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
  •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302
  • 国内刊号:32-1214/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0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32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江苏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摘要:重点介绍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管理模式。介绍了重大科技项目征集和遴选所遵循的程序以及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绩效评估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管理的几点启示。
1-5

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对项目区农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林农对碳汇林的了解和碳汇林被利用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形式,从项目区抽取有代表性的150位林农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因素阻碍了广东森林碳汇项目的开展。自然因素主要有台风、暴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林农参与意愿不强、林农对森林碳汇认识度低、造林资金来源单一且不足、造林模式单一等。为了更好地开展森林碳汇项目,广东可以采用加强对森林碳汇的宣传、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举办森林碳汇培训班、造林模式多样化等措施。
6-7

中国农村沼气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农村沼气是中国农村能源建设和农村环境改善的重要措施。从户用沼气发酵原料、发酵工艺、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沼气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农村沼气未来发展的趋势。
8-10

基于边际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植物效益与潜力分析

摘要:分析了利用边际土地发展能源植物的潜力与效益,指出其存在边际土地分布零散、政府保障力度不够、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发展能源植物,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发展生物质能源,引入国际资本和技术,鼓励农民在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植物,建立能源植物收购机制等发展建议。
11-13

江苏省旅游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旅游农业园区是具有明确地域界限的,以开展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服务活动为目的,集农业、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本研究以江苏省旅游农业园区为对象,通过实例评述、比较分析,对当前旅游农业园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旅游农业园区项目的开发对策,为今后旅游农业园区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4-16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平果金花茶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摘要: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建立并优化平果金花茶ISSR—PCR反应体系和程序。平果金花茶ISSR—PCR适宜的反应体系:20O.L反应体系含模板DNA50ng、引物0.75p.mol/L、dNTP0.15mmol/L、Mg2+1·50mmol/L、TaqDNA聚合酶1.00u、10×buffer2.00μL。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2.2℃退火45s,72℃延伸1.5min,45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存。经过8份平果金花茶种质的检测,表明该体系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平果金花茶遗传多样性分析。
17-19

RNA干扰对家蚕细胞系中乙酰胆碱酯酶基因表达的抑制

摘要:为研究RNAi技术对家蚕细胞系BmN中2种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干扰,通过细胞转染不同干扰位点片段的方法筛选出干扰效果显著的siRN段。结果表明:Bm—acel—1526和Bm—ace2—1132分别使Bran细胞acel、ace2基因表达降低到对照的37.4%和33.4%,这2个位点分别对2种基因干扰显著。
20-22

薄荷MhL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柠檬烯合酶(1imonenesynthase,LS)催化合成薄荷挥发油主要单萜类化合物的共同合成前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柠檬烯合酶,首次从国产薄荷品种738中克隆到柠檬烯合酶基因MhLS的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797bp,编码599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70ku、理论等电点pI为5.3,亮氨酸(Leu)所占比例最高,而半胱氨酸(Cys)所占比例最低。MhLS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含有植物萜类合酶(Terpene—cyclase—plant~C1)保守区域,具有典型的类异戊二烯合成酶(Isoprenoid—Biosyn—C1)超家族结构域。本研究所获得的MhLS与薄荷属其他种所获得的MhL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
23-25

文昌鸡和隐性白羽肉鸡GnRHR基因及GHR基因多态性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GnRHR基因与GHR基因在文昌鸡和隐性白羽肉鸡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情况,运用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对GnRttR基因的537bp位点与GHR基因的571b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了该位点在群体中的基因型、基因频率和Hardy—Weinberg平衡情况以及与产蛋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GnRHR基因的537bp位点在文昌鸡与隐性白羽肉鸡群体中仅检测到CC一种基因型,文昌鸡与隐性白羽肉鸡GnRHR基因型的频率(CC)和基因频率(c)均为1;GHR基因的571bp位点在文昌鸡与隐性白羽肉鸡群体中仅检测到TT一种基因型,文昌鸡与隐性白羽肉鸡的GnRItR基因型频率(1Tr)和基因频率(T)均为1;且在这2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26-28

人CD9蛋白cDNA的克隆与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CD9蛋白广泛分布于血小板、前B细胞、单核细胞等造血细胞中,另外CD9还普遍在不同组织的干细胞表面表达,在卵母细胞中也有CD9表达,CD9被证明是精卵质膜相互作用中一种重要的蛋白。本试验通过RT—PCR技术对人CD9蛋白的cDNA进行了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并成功构建了该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为对CD9的进一步研究创造条件。
29-32

甘南州蕨麻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摘要:测定了甘南州27个蕨麻猪个体的mtDNAD—loop区序列,共检测到14个单倍型韵43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945、0.00717,表明蕨麻猪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合已报道的13个中国地方猪种mtDNAD—loop序列及15个国内外野猪mtDNAD—loop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蕨麻猪和贵州可乐猪、Moncai、贵州香猪及藏猪都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并且与东南沿海野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没有发现东亚与东南亚野猪对鞍麻猪的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32-34

ISSR分子标记鉴定香菇单孢杂交后代的研究

摘要:以香菇栽培品种大山18和云南野生菌株11—1作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初步获得84个杂交菌株。通过对亲本菌株ISSR引物进行筛选,得到1个条带图谱清晰稳定、含有2个亲本各自特异扩增条带的引物。用该引物对84个杂交菌株及其亲本进行ISSR扩增,结果表明:有45个杂交菌株扩增出2个亲本的特异条带,推断这45个杂交菌株应是真正的杂合子,表明ISSR标记可以作为香菇杂合子鉴定的一种手段。
35-37

2种植物材料彗星实验的对比

摘要:利用不同浓度的叠氮化钠对蚕豆根尖细胞和小麦叶片细胞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彗星试验测定蚕豆根尖细胞和小麦叶片细胞中的遗传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同阴性对照和蚕豆根尖相比,小麦叶片作为植物材料监测环境致突变物灵敏度最佳。
40-42

C4光合pepc基因转化水稻和小麦研究进展

摘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作为C4途径的关键酶,一直是水稻、小麦转基因研究的热点。综述了PEPC基因工程现状,着重介绍了转C4光合pepc基因水稻、小麦的光合生理特性及高光效育种最新进展;并指出转基因高光效育种的分子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有价值高光效种质有待进一步创制;将转基因高光效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开展水稻、小麦分子聚合育种,是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水稻、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42-44

脱毒马铃薯扩繁培养基的筛选

摘要:在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荷兰3号和紫色马铃薯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从及矮壮素,观察植入茎段的生长分化情况,并统计株高、增殖系数、总重量、茎重、根数、根长、是否结球及分化愈伤组织,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使用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马铃薯试管苗工厂化繁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100mg/L矮壮素+3%蔗糖+8g/L卡拉胶。
45-46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育种栽培与生理生化

网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摘要:以早熟晚粳(南粳44)、迟熟中粳(南粳45)、中熟中粳(苏香粳3号)等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网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栽条件下,灌浆期网室内水稻冠层光照强度极显著降低,而水稻植株高度显著增加,增幅达3.45%~8.55%。网栽水稻产量极显著降低,南粳44、南粳45、苏香粳3号产量降幅分别达21.71%、22.08%、29.50%。网栽水稻单位面积总穗数较常规栽培极显著降低,南粳44、南粳45、苏香粳3号降幅分别达9.58%、10.15%、7.19%。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所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同时,网栽×水稻品种的互作效应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单位面积总穗数的极显著降低可能是网栽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47-49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南粳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优质粳稻南粳46为研究对象,设置0、150、187.5、225.0、262.5、300、337.5kg/hm^2等7种施氮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南粳46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在施氮量为262.5kg/hm^2时,产量最高,达9513.6kg/hm^2。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在施氮量为262.5、300、337.5kg/hm^2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他氮肥处理。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均增加,而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下降。综合南粳46的产量及其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响应可知,187.5~262.5kg/hm^2施氮范围更有利于南粳46实现高产优质。
50-52

超级稻南粳44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了优质超级粳稻品种南粳44在适宜种植地区多年示范的产量表现,分析了南粳44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提出南粳44的高产栽培策略是:在适宜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确保颖花数达45000万朵/hm^2以上,同时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