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
  •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302
  • 国内刊号:32-1214/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0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32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植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当植物遭受病害胁迫时,会造成气孔异质性开闭,水分调节失衡,叶表温度异常改变。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将目标物体的红外热辐射转化成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可视图像技术,叶温变化是其监测诊断植物病害的观测指标。本文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植物病害检测上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植物病害检测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的研究。
1-4

脱绒棉种精选技术现状

摘要:结合新疆地区棉花精量播种技术的发展要求,阐述脱绒棉种处理在棉花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对脱绒棉种激化处理、静电选、色选及机器视觉等方法进行总结,阐述其分选机理和研究现状,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结合国内外种子精选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新疆地区脱绒棉种精选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脱绒棉种精选研究提供参考。
5-7

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

摘要:文化建设是促进农业科研院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依据文化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原理,针对江苏省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遵循的原则,明确其重点及目标,探索适合农业科研院所特点的文化建设新模式、新举措。
8-11

植物病原真菌中MAPK级联通路研究进展

摘要:尽管真菌和动植物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是它们具有很多类似的信号通路,调节各白细胞活动。在这些进化保守的信号通路中,MAPK信号通路通过蛋白磷酸化方式调控,是十分重要的信号通路。目前对很多植物病原真菌的MAPK级联激酶研究表明,MAPK级联通路涉及该类真菌的有性生殖、菌丝侵染、细胞壁完整、环境胁迫、致病毒力等方面。MAPK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信号网路,植物病原真菌通过某些重要基因实现不同MAPK通路之间的对话,以应答寄主对自身做出的防御反应。介绍了植物病原真菌的3条MAPK级联通路和它们之间存在的cross-talk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MAPK信号通路在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和寄主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11-15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水稻种子酵母双杂交体系的构建及种子特异表达蛋白ONAC023互作蛋白的鉴定

摘要:酵母双杂交是常用的蛋白-蛋白检测技术。以水稻受精5 d的幼嫩种子为材料,构建了适用于水稻种子发育相关蛋白的互作蛋白酵母双杂交筛选平台,cDNA文库容量达到1.1×106,平均插入大小约为750 bp,开发了改良的酵母菌落PCR方法,用于文库插入片段的扩增,大大提高了筛选效率。NAC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发育、抗逆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RT-PCR结果显示,NAC家族成员ONAC023在种子中特异表达,可能调控种子早期发育。以ONAC023为诱饵,成功地筛选到21个互作蛋白候选基因,其中包含1个DNA linding protein,推测其可能是ONAC023蛋白复合物的成员。
16-20

外源H_2O_2影响山黧豆初生根蛋白表达研究

摘要:以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幼苗为试验材料,施加H2O2处理山黧豆初生根,然后检测初生根中H2O2含量变化,并采用双向电泳与质谱鉴定技术,对初生根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施加H2O2处理引起了内源H2O2水平的产生与积累;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共获得了850~900个蛋白质点,并检测到70个蛋白质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表达,其中43个蛋白发生上调,21个蛋白发生下调,新出现6个蛋白。对15个蛋白点MALDI-TOF-MS/MS质谱鉴定结果表明,呼吸代谢、蛋白折叠、信号转导及细胞防御等方面的蛋白参与了山黧豆初生根对H2O2的应答反应。这些蛋白的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根对氧化胁迫的应答及H2O2作用机制。
20-25

绵阳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毒株ORF5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

摘要:采用RT-PCR方法对四川绵阳地区采集的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病料进行克隆,并对ORF5基因进行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Nsp2基因扩增结果表明,获得的15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毒株均为Nsp2基因存在缺失的变异株。ORF5基因测序结果表明,15株ORF5基因均由603 bp编码、200个氨基酸组成,各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6%~100.0%,与GenBank中13株参考毒株的序列同源性在57.2%~99.0%之间,与HUN4、JXA1、TJM、GXHZ12等HP-PRRSV代表株ORF5的相似性高达90%~99%。推导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各毒株的ORF5氨基酸序列因各场的不同而差异显著,存在一些突变位点,同时同一场内的不同毒株间的差异也较大,多数毒株在信号肽、跨膜功能区都存在突变位点,各毒株的潜在糖基化位点也存在差异;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15株ORF5序列均属于北美株,大部分毒株序列与2006年暴发的JXA1高度同源。总体上,各毒株之间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性。
26-29

黑羽番鸭GH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屠宰性能的相关性

摘要:以黑羽番鸭为素材,利用PCR-SSCP技术寻找该群体G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SNPs与体质量、屠宰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1内含子上发现了A1251C、A1322G、T1378C、G1440A共4个SNP,形成了AA、AB、BB 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02 7,多态信息含量为0.373 6。在番鸭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BB型公鸭体质量在不同周龄时处于最高值;在13周龄屠宰时,BB型公鸭的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P〈0.05);在内脏组织中,BB型腹脂质量、心质量显著高于AB型(P〈0.05);AA型、AB型、BB型3种基因型间屠宰指标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0.05)。母鸭所有指标在3种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关联分析表明B基因可能是公鸭早期增重的有利基因,在母鸭上还需进一步验证。
30-3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毒株COE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摘要:应用RT-PCR方法从PEDV流行毒株中扩增COE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pET-32a-COE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获得了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35.5 ku;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所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抗PEDV小鼠血清反应。应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加入弗氏佐剂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并采集血清,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1∶3 200以上,说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34-36

牦牛SLC25A6基因的CDS序列及其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通过RT-PCR技术克隆牦牛SLC25A6基因的cDNA序列,并利用DNAMAN、MAGA 6、SWISS-MODEL、ExPASy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牦牛SLC25A6基因的编码区长897 bp,编码298个氨基酸;与普通牛、绵羊和人的相应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33%、98.22%、91.86%;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32.821 ku,含多个修饰位点。
36-39

集胞藻PCC6803染色体上relNEs(ssr1114/slr0664)TA系统的反馈调控作用

摘要:细菌染色体上的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通过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毒素活性,从而控制细胞的生长速度和死亡,使细菌适应各种环境胁迫。为了证明集胞藻PCC 6803染色体上relNEs TA系统的转录调控,构建了以无启动子的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并测定含转录融合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抗毒素RelN能显著抑制relNE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而毒素RelEs能部分减弱这种抑制作用,提示relNEs系统的编码产物对该操纵子具有反馈调控作用。
40-42

虾夷马粪海胆不同肠道中菌群组成及其PCR-DGGE图谱分析

摘要:利用细菌16S rDNA 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对虾夷马粪海胆不同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胆小肠与大肠样品分别得到14条与13条条带,其中,共有条带为10条,优势条带分别为7条与5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4条与3条;经后续条带比较分析和DGGE图谱割胶测序后发现,小肠与大肠样品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外界海水环境,其菌群构成存在差异与虾夷马粪海胆消化巨藻存在不同有关。
43-45

农杆菌渗透法转化烟草条件的优化

摘要:植物瞬时表达系统常用于研究基因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和蛋白间的互作,将GFP-GUS融合蛋白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EHA105,获得工程菌,制备不同浓度的农杆菌浸染液,用注射法对烟草叶片进行转化,荧光显微镜检测烟草叶片原生质体和下表皮中GFP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浸染注射液的D600 nm在0.3~0.7之间均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注射后第4天至第6天为较佳观察时间。
45-47

重金属铬、银对短葶飞蓬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摘要:以无菌短葶飞蓬试管苗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gNO3和K2Cr2O7,研究Ag+和Cr6+对短葶飞蓬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加入AgNO3和K2Cr2O7均能降低污染率;低浓度的AgNO3、K2Cr2O7对短葶飞蓬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较小,高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8-50

抗盐玫瑰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摘要:以抗盐玫瑰当年生去叶的幼嫩单芽茎段为试验材料,建立体外无性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适宜玫瑰离体腋芽发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 6-BA和MS+1.5 mg/L 6-BA;适宜丛生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5 mg/L 6-BA+0.3 mg/L IBA和3/4MS+0.3 mg/L IBA;适宜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0.3 mg/L NAA,其生根率可达95%。生根苗木移栽成活率可达87%以上。该体系可以用于抗盐玫瑰的快速大量繁殖。
50-53

非洲菊组培苗生根方法的改良与效果评价

摘要:以非洲菊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丛接生根法进行生根改良,同时对改良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生根苗质量、移栽后生长情况、生根成本等。结果表明,非洲菊采用5株/丛,每瓶接种10丛的生根方式最好,生根率达100%,炼苗成活率高达96.4%,移栽后小苗生长旺盛,而采用该方法可以使生根时的工作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25%,生根阶段的成本可以节约40%,为非洲菊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54-56

藤本月季紫皇后组织培养技术

摘要:对藤本月季品种紫皇后进行了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 2.0 mg/L+IBA 0.2 mg/L,芽的分化率为92%,增殖倍数为12,组培幼苗生长健壮、叶色嫩绿、生长较旺、致密。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01 mg/L,组培幼苗生根数量多且长。
56-58

猪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猪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猪流感病毒也可感染人类,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猪流感病毒的分子检测技术及我国猪流感的流行现状进行了综述。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