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师博览杂志 省级期刊

教师博览是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教师博览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文教学、理科看台、叙事、文苑、英语教学、专栏、征文、视点、政史地教学、高校教师园地、教改探骊、育人之道、幼教园地、中小学学校管理、音体美劳教学

教师博览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师博览杂志博览人语
教育者的生命意识1-1

摘要:乡下有一种树,俗称泡桐,五年长成,拔地冲天。但木质疏松,只能削成薄板,打些轻巧物件,难成屋上栋梁。自然界也有一铁律:越慢养成的物种,越是稀贵,越堪大用。所以然者何?一切即在于时间的浸润。就像速溶咖啡只能糊弄外行,刁嘴的家伙总偏爱现磨咖啡。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能坐得下来,在道阻且长的教育生命里,拓下春暖花开的诗句。

教师博览杂志叙事
我的恩师们4-7

摘要:1980年9月,我通过考试被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班学习。那是“”精心理学科首次在该校最新开课,学校安排了阵容最强的师资队伍.

等候在生命拐角处的老师8-10

摘要:从初中起我就知道自己很有“才”,因为很多老师都叫我“蠢材”。当然,也有些老师比较克制地说我是“偏才”,这主要是因为从初一到高二,除了语文之外,我其他科目基本上就没及过格。任何人都无法要求一个数学老师对一个高二了都还记不清韦达定理和十字相乘法,以至于任何方程都要使用笨重的求根公式解的学生抱有好感;

教师博览杂志书话
好书共赏10-10

摘要:《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魏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作者以自己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探讨好课的标准,与大家分享了好课的秘密。魏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跟学生相处,

教师博览杂志叙事
如果为你放弃我自己11-13

摘要:黄昏时,夕阳的余晖正好穿过厨房的玻璃窗射到餐桌上。 儿子背对着阳光,脸上留下浅浅阴翳。即将中考的他刚回家,就被要求争分夺秒地洗手,吃饭,清理书包,复习,洗澡,睡觉。他深知自己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自然也没有任何松懈的理由,因此即使做个姿态,也是要做的,尽管他也同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一样疲惫。我从他的眼中看到无声的抗议,这样的抗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有声。

从谁开始14-15

摘要:新学期,准备让学生开展一个“每课一讲”活动。“每课一讲”计划放在新课开始之前,时间3分钟左右,内容可以是播报新闻、讲故事,也可以是名言赏析。在内容上学生有三个选择,而不是固定于其中一个,主要是希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便于学生接受。

少否定,多建设15-16

摘要:“邢兄”是一个很厚重的人,喜欢用文字说话,常有大块头的文章见诸报刊。人送尊号“邢大笔”。我称他“邢兄”是因为他人长得比较成熟.最近才知道居然比我还小两岁。说他“厚重”,是因为他表里如一,不仅身材圆润敦实,并且对教育有大情怀、大见识。

教师博览杂志人物志
渴望破茧成蝶的毛毛虫17-21

摘要:“一只毛毛虫怎样才能穿过没有桥梁的河流?”答案是变成蝴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怎样才能穿过没有桥梁的长河呢?答案是以十足的勇气“破茧成蝶”飞跃河流。那么“蜕变点”在哪?怎样才能让“萎缩在墙角的毛毛虫”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当我彷徨无措时,偶然从一本书中读到窦桂梅的一句话:“公开课,生命试炼的地方。”一语点醒梦中人。就这样,“公开课”成了我专业成长的“蜕变点”。

教师博览杂志课堂
我的课堂拒绝鼓掌22-23

摘要:现如今很多公开课的课堂总是掌声不断,热闹非凡,很多教师甚至沉醉于此、满足于此。认为掌声迭起的课堂便是互动热闹、精彩纷呈的好课堂。掌声被认为是好课的调节剂,为了增加气氛,老师们是想方设法鼓动、调动学生鼓掌。掌声一度成为好课的标志和名片。而没有掌声的课堂被认为是沉闷的课堂、静止的课堂、缺少互动的低效课堂。各种掌声雷鸣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吗?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老师,我们找不到答案了”24-25

摘要:《自然之道》(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由向导领着,在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旅游。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啄食,便强烈要求向导把这只幼龟送进大海。成群的幼龟因而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里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腹中之食。

教师博览杂志征文
班级电台,为儿童撷取美丽的云彩26-28

摘要:“班级电台”是一种搭建在目前流行的手机APP软件平台上,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录制、编辑和存储学生语音作品并在网络上共享的载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利用“班级电台”的特点,与课程内容结合,为学生学习语言开启了另一扇窗.

绘画周记,读画知心28-30

摘要:去年九月,又迎来了新一批高一学生。头三天是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等,所以各科无作业。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别的课外作业题:请画下暑假里一家人曾经度过的快乐时光。很快学生将画交上来了,内容很丰富,主要可以分成几类:一家人出去旅游(或郊游),一家人一起做运动或娱乐(看电视等),一家人一起吃大餐……

微课题研究让我领悟教育真谛30-32

摘要:自走上讲台,一直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看书学习,向老教师请教,还要自己进行探索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些老师的好方法、好策略,若直接移植到我的教育教学中,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微课是教师制作的微电影32-34

摘要:我和同事进行了一年半的微课教学研究,完成了二十多个微课作品,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微课制作方面,感受颇深。还记得2014年,我们了解微课的起源时,被传奇人物——美国网络数学“教父”萨尔曼·可汗的神奇故事震撼了:一个人,2300多段免费视频课程,5400万学生……萨尔曼·可汗凭借简单的教具、一款普通软件,颠覆了美国在线教育。

历史教育中的“微革命”35-36

摘要:长期以来,在进行历史教育时非常注重“厚积薄发”,这一理念促成的一种典型教育现象就是:相差无几的史实内容,初中学一遍,高中学一遍,大学又学一遍。在这种密集型学习模式下,学生往往空有史实积累,而没有形成有效的个人见解,归纳总结的能力欠佳,一旦在学习或考试中遇到一些变式时,顿时手忙脚乱、不得要领。

教师博览杂志关注
什么是好的教育37-39

摘要:好的教育是德性优美的教育。假如问中国人什么叫德的话,我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德,虽然我们天天都在谈德。德首先是一种人文学科,它是可以用来讨论的,反过来说不可以用来讨论的德都是缺德。按我们中国传统的说法,这个“德”就等于得到的“得”。这样的话,我们的德是可以观察的,可以研究可以把握的。

教师博览杂志一线
与美相遇——南京宇花小学形象掠影40-42

摘要:南京宇花小学,咋一听还以为是“雨花小学”,连南京出租车司机都以为车应该往雨花台方向开,多亏同行的老师去过,告诉司机学校在佛心桥路。

教学点来了个“90后”校长43-46

摘要:从没有一个学生来学校报名,到现在有104个孩子坐在教室里;当地村民从集体上访要求换老师,到现在纷纷提着甘蔗、蔬菜感谢学校的老师,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江西省鄱阳县游城乡北塘小学从衰落走向振兴,不仅扩大了生源,而且办学有声有色,受到当地村民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