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
  •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302
  • 国内刊号:32-1214/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0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32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多效霉素研究进展

摘要:多效霉素是一种抗真菌核苷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合成,并且对农作物、鱼和哺乳动物安全。目前生产的多效霉素大部分都是可可链霉菌阿苏变种发酵产生的。就多效霉素的作用机理、生物合成、化学合成和应用及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1-4

贵州黑山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摘要:贵州黑山羊是贵州第二大山羊品种,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黑山羊与贵州地方山羊品种进化树,结果发现了部分与黑山羊繁殖和生长的相关功能基因,如FSHR、LH8、GDF9、MSTN、POU1F1、GF11B等。针对贵州黑山羊与其他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关系,对FSHR、LHβ、GDF9、MSTN、POU1F1、GF11B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论述,并对其品种资源的分子特性可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5-8

发展茶食品加工,拓展江苏茶产业发展空间

摘要:江苏是国内食品加工业和现代茶叶加工技术的强省之一,发展茶食品加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没有开发出自主品牌的茶食品产品,在茶食品加工上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探讨江苏茶食品产品开发路径,对拓展江苏茶产业发展和江苏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8-10

RpoN和RpoS参与细菌鞭毛合成与趋化调控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自然界中,细菌需要靠趋化运动来趋利避害以获得有利的生存环境。鞭毛作为细菌的运动器官,是趋化的前提与基础,鞭毛的合成组装是一个高度有序、耗能的等级调控过程,每一等级的基因表达都需要多个调控因子参与。RpoN对鞭毛合成基因的表达为正调控,鞭毛调节子FleQ作为RpoN的激活增强子,与RpoN协同调控了鞭毛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相反,RpoS负调控包括鞭毛调控σ因子FliA在内的鞭毛合成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且rpoS基因的缺失导致鞭毛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RpoS能够负调控诸多鞭毛基因的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鞭毛主调节子FleQ或鞭毛调控σ因子FliA来实现的;亦可能是由于Rpos和其他的σ因子竞争有限的核心聚合酶造成的。本文综述了细菌的鞭毛合成与趋化中不同σ因子之间存在复杂的交叉调控。
11-16

基于遗传算法的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遗传算法(GA)最优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述了遗传算法的具体构造步骤,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用于农产品质量评判的模型建立与实现,并对遗传算法在苹果、番茄、梨子、鱼、牛奶等农产品的外部感官品质、内部物理品质评判及农产品产地溯源鉴别中的具体应用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结合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数据处理方法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中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7-20

光合作用C4途径的进化

摘要: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研究光合作用碳同化途径多样性及其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光合生物中至少存在3种碳固定途径,介绍了C4途径的起源路线、起源时间、环境因素,重点介绍了C4途径的几个进化阶段。
20-2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通过使用27对EST—SSR引物对100份野生茶树资源和22份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27对引物共检测到多态性带88条,有效等位基因变异所占比重为69.01%。;基因型183个,基因型变幅在4~11之间,平均6.78个;Shannon指数在0.32—1.35之间,平均0.88;期望杂合度(0.52)与观测杂合度(0.52)一致;多态杂合率平均为0.48,接近0.50;Nei氏指数平均为0.51,高于0.50;多态信息量PIC值平均为0.52,高于0.50,说明云南野生茶树的遗传多样性丰富。122份材料聚类为14个组。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我国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为今后种质资源的保存、开发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2-27

O型口蹄疫病毒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摘要:为明了O型口蹄疫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异与结构、功能的关系,以及系统发生关系,利用DNAStar程序进行了0型口蹄疫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析、多重排比。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毒株(O/CHA/99)基因组ORF大小为6999nt,编码2332个氨基酸(aa)的多聚蛋白;口蹄疫病毒RNA的保守性、变异性及其遗传变异,对理解0型口蹄疫病毒的感染、宿主范围和传播有重要作用。
28-32

狂犬病病毒N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以提取的狂犬病病毒总RNA为模板,以N1和N2为引物,反转录为cDNA,然后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克隆至质粒pMDl8-T中,获得重组质粒pMD18一T—N,采用HindHI和BamHI双酶切法及PCR确认正确后,利用pMDl8一T—N重组质粒为模板,以N3和N4为引物,成功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1121-N。
32-33

梨S22-RNase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以砂梨品种“宝珠”雌蕊为材料提取RNA,通过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1个840bp梨S基因的cDNA目的片段,经克隆后测序,证实该片段是梨S22-RNase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编码框由681个碱基组成,共编码227个氨基酸,与已克隆的梨S—RNase基因的cDNA序列的相似性为60%.90%。
34-37

油茶内生真菌DNA提取及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

摘要: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油茶内生真菌基因组DNA,并以油茶内生真菌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影响SRAP反心条件的剐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30μL反应体系中,5种成分的适宜量分别是Mg2+ 1.8mmol/L、dNTPs145μmol/L、引物0.22μmol/L、模板DNA65ng、酗DNA聚合酶2.0U。建立的SRAP—PCR反应体系为SRAP分子标址仡油茶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37-40

一种简便高效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摘要: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和保存条件研究进行总结,在结合多年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把实际操作中需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可以为进行基因克隆的科研人员提供帮助。
41-42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及试管开花研究

摘要:以铁皮石斛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的诱导及增殖,并使获得的无菌苗在试管中开花。结果显示:外植体灭菌8min或6min污染率相当,污染率可控制在50%以下;茎段外植体接种于Ms+6-BA2.0mg/L+NAA0.5mg/L培养基上,腋芽诱导率可达95%以上,接种于不同的开花诱导培养基上,铁皮石斛无菌苗均可在试管内开花,开花率在17.18%~35.37%。
42-44

真菌诱导子对春兰根状茎增殖分化的影响

摘要:以春兰茎尖诱导出来的根状茎为材料,探讨分离自野生国兰根部的菌根真菌所制成的液体真菌诱导子对春兰根状茎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真菌诱导子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春兰根状茎的增殖,其中分离自野生春兰根部的真菌所制成的诱导子对根状茎芽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真菌诱导子的添加剂对春兰根状茎的增殖分化有显著影响。
45-47

活性炭对小麦试管苗继代培养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活性炭对小麦试管苗继代培养的影响,以矮抗58、郑农16和豫麦49幼胚再生无根苗为材料,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活性炭的继代培养基上,观察试管苗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1—5g/L的活性炭,能促进小麦试管苗的增殖,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其中,活性炭浓度为3∥L时效果最佳。
47-48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育种栽培与生理生化

锌调节镉胁迫水稻幼苗根系生长的生理机制

摘要:以水稻(OryzasativaL.)品种中花11号为材料,分析了0.08mmol/LCd(N03)2、0.4mmol/LZn(N03)2和0.4mmo]/LZn(NO3):+0.08mmo//LCd(NO3):处理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CAT活性、SOD活性、活性氧产生、细胞死亡及生长素积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促进了总根数的增加;3种处理总根长度也增加,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zn+cd处理的CAT活性、SOD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H202和0f·的产生和细胞死亡明显少于单一cd处理。zn和cd互作使生长素的积累和分布与单一cd或zn不同,由此可见,zn对cd胁迫水稻根系生长的调节与其减少ROS产生并诱导生长素积累和分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49-52

茶多酚与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脲酶抑制剂茶多酚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以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茶多酚与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茶多酚加入含尿素的土壤后可抑制尿素迅速水解的速度。相同茶多酚3750g/hm。与不同量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不同,与不施茶多酚、施氮量300.0ks/hm。的常规处理相比,施用茶多酚3750g/hm。后减施尿素氮37.5%、25%仍可提高水稻产量7.46%、7.73%,茶多酚施用3750g/hm。配合施氮225k∥hm。产量最高。茶多酚不同施用量与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不大,但茶多酚延迟于尿素2d施用能促进穗数、千粒重、成穗率的提高。脲酶抑制剂茶多酚具有提高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节省化肥的作用,并与尿素施用量有关,低施氮量的效果优于高施氮量。
52-54

小麦秸秆还田对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扬辐粳8号为材料,研究秸秆还田对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量0~9000kg/hm。范围内,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峰值黏度和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下降,糊化温度和消减值变化不大。随埋草深度增加,峰值黏度、消减值和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减少,秸秆埋深5、10cm时稻米的蒸煮品质达到最好。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施氮比例的前增中减,稻米胶稠度、峰值黏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适当减少中后期施氮比例可改善稻米蒸煮品质并提高淀粉黏性。秸秆还田不同施氮水平下,随施氮量增加,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下降,糊化温度变化不大。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