叶期叶片、吐丝期花粉和花丝、灌浆期籽粒、雌穗顶端和茎髓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个转基因品种中,外源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显示较高的一致性,均在叶片组织表达最高。转化体同一组织中表达外源蛋白在品种间变异不明显,组织间差异大于品种差异。
29-33

桑树MaSAUR2基因的克隆、序列特征及时间特异性表达

摘要:SAUR是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能够被生长素快速诱导表达,本研究从桑树绿枝扦插的插穗基部皮层中克隆得到1个桑树SAUR家族基因,命名为Ma SAUR2(Gen Bank登录号:KC852881)。该基因序列全长1 186 bp,ORF全长549 bp,编码182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0 700,无信号肽与跨膜区域,在第82 aa至138 aa之间有1个保守的SAUR-specific结构域。桑树绿枝插穗基部经吲哚-3-乙酸(IAA)诱导处理,插穗基部皮层Ma SAUR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5 min内显著上升;在绿枝扦插生根过程中,不定根长出皮层时Ma SAUR2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推测Ma SAUR2参与了桑树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形成。
34-38

大量元素的浓度改变对彩色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摘要:以彩色肉质马铃薯03-1品种为试材,在原有的试管薯诱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MS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各成分浓度改变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探讨试管诱导结薯的高效繁殖技术,以期为工厂化生产彩色马铃薯试管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为增加试管薯产量,在试验模式中,可在原标准MS诱导结薯培养基基础上对大量元素成分进行修正,增加硝酸铵2 475 mg/L(A2水平)、硝酸钾2 850 mg/L(B2水平)浓度,保持硫酸镁(370 mg/L,C1水平)、磷酸二氢钾(170 mg/L,D1水平)浓度。
38-40

正交设计优化芒果SRAP-PCR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

摘要:以芒果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对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2×Taq PCR Master Mix含量进行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PCR(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30 ng模板DNA、0.3μmol/L引物、10μL 2×Taq PCR Master Mix,总体积为25μL。运用该体系对10份芒果种质材料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10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36对引物组合。
41-43

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

摘要:为研究和利用云南省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对从文山地区豆科植物根瘤分离获得的13株根瘤菌株进行16S r DNA全序列分析,并与相关参比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建立13株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发育树状图,初步确定13株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分类地位,为以后石漠化生态修复中种植豆科植物接种适宜的根瘤菌提供种质资源。
44-46

中药材景天三七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以景天三七药材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良CTAB法、SDS法、高盐低p H法对其DNA进行提取并检测,旨在建立一种适合中药材景天三七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为290μg/m L,电泳条带最亮,无拖尾现象,在浓度和纯度方面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并可用于ISSR-PCR扩增,改良CTAB法是中药材景天三七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47-49

内蒙古4种白粉菌的ITS序列分析

摘要: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内蒙古地区4种白粉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其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连接载体测序,并基于ITS序列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4种白粉菌形成3个进化距离较远的分支;寄生在豌豆和田旋花上的豌豆白粉菌和旋花白粉菌的ITS序列紧密聚在1支,其亲缘关系较近,同属白粉菌属;寄生在紫花苜蓿上的托罗斯内丝白粉菌和寄生在山桃上的三指单囊白粉菌各自成1支,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ITS序列可用于内蒙古地区白粉菌分类鉴定研究。
50-52

广藿香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与优化

摘要:分别采用Trizol法、改良Trizol法、CTAB法、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等5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茎、根及愈伤组织的总R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检测其提取效果。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广藿香叶片总RNA的提取,改良CTAB法适用于广藿香茎和愈伤组织总RNA的提取,而广藿香根总RNA的提取宜用改良Trizol法。RT-PCR检测结果表明,广藿香各组织的总RNA可直接用于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53-55

枯草杆菌启动子P43及Pamy的转录活性

摘要:利用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分析了枯草杆菌启动子P43及Pamy的转录活性。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条件下,启动子P43在对数前期开始表现转录活性,随菌量增大活性迅速提高,稳定期逐步平稳;在富营养培养基条件下,启动子P43转录活性在对数前期与基本培养基条件下相似,在对数期转录活性增加速率则高于基本培养基条件下的增加速率;启动子P43转录活性在E.coli和B.subtilis体内基本一致。启动子Pamy在淀粉诱导下转录活性较高,在添加葡萄糖以及无诱导条件下酶活较低。
56-58

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瞬时表达的植物亚细胞定位方法

摘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各种蛋白质都按照其功能有序地分布在细胞的每个分区中。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是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植物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方法中应用较普遍的是借助于报告基因表达产物来实现目标蛋白定位的融合报告基因定位法,其中绿色荧光蛋白应用最为广泛。综述了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瞬时表达的植物亚细胞定位方法,包括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烟草叶片瞬时表达、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等,同时对上述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58-61

盐胁迫对半夏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摘要: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Na Cl提供盐环境,分别用盐浓度0、0.2%、0.4%、0.6%、0.8%、1.0%处理3种半夏,处理后60 d测定各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升高,3种半夏组培苗生长情况总体表现为速度缓慢、增殖系数下降、生物量减少;细胞内有机渗透物质总体表现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升高;总生物碱表现为先下降再升高;SOD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确定Na Cl浓度为0.8%为半夏组培苗盐胁迫的临界浓度;低盐浓度(0.2%)不影响半夏组培苗生长,半夏属于轻度耐盐植物;半夏耐盐性筛选的直接指标为生长状态、增殖系数、生物量、干物率,间接指标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歧化酶活性;高盐浓度(0.8%、1.0%)胁迫下,生物碱可作为半夏的耐盐性筛选指标;耐盐性大小顺序为柳叶型半夏〉多倍体桃叶型半夏〉野生桃叶型半夏。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