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2-1214/S 国内刊号
  • 1002-1302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江苏农业科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江苏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江苏农业科学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江苏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分析1-2

摘要:对江苏省草莓栽培面积、品种、生产成本与效益、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讨论并展望了江苏省草莓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对策3-4

摘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江西省为例,深入分析和总结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对策性建议,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5-7

摘要:从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结构入手,对建立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澳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有着明显的贸易互补性,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江苏沿海生物柴油开发利用条件与对策8-9

摘要:江苏沿海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资源,发展江苏沿海生物柴油能源产业,可有效缓解区域能源紧缺问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江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贡献。文章分析了江苏沿海发展生物柴油的有利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淮安农村户用沼气推广成效与发展对策10-12

摘要:总结了江苏省淮安市近几年来沼气推广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构建导入系挖掘野生种质资源中的有利基因13-16

摘要:作物野生种质中含有许多尚未开发的有利基因,由于往往与不利基因连锁,使表现型极差,致使育种工作者不愿意应用它们作为育种亲本。这是造成当前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回交构建导入系,将野生种质资源中的有利基因转移到现有骨干亲本,利用这些导入系对有利基因进行初级定位及精细定位。简要阐述了通过构建导入系发掘和利用野生种质资源中的有利基因,为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磷营养对马铃薯试管薯及连生试管薯发生的影响17-19

摘要:前期初步研究发现,磷营养影响马铃薯试管薯发生,且观察到磷营养与1个腋芽着生2个以上的试管薯(连生试管薯)性状有关。为进一步探讨磷营养对马铃薯试管薯及连生试管薯发生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磷浓度下试管薯的产量、形态、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磷营养对试管薯及连生试管薯发生产生有规律性的影响;适当降低磷浓度,有利于增加试管薯粒数、重量及连生试管薯比率,但试管薯直径及大薯率下降;连生试管薯含水量低于非连生试管薯;低磷浓度下,试管薯淀粉含量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连生试管薯淀粉含量低于非连生试管薯,而可溶性糖含量则连生试管薯高于非连生试管薯。

鹅细小病毒延边株VP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20-21

摘要:用碱裂解法对鹅细小病毒延边分离株进行GPV基因组DNA提取。根据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序列,设计1对含有EcoR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GPV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扩增出VP3基因片段,将VP3基因与克隆载体pMD 18-T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克隆。用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该片段并回收该片段,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pVAXI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VAXI-VP3,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红色素产生菌H1的分子生物学鉴定22-23

摘要:从青岛近海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红色素产生菌H1,利用PCR技术扩增该菌株的16S rDNA核苷酸序列,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1条约1 500 bp的16S rDN段。运用Blast程序与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细菌16S rD-NA核苷酸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表明该菌株与Kocuria rosea的相似性最高,为99.54%,可以认为属于同1个种。选取10株同源性较高的典型菌株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了菌株H1的系统发育树。

吉林延边地区白头翁的RAPD分析24-25

摘要:用RAPD-PCR技术对2种野生白头翁14个类群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11个随机引物扩增出173条谱带,其中137条谱带表现多态性,多态率为79.19%,显示较高的多态性。将扩增图谱利用UPGMA方法构建遗传聚类树状图,分析类群间遗传关系。以遗传距离0.48为阈值可将白头翁14个类群划分为2个遗传聚类群,确认为2个物种,二大类群在不同的遗传距离又可分为若干个亚类群,表明在野生状态下每个物种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

植物胁迫反应中质外体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分析26-28

摘要:植物质外体在植物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质外体蛋白组相关文献挖掘和数据库的检索,依据细胞作用过程,将质外体蛋白组检索归类。参与生物胁迫反应的质外体蛋白主要分2类,即防御反应蛋白和细胞壁修饰蛋白;参与非生物胁迫反应的质外体蛋白也分2类,即氧化还原稳态调节蛋白和胁迫反应蛋白。综合分析表明,7类蛋白既参加生物胁迫反应,也参加非生物胁迫反应。通过对质外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加深对2种胁迫下信号传导机制和调控机制的理解。

六出花基因组DNA的提取29-31

摘要:通过采用Doyle CTAB改良方法Ⅰ、Doyle CTAB改良方法Ⅱ、Doyle CTAB改良方法Ⅲ、Doyle CTAB改良方法Ⅳ、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法和高盐沉淀法对六出花叶片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对所提取DNA的浓度、纯度、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取DNA质量效果最好的方法是DoyleCTAB改良方法Ⅲ,得到的DNA产率为4 081.7μg/g,其电泳条带也最为清晰;而提取DNA质量效果最差的方法是Doyle CTAB改良方法Ⅳ,其产率为723.3μg/g。

2株O109血清型鸡大肠埃希菌iss基因的序列分析32-33

摘要:对2株强致病性O109血清型鸡大肠埃希菌扩增了iss基因。结果表明,iss基因在2株O109血清型鸡大肠埃希菌中的序列与已知禽大肠埃希菌is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与人源大肠埃希菌is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0.9%,显示了此基因的保守性。

麂角杜鹃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34-36

摘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省大明山4个麂角杜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用12个引物对84个麂角杜鹃个体的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6个可重复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5个,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8.07%,4个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4.35%。采用Shannon信息指数计算的4个种群总的遗传多样性为0.464 0,平均为0.394 9;采用Nei指数计算的4个种群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309 9,平均为0.273 3,表明麂角杜鹃种群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AMOVA分子分析显示,94.66%变异来源于种群内,5.34%变异来源于种群间。4个麂角杜鹃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12 4,基因流为3.946 9,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936 8,遗传距离平均为0.065 4。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对麂角杜鹃4个种群进行聚类,结果可分为2大类群。

基于rpL36-rpS8序列的石蒜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37-39

摘要:采用试剂盒提取总DNA、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石蒜属12种、1变种和外类群水仙属中国水仙的rpL36-rpS8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石蒜属rpL36-rpS8长约515 bp,排序且两端切平后为523 bp,当空位始终作为缺失处理时,变异位点7个,其中信息位点4个,占序列总长度的0.78%;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0.3%,其中转换率为0.2%,颠换率为0.1%;序列的G+C含量为36.1%。利用UPGMA法基于rpL36-rpS8序列构建了石蒜属植物的种间关系发育树,结果,安徽石蒜、长筒石蒜、稻草石蒜、江苏石蒜、乳白石蒜和换锦花首先聚为一支,中国石蒜和玫瑰石蒜聚为第二支,二者组成了第I类,并获得了67%的支持率;第II类由夏水仙和长筒石蒜的变种黄长筒石蒜组成,靴带支持率为54%;第III类由香石蒜和石蒜组成,获得了90%的靴带支持率;忽地笑则自成单系。本研究结果与前人matK、atpB-rbcL和trnL-F的结果基本吻合。同时还证实,rpL36-rpS8是研究石蒜属种间鉴别和亲缘关系较合适的片段。

利用AFLP分子标记鉴定库尔勒香梨的分类地位40-41

摘要: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通过聚类分析和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对库尔勒香梨进行分类研究。从聚类树状图可以看出,库尔勒香梨首先与新疆梨品种早熟句句聚在一起,并和杂交品种柠檬黄聚在了一起。库尔勒香梨与白梨系统、沙梨系统、秋子梨系统、西洋梨系统的平均欧氏距离分别为8.243、7.894、8.717、8.405,表明库尔勒香梨与沙梨系统的亲缘关系最近。

水稻DH群体苗期耐低氮能力QTL定位分析42-43

摘要:利用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与优良籼稻品种"特青"构建的DH群体的139个家系,采用单标记分析法对DH群体中与耐低氮能力相关的QTL进行分析。以株高、鲜重和干重的平均抑制率作为指标,检测到7个与耐低氮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4、5、7、10染色体上,在"特青"中定位到1个耐低氮QTL,在野生稻中定位到6个耐低氮QTL。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RM307、RM335和RM303,第5染色体RM440,以及第7染色体RM481和RM172附近的QTL位点,来源于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表现为耐低氮胁迫;位于第10染色体RM222附近的QTL位点,来源于栽培稻"特青"的等位基因表现为耐低氮胁迫。检测到的QTL的贡献率均较小,没有定位到主效QTL。

野生二倍体草莓叶片离体再生及四倍体诱导44-46

摘要:以野生绿色草莓"5-9"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激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效率的影响及适宜的四倍体诱导方法。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TDZ质量浓度为2.0 mg/L、2,4-D质量浓度为0.5 mg/L时,再生频率达96.3%;以附加50、100、150 mg/L秋水仙碱的液体和固体再生培养基处理叶片5 d,各个处理均诱导出四倍体植株,诱变率在15.1%~23.3%之间。诱变获得的四倍体试管苗表现出生长缓慢、叶色浓绿、叶片大、叶形指数变小等典型的四倍体植株特点,与普通二倍体试管苗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本研究揭示野生绿色草莓试管苗叶片具有极强的不定芽再生能力,叶片再生过程中进行秋水仙碱处理是获得四倍体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