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2-1214/S 国内刊号
  • 1002-1302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江苏农业科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江苏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1-3

摘要:中国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与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中国1978—2008年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的碳排放基本趋势是加快增长的,1996—1998年的碳排放量出现了一个下降的趋势;定基碳排放指数变化幅度比较大,环比碳排放指数变化趋势比较小;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碳排放量比重比较大;所选驱动变量与碳排放量的相关系数比较大,我国碳排放的驱动因子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交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状况。

白头翁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现状4-6

摘要:系统介绍了中草药白头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分析了白头翁的进一步应用前景。

贝类生态修复作用及固碳效果研究进展7-11

摘要:贝类作为常用的水体生态修复治理生物,可降低水体中颗粒有机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的浓度,间接控制氮磷营养盐浓度,耦合水层-底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营造生物生境。贝类的固碳作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水贝类,2008年占我国海水养殖产量75%的贝类在海洋固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滤食性贝类通过滤食去除海水中大量的颗粒有机碳,舐食性贝类可以通过刮食消化转移大型藻类内的碳,并且通过吸收形成碳酸钙贝壳从而埋藏大量的碳。贝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属于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的范畴,主要分为环境效益、栖息地和固碳等3方面价值。根据污水处理成本和净化河流污水总量可计算出环境效益价值;根据栖息地面积和单位面积的栖息地价值可计算出栖息地价值;根据贝类移出的碳量和工业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的开支150~600美元/t碳,可计算出固碳价值,2008年海水贝类养殖的年产出对减排大气二氧化碳的经济价值相当于1.29亿~5.16亿美元。淡水贝类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仍在探索中。

南京市优质油菜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与主要措施11-13

摘要:由于种植效益、机械化程度、产业化程度以及政策扶持力度均不高的原因,"十一五"期间南京油菜产业逐步萎缩。展望"十二五",南京油菜产业发展既有机遇,也有压力,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从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基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多角度入手,促进油菜产业振兴。

我国杜鹃花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14-15

摘要:对我国杜鹃花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要加大杜鹃花种质资源调查与保存的科研投入,加强杜鹃花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改变我国杜鹃花品种名称及分类混乱的局面,充分挖掘杜鹃花的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并加强产研结合,促使我国杜鹃花产业尽快走出瓶颈,进入世界前列。

柑橘多倍体研究进展16-19

摘要:多倍体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显著特征。高等植物中多倍体约70%以上,多倍体表现的营养体增大、营养成分增加等特征,是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所在。多倍体育种现在广泛应用于生产与育种研究中。近年来,研究者通过自然突变、有性杂交和物理化学诱变育种等手段进行柑橘多倍体研究,已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本文综述了柑橘多倍体研究的进展概况,展望了柑橘育种的未来发展,并对柑橘多倍体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小麦属植物寒胁迫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20-23

摘要:miRNAs(microRNAs)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miRNA也参与植物对寒胁迫的应答,使植物耐寒性增强。本研究用已知miRNA序列,基于序列相似性分别搜索小麦属中小麦和大麦寒胁迫及非寒胁迫来源的EST数据,根据碱基错配、二级结构、(A+U)含量、能量水平等标准,鉴定可能为miRNA前体的EST序列。结果表明,在小麦中总共获得199条可能为miRNA的EST,分别属于22个miRNA家族,其中9条来源于寒胁迫相关的EST,分别属于2个miRNA家族;在大麦中一共获得31条可能为miRNA的EST,这些序列均来自于非寒胁迫相关的EST,分别属于7个miRNA家族,而在寒胁迫来源的EST中没有鉴定出候选miRNA序列。

籼稻寒胁迫诱导基因5′-UTR模体鉴定24-27

摘要:非生物胁迫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较大影响,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应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机制。研究表明,转录后水平调控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机制有密切关系。mRNA的5′-UTR区域有许多转录后调控元件能够影响mRNA的丰度。本试验比较了籼稻寒胁迫及非胁迫诱导基因之间的5′-UTR序列特点,并用富集法对寒胁迫和非胁迫诱导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在籼稻中鉴定出了5个寒胁迫诱导基因特有的模体。对这些模体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揭示寒胁迫诱导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大白菜BrAGL1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28-31

摘要: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在大白菜中获得一条与拟南芥AGL19基因高度同源的cDNA序列,命名为BrAGL19。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与拟南芥AGL19cDNA编码氨基酸的一致性为85.07%,具有典型的MADS-box和K-box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春化过程中,BrAGL19的表达量不断增加;在抽薹开花过程中,18 h的长日照较12 h的短日照更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由此推测,BrAGL19基因对大白菜抽薹开花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粳型超级稻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31-34

摘要:以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265成熟胚为材料,对其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弱光下培养20 d,有利于成熟胚诱导出质量较好的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添加2,4-D(3.0 mg/L)和脯氨酸(500 mg/L)的N6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状态调整后,可获得适于悬浮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适宜的2,4-D浓度为2~3 mg/L;起始接种量以20 mg/mL的效果较好;最佳继代时间是7 d。悬浮细胞团先经固体继代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小块,再将愈伤小块干燥处理2 h后进行分化,可显著提高植株再生率,愈伤组织绿点分化率和成苗率分别达58.6%和27.2%。

黄瓜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及影响因素分析35-37

摘要:以3个不同的黄瓜(Cucum bis sativus L.)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龄外植体和激素组合对黄瓜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离体再生最适外植体苗龄为5~6 d,苗龄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不定芽的诱导发生;激素在调控诱导不定芽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7 g/L琼脂+0.5 mg/L 6-BA+0.1 mg/L IAA+0.1 mg/L NAA,不定芽伸长后在MS+30 g/L蔗糖+7 g/L琼脂+0.2 mg/L IAA+0.1 mg/L NAA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不定根效果最佳。本试验条件下黄瓜植株再生率为76%。

HA基因138位点突变提高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在鸡胚中的繁殖能力38-41

摘要:目前,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大规模生产仍使用鸡胚培养的重组病毒灭活疫苗。为加深对重组病毒在鸡胚中繁殖适应性分子机制的理解,并获得在鸡胚中的高产疫苗候选株,以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了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SF/H5N1,并在鸡胚尿囊腔中连续传代。同时对第1、6、7和10代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和发生点突变片段的结构模拟。结果均表明,H段138位丙氨酸(A)向丝氨酸(S)的突变与重组病毒SF/H5N1在鸡胚传代过程中繁殖性能升高相关。对不同来源重组病毒LF/H5N1进行A138S突变,产生了相似的效果。并且,A138S突变未明显改变重组病毒的抗原性和对鸡胚的致病力。因此,A138S突变对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鸡胚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在疫苗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42-45

摘要:对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进行了研究。利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均能成功分离培养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的传代培养、形态学和动力学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要经历滞留期、对数期、平台期,分别为0~2 d、2~7 d、7~8 d。试验结果表明,已成功培养了西藏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甜高粱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45-47

摘要:以LTR102甜高粱为材料,比较改良TRIzol法、CTAB法和SDS法提取甜高粱总RNA的效果。利用普通琼脂糖凝胶分析3种不同方法所提取的RNA的完整性,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RNA的纯度。结果表明:改良TRIzol法能有效去除多糖和蛋白,提取的RNA中28S rRNA亮度约为18S rRNA的2倍,D260 nm/D280 nm值介于1.8~2.0;CTAB法提取的RNA泳道模糊不清,杂质多,有污染现象;SDS法提取的RNA中28S rRNA有缺失现象,降解严重。改良的TRIzol法适合甜高粱总RNA的提取。

12个蚕豆品种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48-50

摘要:对12个蚕豆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构建蚕豆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RAPD标记技术。研究结果:42个不同的随机引物中有14个扩增出多态性DN段,其中1个引物(S31-CAATCGCCGT)可使每一品种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谱带。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从DNA水平上鉴别蚕豆品种的分子差异,用以鉴定品种纯度是可行的。

玉米SSR引物在高粱中通用性分析50-52

摘要:利用204对玉米SSR引物对4份血缘不同的高粱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在高粱基因组中的通用性。结果表明,有75%的玉米SSR引物在高粱中有效扩增,但不同玉米染色体SSR引物的可通用率存在差异。多态性分析发现,有效扩增的引物中有37.3%能够在4份高粱种质资源中检测到多态性。说明玉米SSR引物在高粱中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利用Mlo蛋白保守域MrcD2-MJ5区扩增小麦抗白粉病基因RGA53-54

摘要: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为了探索白粉病抗病基因快速有效筛选及利用的新方法,根据M lo蛋白的跨膜保守结构域设计兼并引物进行了本研究,结果表明:兼并引物在本研究所用的抗、感病材料中扩增效率都不高;在白粉病高抗品种山农015189及中抗品种郑麦366中均扩增出了较强的500 bp左右的特异条带。本研究所设计的兼并引物扩增效率较低,但在个别抗性材料中有特异性扩增,这为进一步转化、克隆及筛选抗病相关RGA(resistance gene analogs)奠定了良好基础。

渤海湾葫芦岛海域口虾蛄mt COI基因序列多态性研究55-57

摘要:线粒体COI基因具有较高的进化速率,这个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无脊椎动物的种群多样性分析中。本研究通过对mt COI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初步得出口虾蛄COI基因序列的数据特征和基因多样性情况,进而为渤海湾口虾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野生种质资源情况评估、优良种群选择和保护等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