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计算机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8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短文、学术通信、学术活动、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4-4164
  • 国内刊号:11-1826/TP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833
  • 创刊时间:1978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18
  • 综合影响因子:2.58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计算机学报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计算机学报杂志需求工程

特征模型融合研究

摘要:特征模型为特定领域内软件需求的组织和复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为了构建特征模型,领域分析人员要对领域内尽可能多的应用软件进行系统化分析,识别共性和变化性需求,并根据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抽象和组织需求.随着软件系统复杂性的不断提高,特征模型的规模有日益增加的趋势,特征模型的构建也随之成为了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亟需自动化方法的支持.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将领域内已有的多个特征模型自动融合为一个较大规模的特征模型,并由人工对融合结果进行微调.现有研究提出了6种特征模型的自动化融合方法.文中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特征模型融合的概念框架,并根据此框架对6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文中还进一步指出了现有研究亟需解决的3个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可能的研究思路和设想.
1-9

一种支持能力需求概念一致性和合理性分析的方法

摘要:针对C41SR系统能力需求中存在的大量模糊信息以及需求模型中可能会存在的不一致性、不合理性问题,从体系结构能力相关概念出发,构建C4ISR领域特定的能力模糊本体,在模糊本体的引导下,获取应用系统的能力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模糊描述逻辑符号推理的能力需求模型一致性、合理性验证技术,给出了能力需求模型向模糊描述逻辑知识库的转换算法,最终采用一个模型验证案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10-21

基于G/G/1-FCFS、M/G/1-PS和M/G/∞排队网络的Web服务组合性能分析

摘要:影响Web服务组合性能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具体表现为:BPEL流程的结构、BPEL流程中变量取值的概率分布;外因具体表现为:Web服务器的软硬件处理能力、Web服务器的负载(包括“正对其进行性能分析的Web服务组合”对Web服务器形成的负载和“其它Web服务组合”对Web服务器形成的负载)以及Web服务器的调度策略.目前广泛采用的广义Petri网、排队Petri网、Markov过程和随机进程代数等模型不能同时综合建模上述各种“内因”和“外因”对Web服务组合性能的影响,导致不能全面分析Web服务组合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性能.文中建立了一组把影响web服务组合性能的各种“内因”和“外因”映射到具有G/G/1-FCFS、M/G/1PS和M/G/∞排队节点类型的排队网络的映射规则,给出了一组建立在排队网络基础上的web服务组合性能分析指标体系及其计算公式,并以这些性能分析指标体系为基础,分析了Web服务组合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以便在Web服务组合部署前,分析预测Web服务组合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性能.
22-38

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非功能需求建模辅助方法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人们对软件系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体现涉众对软件质量要求的非功能需求具有抽象、主观、不确定等特性,纯粹依赖人工方式对非功能需求建模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利用领域工程具有的内聚性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非功能需求建模辅助方法,通过挖掘隐含领域知识,层次化地组织领域知识,能够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更准确、完整地建模非功能需求.该方法包含两个部分:(1)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领域知识获取及分析模块;(2)基于NFR(Non—FunctionalRequirements)框架的非功能需求辅助建模模块.通过建立非功能属性分解树、设计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评价语言值量化机制和传递依赖关系计算方法,实现了对领域知识的准备;建立了非功能属性及非功能需求间依赖关系的形式化定义和推理规则,提出了基于RE—Tools的NFR扩展,实现了对领域知识的应用.案例研究表明,文中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辅助建模需求关联,减轻需求工程师的工作负荷;同时,交叉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升传统NFR框架方法的效率和准确度.
39-53

一种基于依存文法的需求文本策略依赖关系抽取方法

摘要:从基于自然语言的需求文本中抽取概念模型已有很多相关研究,然而,抽取模型中的关系信息因其复杂性而较少被研究者系统地分析和处理.文中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关系信息抽取方法,给出抽取规则,从需求文本中确定和抽取关系信息.基于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系统CREAT3,从中文需求文本自动生成i*框架中的SD(Strategy Dependency,策略依赖)模型,侧重抽取策略依赖关系信息.将得到的模型和专家抽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获得相当高的准确率,同时也保证了很高的召回率,证明了方法的可用性.并且较相关工作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54-62

一种面向方面需求模型的分析与验证方法

摘要:建立具有完整性和一致性的需求模型是软件项目成功的基础,验证需求模型是否具有相关性质在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针对面向方面文档驱动需求方法中的需求分析过程,给出了关注点建模过程中的若干验证策略,提出了基于本体的关注点模型验证的相关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63-73

问题框架方法的可靠性关注点及系统可靠性增强模式

摘要:软件系统可靠性是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文中以系统可靠性指标为依据,针对问题框架方法,提出了5种与问题相关的可靠性关注点,并设计了相应的系统可靠性增强模式.这些可靠性增强模式将系统可靠性需求显式地引人问题的分析过程中,通过扩展问题的边界和精化机器的规格说明,为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提供支持.文中还展示了作者开发的一个支持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支撑工具,用于帮助需求分析者识别问题的可靠性需求,并正确地使用可靠性增强模式.最后,文章结合一个银行账户管理问题的案例展示了文中工作的可行性.
74-87

基于环境的多形态时间需求建模方法

摘要:时间需求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关键要素,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目前的时间需求存在着多样的环境时间描述与单一的软件时间描述融合问题.文中在基于环境的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环境的多形态时间需求建模方法,试图在需求层次上为该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文中构建了支持这个方法的多形态时间需求模型,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形态时间描述,并提出该需求模型制导的需求建模过程,帮助需求分析员在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建模时间需求.文中还给出了从多样的环境时间描述得到软件时间需求规约的步骤,指导需求分析人员抽取时间需求规约.
88-103

基于知行一致性判定三角的需求维基协作效用评估方法

摘要: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维基技术,以其操作简便、利于远程协作成为众多领域关注的焦点.通过扩展各种开源维基工具,加强其协作功能,开发专用于支持分布式需求工程活动的维基型需求管理工具(简称为需求维基),也成为需求工程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经存在诸如RE-Wiki、SOP—Wiki和WikiWinWin等众多此类工具,但如何度量、评估其协作效用,利用评估结果甄别用户反馈为工具演化提供指导还有待研究.文中基于知行一致性判定三角,提出了基于统计假设检验进行一致性判定的协作效用评估方法,从设计者设计预期、用户使用感知和用户行为表征三方面度量需求维基的协作效用.具体而言,通过构造设计者问卷和用户问卷获取设计者和用户对协作功能的设计预期和使用感知;通过在工具中植入用户无感知的行为监测模块,获取用户协作行为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制作专家问卷,获得用户行为的效用表征评价,从而进行知行一致性判定.案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对于发现设计者与用户间对于协作功能效用感知与行为的异同十分有效,统计分析结果能够用于甄别用户反馈,为工具演化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104-118

面向用户需求获取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分析

摘要:在线评论已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需求获取的重要数据资源.然而,评论质量的良莠不齐严重干扰了需求挖掘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如何发现能够准确描述用户需求的有用评论是提高需求获取技术有效性的前提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评论有用性分析方法,利用评论问的语义关联,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评论对于用户需求识别的有用程度,进而发现能够准确描述用户需求的评论.作者将评论看作一种内容互连的网络拓扑的形态,利用评论网络节点的重要性来度量评论的有用性,并通过拓扑势理论将用户的主观评价与网络拓扑结构的客观影响有机融合对评沦网络节点重要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确定的高有用性评论能够保证用户需求获取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覆盖率.
119-131

特征模型定制的一种自动传播策略与选择性回退机制

摘要:面向特征的分析方法已被主流的软件复用方法接受.其基本思想是将软件的特征作为软件解决需求问题的基本要素,使用特征以及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两者的组合也被称为特征模型)来组织软件的需求.特征模型良好的可剪裁性和可扩展性,为领域需求的复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当前的面向特征的方法中,特征模型上的一个定制决策会影响其他相关特征的绑定状态.如何使用特征模型之间内在的关联关系来实现特征模型的定制的自动传播算法与选择性回退算法是一个值得进行深人研究的课题.作者给出了特征模型定制的一种自动传播策略与选择性回退机制,针对特征模型中存在的二元约束与组合约束进行分析,介绍该算法的实现细节.
132-142
计算机学报杂志物联网关键理论与技术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摘要:智能电网在传统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能源和电力的进一步精密化调控.文中在总结智能电网的概念定义、国内外发展现状、主要技术难点和挑战的基础上,着重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提出适合于智能电网发展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该结构分为3个层次:基础设施层,包括电力系统基础设备及通信网络;支撑平台层,包括传感量测、数据存储、分析决策和控制执行4个支撑平台;应用体系层,包括电源侧、电网侧和用电侧3类应用;真正实现物理、信息与应用系统的融合互动,信息、能量与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该文详细总结了该体系结构涉及到的各方面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未来可能带来突破的研究方向.
143-167

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的比较研究

摘要:构建物联网设计与实现的统一方法是目前物联网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物联网体系结构是设计与实现物联网系统的首要基础.文中从功能角度将目前已经提出的物联网体系结构分为“后端集中式”和“前端分布式”两种类型,并以水平性、可扩展性、环境感知性、环境交互性和自适应性等为指标对这两类体系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USN和IoTA具有更多符合物联网特征的属性,对未来物联网的设计与实现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文中还从物品连接模式、通信协议和服务机制3个方面对这两类物联网体系结构指导下的物联网实现方法进行了分层归纳,总结了目前建立后端集中式和前端分布式物联网系统的常用方法.最后还指出,为形成物联网设计与实现的统一方法,未来还需要在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形式化说明与验证、物联网服务机制的实现方面,深入开展一些研究工作.
168-188

传感器网络中面向隐私保护的高精确度数据融合算法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据融合的同时加入隐私保护机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保护与安全的手段之一.文中针对现有SMART隐私保护方案的一些性能缺陷,加入多类优化因子,形成新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这些算法的重点是提高数据融合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其中加入局部优化因子的算法在保证高精确度的同时,构成了新的隐私保护方案,有效地降低了通信量,从而减少节点能量支出,间接地延长了网络存活时间.仿真结果显示,吸收这些优化因子的P—SMART—CI,PNT算法是一种具有精确度高、通信量小的隐私保护数据融合算法.
189-200

基于服务标识的中间级缓存多级多平面分组交换时延保证调度机制研究

摘要:基于服务标识的网络交换调度机制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中分析了中间级缓存多级多平面交换结构内部阻塞性、模拟最优OQ结构、链路加速比的技术特性,建立了基于均衡指针和动态时延指针的调度模型,设计了采用“请求一响应一确认”策略的均衡迭代和时延保证迭代调度算法.该算法克服了iSI.IP和PPS方法在高负载强度下时延发散问题,在突发流量和非均匀diagonal流量下均可实现时延保证性能,在交换平面数P为4和迭代次数Iteration为4条件下可收敛至最优时延曲线.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