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2-1214/S 国内刊号
  • 1002-1302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江苏农业科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江苏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江苏农业科学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植物精油应用进展及开发前景展望1-2

摘要:在深入了解植物精油理化特性、分类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植物精油在医药学、植物保护、日化生产、食品加工等领域中的广泛用途,并对植物精油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7-12

摘要:秋海棠属植物在世界许多地区均有分布,品种繁多,并在观赏、食用、药用等多方面都具有极大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秋海棠属植物的资源、种类、分布及各方面研究进展情况,比较并提出了目前国内秋海棠属植物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前景的展望。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牧结合现状与发展对策12-14

摘要:从西藏“一江两河”、农牧结合概念以及农牧结合功能的提出,分析目前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牧结合的现状和实行农牧结合的优越性,提出了在该区实行农牧结合的对策和有效途径。

低碳农业背景下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技术途径15-17

摘要:减少化肥的施用已然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我国应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以低碳农业取代高碳农业。在改善传统施肥技术的基础上,施用新型肥料(缓/控释肥料、长效肥料、微生物肥料),实施施肥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农业施肥技术、有机一无机配施技术)以及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均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正交设计优化广藿香基因组SRAP扩增体系的研究18-21

摘要: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广藿香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浓度和DNA聚合酶4因素3水平,对SRAP扩增效果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模板DNA浓度对PCR扩增的影响,确立适合广藿香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利用SRAP—PCR优化体系对引物进行了全面筛选。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浓度对PCR反应结果均有显著影响,总体积20止的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中含有:2μL10×buffer、20ng模板DNA、1.5mmol/LMg2+、250μmol/LdNTP、0.3μmol/LPrimer、TaqDNA聚合酶1.5u。运用该体系对部分广藿香单株进行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以此体系为基础从90对引物中共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RAP引物18对。

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Rc和Rd的研究22-25

摘要:人参皂苷尤其是稀有人参皂苷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但在人参中含量极其稀少。通过运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4种真菌转化人参皂苷Rc和Rd生成稀有皂苷的代谢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种真菌均具有较强转化人参皂苷Rc和Rd的能力。其中,转化人参皂苷Rc的主要代谢途径推测为Rc→Mc1→Mc→cK→PPD;而在转化人参皂苷Rd的过程中可能存在2条代谢途径,其中主要途径推测为Rd→F2→cK→PPD,而另一条途径则由人参皂苷Rd直接转化为Rg,。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通过优化试验条件积累代谢产物Rg,或CK,以及分离纯化相应的人参皂苷糖苷酶提供了良好基础。

核盘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克隆及诱饵蛋白表达载体构建25-28

摘要: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能够特异性识别真菌分泌的降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物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并抑制其活性。目前,酵母双杂交技术是快速、有效获取植物PGIP的主要途径,而其前提是要获得真菌PG的酵母诱饵载体。本研究以核盘菌的PG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1125bp片断,进一步将其克隆到pEASY—T1载体上。以克隆了目的基因的pEASY—T1质粒为模板,用含NdeI和SalI位点的引物对PG—F2/PG—R,扩增获得1125bp大小的目的片段,将其连接到pEASY—T1上生成pEASY—PG。用NdeI和SalI双酶切pEASY—PG,回收1125bp片段并连接到诱饵载体pGBKT7相应的酶切位点上,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50t。在含有卡那青霉素的LB平板上筛选获得重组质粒。经NdeI和s。zI双酶切后获得预期的1125bpDN段,表明诱饵蛋白载体pGBKT7一PG6构建成功。应用醋酸锂介导法将pGBKT7-PG6转化酵母菌株Y187,经激活培养基上培养检测,未发现蓝色菌落,表明酵母转化子自身不具有自激活功能,可用于大规模筛选经核盘菌诱导的eDNA表达文库。

石蒜psaH基因的克隆及分析29-31

摘要:PSI—H是真核生物特有的3个构成光系统I(PSI)的亚基之一,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psa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构建石蒜叶片全长eDNA文库进行PCR筛选,并将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得到1个石蒜psaH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LrpsaH(GenBank登录号为GU143414)。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cDNA全长为616bp,编码1个具有14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推测相对分子质量是15279.5,等电点为10.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石蒜psaH基因与双子叶烟草的psaH基因聚在一起,而单子叶大麦、水稻、玉米、高梁单独聚为一支。

鹌鹑核酸序列中的微卫星标记分析31-32

摘要:在已公布的鹌鹑核酸序列和EST序列总计635条序列的1~6核苷酸重复SSR的分布中,共发现120条SSR,检出率为18.9%。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的SSR占40.0%,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的SSR占35.8%,五核苷酸重复基元和四核苷酸重复基元的SSR分别占14.2%和10.0%,没有发现六核苷酸重复基元的SSR。组成这些SSR的主要基序有AT/TA、CA/GT、GA/CT、CAG/GTC、AGG/TCC、TAA/AAT、GGC/CGG、GAC/CTG、CGA/GCT、GCA/CGT、GAG/CTC、ACC/CCA、TcTT、1TTTrG、TCCA、ATGAT/ATCAT、TCCCT、TTCCC。SSR的重复次数都在5以上,由此可以推测利用鹌鹑核苷酸序列和EST序列中的SSR序列将有可能开发一批有价值的SSR分子标记供各种研究所用。

四角蛤蜊江苏群体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研究33-35

摘要:以采自江苏南通(NT)和连云港(LYG)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为研究对象,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片段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探讨COI作为四角蛤蜊DNA条形码的可行性,并分析四角蛤蜊江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四角蛤蜊两群体49个序列中共检测到32个单倍型和50个变异位点;两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78(NT)和0.897(LYG),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4.846(NT)和2.849(LYG),表明两群体均具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NT群体比LYG群体更丰富。两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7,与中国蛤蜊间遗传距离为0.16,与形态学分类一致,COI基因作为四角蛤蜊DNA条形码是可行的。

浏阳朝天椒的ITS序列分析及分类地位研究36-37

摘要:对浏阳朝天椒(Capsicum furtescerts var.Liuyang)rDNA的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克隆测序,用DNA-MAN软件对浏阳朝天椒ITS序列进行了分析,将浏阳朝天椒及其近缘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为:(1)浏阳朝天椒ITS序列长719bp,G+C含量为51.3%。(2)将浏阳朝天椒与其他3种辣椒和同科不同属的3种枸杞及3种烟草的rDNA的ITS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与辣椒Capsicumeximium及C.1yciant的ITS序列同源性较低,与辣椒C.baccatu的ITS序列差异较小,相似性达78.3%,可认为浏阳朝天椒与cbaccatu亲缘关系近,可归为一类。研究认为,ITS序列在近缘类群间的系统学研究、居群进化学研究及品种鉴定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黄冠梨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38-39

摘要:以黄冠梨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TDZ与IAA组合、TDZ与NAA的组合以及6-BA与uA的组合,以及不同叶片放置方式对黄冠梨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TDZ与IAA组合诱导叶片再生效果最好,TDZ与NAA的组合优于6-BA与IAA的组合;叶片放置方式对再生率影响不大。在NN69+TDZ5.0mg/L+IAA0.3mg/L培养基中暗培养21d后,叶片再生率最高,平均再生率为77.10%,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为5.33个。

多倍体番茄的组织培养与倍性鉴定40-41

摘要:采用根尖压片法对田间1株变异番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并用离体叶组织培养法进行种质资源保存。结果表明:二倍体番茄根尖染色体数目为2n=2x=24,而不论是在田间的还是经组织培养后的多倍体番茄材料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都为2n=3x=36,证明确为三倍体。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根分化培养基为MS+KT2.0mg/L+IAA 8.0mg/L。

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组织培养42-43

摘要:为了保护和繁殖距瓣尾囊草这一濒危物种、探索适宜的离体快繁技术,以其带芽根状茎为外植体,采用0.1%HgCl2溶液浸泡消毒3—8min,然后接种到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观察并统计污染率、始出芽时间、发芽率和生长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将外植体剥去粗糙表皮后,在0.1%HgCl2溶液浸泡5min能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污染率仅为6.7%,且不会杀死外植体;较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1.0mg/L6-BA+0.1mg/LNA-A,其发芽率最高,为50%,叶片嫩绿,生长正常。

不同因素对高丛越橘叶片初代培养的影响44-45

摘要:以高丛越橘当年生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初代培养的几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叶片应以70%酒精30s、0.1%升汞10min处理左右较好;叶片切成1cm×1cm切块,不去中脉,上表皮朝上的接种方法较适宜;改良WPM+6-BA1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为较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红豆越橘的组织培养46-48

摘要:红豆越橘是环北极分布的极耐寒的多年生常绿矮小灌木,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蕴藏丰富。以野生红豆越橘苗为试材,取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影响其离体繁殖的因素,筛选适宜的离体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生根培养接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红豆越橘在改良1/2hiS+ZT5mg/L培养基上愈伤形成率和增殖系数最高,培养1个月后,分别为89%和8.6。在1/4MS培养基上,红豆越橘的生根率达42%,显著高于改良1/2MS和AS培养基。在1/4MS+0.1mg/LNAA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为62.7%。接种方式以平放的根量多而发达,且没有培养基的污染,利于炼苗。

碳源和氮源对薯蓣零余子诱导愈伤组织的效应研究49-50

摘要:研究了碳源与氮源对薯蓣零余子诱导愈伤组织的效应。结果表明:碳源的种类与含量是影响薯蓣零余子愈伤诱导的重要变量,其中蔗糖是一种相对比较理想的碳源;氮源(硝酸铵)的含量对薯蓣零余子的出愈没有影响。

木瓜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51-51

摘要:以木瓜一年生枝顶芽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用0.1%HgCl2灭菌10min,添加3%蔗糖和7.5g/L琼脂,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25±1)℃,光照时间10h/d,光照强度40μmol/(m。·s)的培养基中培养。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KT0.5mg/L+NAA0.1mg/L;最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