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
  •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302
  • 国内刊号:32-1214/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0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32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眼睛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属于含氧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蔬菜、蛋黄等物质中,在人体的很多组织中也广泛分布,是视网膜和晶状体中色素的主要成分。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表明,膳食、血液或视网膜中高含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及白内障的患病风险。本文综述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预防和治疗AMD及白内障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1-4

关于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思考

摘要: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可以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形成农业关键技术协同攻关、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的协同创新机制,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其他领域“联盟”的内涵形成及构建为参考,结合农业科技创新自身的特点,首先提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内涵与特征,并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现状,深入分析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再从加强政府主导、创新农业科研组织机制、加强相关法制法规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农业科技联盟组建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5-7

小麦肽研究进展

摘要:小麦肽是一种来源于小麦蛋白的植物性生物活性肽,其生理活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就小麦肽的发现、制备、鉴定及其生理学功能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肽研究的进展。
7-9

植物光系统Ⅱ的磷酸化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主要是由PsⅡ核心复合体(PSⅡ Core comlplexes,PSⅡCC)和捕光天线复合物Ⅱ(light harvestingcomplex,LHCⅡ)组成。PsⅡ—LHCⅡ超分子复合物是构成PsⅡ颗粒的基本单元。PsⅡ的磷酸化作用在光合作用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PsII—LHC1I、PSIICC、LHCⅡ的磷酸化作用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10-1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壳聚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由GenBank上的壳聚糖酶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从笔者所在实验室已筛选的1株具有降解壳聚糖功能的芽孢杆菌中克隆得到壳聚糖酶基因片段,将该片段与pMD20-T载体连接后转化至大肠杆菌DH5a中,测序并与NCBI上已的芽孢杆菌属壳聚糖酶编码区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与来自糖苷水解酶46家族中的BacilluscirculansMH—K1和BacillusehimensisEAGl的壳聚糖酶编码区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1.75%和75.93%;与糖苷水解酶8家族中的Bacillussp.No.7-M的壳聚糖酶编码区序列同源性为87.73%。初步推断该片段为类似壳聚糖酶基因片段。
12-14

鸡大肠埃希菌S1菌株iss基因的序列

摘要:采用1日龄雏鸡对1株鸡源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并检测iss基因。结果表明:鸡E.coliS1对1日龄雏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ss基因在s1菌株中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禽大肠埃希菌/s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与人源大肠埃希菌泌基因同源性为90.9%。
15-16

microR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通过下调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对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准确而灵敏地检测组织或细胞中miRNA的表达水平,可为研究其功能鉴定和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iR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7-19

小麦条锈病不同抗性材料中Yr10基因第1外显子功能标记的初步研究

摘要: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10是目前尚未被大面积应用的优良抗性基因,为了探索Yr10抗性基因新的筛选方法及其有效的利用方式,以具有不同抗性的2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PCR扩增技术对Yr10基因的第1外显子进行了功能标记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用的小麦材料中可能不含Yr10基因,其抗性可能由其他抗性基因决定;所用的部分小麦抗性材料可能是含有抗性基因或者抗性相关基因较多的抗性良好的材料,在条锈病的抗病育种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利用抗性基因较少的抗性材料时应该注意选择不同抗性来源的材料进行组配组合,从而提高育成品种的抗性持久性。
20-22

非淹涝与淹涝环境对水稻和陆稻幼根乙醇脱氢酶3表达的影响

摘要:研究淹涝与非淹涝处理对水稻和陆稻幼根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3,ADH3)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非淹涝组ADH3表达变化不显著,淹涝组ADH3表达在48h后急剧升高;而陆稻不论是非淹涝组还是淹涝组,12、24、48、96hADH3表达变化不显著。水稻幼根ADH3的表达对水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高于陆稻,水稻与陆稻对水/旱逆境的适应性机制存在差异。
22-23

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摘要:以红掌叶片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0.1%的HgCl2对叶片进行消毒,浸泡6—8min消毒效果较好;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1.0mg/L+2,4-D0.1mg/L和3%蔗糖,放在1000lx左右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可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诱导率可达76.8%,且愈伤组织生长良好。
24-26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RT—PCR检测

摘要:以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检测试剂盒提取的2种不同材料的tnRNA为模板,进行cDNA合成及PCR扩增,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得到一段长360bp的特异PCR扩增产物,而健康的试管苗中则无此扩增产物。以感染PSTVd的马铃薯试管苗、块茎和健康的马铃薯试管苗、块茎为材料,用韩国INTRON生物化学制药公司生产的PSTVd检测试剂盒提取试管苗、块茎这2种不同材料中的mRNA。结果表明,试剂法可对马铃薯不同材料进行PSTVd检测,60min内即可分离出mRNA,整个诊断时问为4h,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因此可以作为马铃薯种薯生产早期PSTVd诊断及品种引进的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
26-27

洋桔梗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

摘要:以洋桔梗48个品种为材料,探讨低温预处理、基因型、培养基等因素对洋桔梗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能明显提高洋桔梗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在4℃条件下最佳处理时间是48h;洋桔梗花药培养胚状体的诱导率与供体植株的基因型有很大的关系,供体基因型不同,胚状体诱导率差异较大;诱导洋桔梗花药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2.0mg/L+KT1.0mg/L+NAA0.2mg/L+6-BA1.0mS/L;不同分化培养基对洋桔梗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效果不同,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4-D1.50mg/L+KT1.0mg/L+6-BA1.0mg/L+NAA0.2mg/L,分化率达15.6%。
28-31

温度预处理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摘要:以青海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青薯2号、高原4号、下寨65为材料,探讨低温和高温热激对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低温预处理48h下寨65诱导率最高,35℃热激处理48h下青薯2号和高-原4号诱导率较高,低温预处理48h和热激处理48h相配合下的马铃薯愈伤诱导率高于单独低温和高温热激处理。
32-33

洋葱组培外植体消毒灭菌技术

摘要:为了获得洋葱组培无菌外植体,试验采用75%乙醇与0.1%HgCl2不同时间组合对洋葱鳞茎盘及茎尖进行灭菌。鳞茎盘用75%乙醇处理50S和0.1%Hgcl2处理7min,可控制污染率至2%,可使转绿率达85%;茎尖用75%乙醇处理50s和0.1%HgCl2处理5rain,可控制污染率至7%,可使转绿率达86%。
34-35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育种栽培与生理生化

SRESA1B情景下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单双季稻生产的影响

摘要:以长江中下游稻区单双季稻为研究对象,采用ORYZA2000水稻作物模型评估IPCCSRES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021-2050年单双季稻生育期、产量及需水量相对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变化。根据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对研究区域所处的5个水稻生态亚区分别进行水稻遗传参数的调试和确定,并以HWSD土壤数据库作为ORYZA2000模型土壤参数的来源,构建区域影响评估方案。结果显示:与基准时段相比,增温效应使2021-2050年单双季稻生育期缩短2~7d,其中早稻生育期对增温更为敏感,但在增温效应下单季稻产量下降幅度最高,平均达21%。增温效应增加了稻田蒸散,使单季稻和双季晚稻需水量在2021-2050年分别增加1.4%和0.9%。CO2肥效作用对单双季稻产量有显著贡献,但对单季稻产量的贡献仍不足以抵消增温的负面影响。双季稻早稻需水量在CO2肥效作用下仍呈现减少趋势,与早稻生长期太阳总辐射减少、相对湿度增加及生育期缩短有密切联系。另外,A1B情景下的气候变暖将改善稻区北部及西部山区热量条件,使其成为潜在的双季稻区,为提高稻区水稻总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36-41

水稻剑叶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的蓝绿温和胶电泳分析

摘要:以水稻两优培九剑叶为材料,通过蓝绿温和胶电泳对其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进行分析。亚细胞组分是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点,而高度疏水且结构复杂的膜蛋白复合物在传统二维电泳中难以得到很好分离,故采用纯化完整叶绿体,温和去污剂增溶膜蛋白,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方法,直观地分离并展示了两优培九水稻剑叶类囊体9条蛋白质复合物条带,并显示出丰度与组成的差异。以蓝绿温和胶为一向,含尿素的变性电泳为二向的二维电泳将两优培九水稻剑叶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分离为亚基,得到51个蛋白质点,为对水稻光合机构响应逆境等变化的蛋白组学研究提供方法。
42-45

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获得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一等奖

摘要:2013年8月19—2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第十一届粳稻发展论坛暨2013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会”上传出喜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获得一等奖。
45-45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摘要:施用氮肥能够增加水稻株高,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为水稻高产、物质积累与转移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储备;但过量施用氮肥则会增加无效分蘖、降低千粒重、影响氮素吸收,进而导致产量下降。研究表明,施氮375kg/hm2的水稻产量最高,达10072.2kg/hm2,产量结构相对合理,当季氮肥利用率为35.41%。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