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杂志社
分享到:

教师博览杂志

《教师博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红烛情思、新视野、教苑行、信息窗、社会潮、人物谱、走进生活、人世间等。
  •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8-5009
  • 国内刊号:36-1222/G4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70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师博览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师博览杂志关注

课堂:一个人的变革与坚守

摘要:对教师而言,怎么强调课堂的重要,或许都不算过分——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就像苍鹰的生命在蓝天,将军的生命在战场。教师的功底,在课堂上凸显;教师的价值,在课堂上展现;教师的梦想,在课堂上放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课堂,每个教师也几乎都只有自己的课堂,珍视它,爱惜它,是我们必然而唯一的选择。就像农民,珍爱自己的田地;就像园丁,珍爱自己的园圃。是的,珍爱,因为它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我们要继续以教书为业的话。
4-6

课堂,禅意还在

摘要:这几年我所在的学校异常热闹。各种教学模式纷至沓来,学校强制推行了几种模式,但我们只学得了形,却不得其神。此时我亦如邯郸学步,心情纠结,处境艰难。我痛苦地发现,自己不会教学了,课上得很呆滞。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断反问自己:语文课应该如何上?这种课学生喜欢吗?我开始在书籍中寻求帮助。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7-8

做一个智慧前行的语文教师

摘要:走上讲台22年,我从村小包班教学(语文、数学、思品、自然、音乐、美术、体育、劳动),到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一路走来,我没有感到半点疲惫,囚为语文教学让我时时经历生命的感动——我和孩子们在语文独特的天地里快乐畅想:黄木村小学,背靠一座长满杂树的小山,门前一条时常断流的小溪。几间青瓦房,三棵泡桐树,一杆红色的国旗,这些都是我和孩子们诗意的教学情境:小溪旁、山坳里、梧桐下——“春天来了”“冰雪融化”“燕子飞回来了”……孩子们稚气灵动的诵读在我的耳旁回想;“蒲公英的梦想是什么?科学家、解放军、医生、老师……”孩子们擎着大小不一的蒲公英,对着蓝天白云,“噗……”,田间小路上的语文课里,有谁怀疑这些即将随风远行的“蒲公英”?如今,那些青春的记忆,只能梦中重现,但黄木村的第一个班级图书角却是我和孩子们两年来精心维护的圣地,也是我给孩子们最好的分别礼物——愿阅读的种子永远伴随他们生命的花季……
9-10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读懂“矛盾”

摘要:坐在电影院里,我正与少年派一起经历着奇幻的漂流——梦幻的夜、神奇的岛,还有那只凶猛的孟加拉虎。当灯光再次照亮电影院时,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不如就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来上哲学的“矛盾观”吧!冬日,下午第一节课。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与学生们的“矛盾之旅”就正式开始了。我走到学生们中间,问:“大多数同学周末都去看了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吧,有什么收获呀?”
11-12

从知识到生命的课堂变革

摘要:我一直自喻是一株野生植物,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长,顽强而旺盛地长在这片大地上。说自由,其实只是相对而言。我总希望尽我所能在教师岗位上做一点应该做的事——我不能改变大环境,不能革除当今教育的弊端,但我可以在课堂上做些许改善,让走进我课堂的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获得一生受用的东西,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于是,在重重“反教育”的包围下,我依然坚守着,追寻教育的真谛,努力构建生命的课堂。但由于是“野生”,路走得漫长、艰难而曲折。
13-15
教师博览杂志叙事

住在你的世界里

摘要:凌宗伟先生在《教育为什么是“母性的”》一文中写道:“教育在很多情形下最需要的是等待。母性的教育是有耐心的。教育的过程总是起起伏伏.伴随着喜怒哀乐,所以从事教育的人,还要有胆量、有毅力、有信心。这些品质,显然都与人的‘善居下’‘善守雌’的母性的一面有关系。”
16-19

课堂里那些常见的小事儿

摘要:怎样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教育质量?它成为师生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课题和难题。一时兴起,于是,便想从课堂里那些常见的小事儿,谈点教学教育的感悟。上课迟到 为了加强教学秩序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一条明文规定: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旷课。这是铁律。一旦学生上课迟到,通常情况下,一般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多年前,初为人师时,面对上课迟到者,我一定会当众批评学生几句。凡上课点名没到者,同样也会受责备。我以为教师就应该严肃课堂纪律。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为学生好。
21-24

遇到就是一种幸运

摘要:每到开学初,在接手新班级的班主任时,总会祈祷自己运气要好一点,能够分一伙好一点的学生。当班主任的,每当累了烦了总免不了要发些牢骚:咱这命可真苦,遇到了这么一伙糟糕透顶的学生。坐在一起闲聊,也总是羡慕别人怎么那么走运,班里竟然没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似乎总在期盼一些美好的事情。但往往事与愿违,没有人能在每一次都得到足够的幸运。
24-24

总会想起学生张驰

摘要:都过去十多年了,总会想起那个叫张驰的男孩——教师职业中,我的班主任生涯的结束曲中的一个很有跳跃性的音符。我做班主任,其实很挑剔,我的挑剔,并不符合重点班选人的要求,即要求全班学生是不拘一格的,即便初升高入校成绩不好也没关系。每做一届学生的班主任,对这届学生尤其是自己所带的班的学生,有一些特殊的希望:有几个能做班长的学生,有一两个能够站起来“对抗”男生的女生,有一两个能够管家的女生,班级气氛容忍一些“功底深厚”的文学青年,还需有几个总是冷不丁演一出小闹剧的顽皮儿。
25-27

我拍“微电影”

摘要: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四月,是春天最美的时光。校园人口处那株粉色的海棠花还未落尽,读书廊边的紫藤花已经迫不及待地从水泥廊架上溅落而下,飞瀑一般。花的感性,一目了然,就像明亮快乐的我,习惯把自己裹藏在丰富浓艳的色彩里,泼悍而又富有青春气息。就是在这样一个明媚欢愉的四月的午后,我接到了上级的电话:“郭老师,我们想找你拍一部微电影,讲述你和学生的故事,有时间吗?”
28-30
教师博览杂志人物志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摘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是1988年我刚上师范时班主任的谆谆叮咛。回首毕业后20年的专业成长之路,虽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资本,但聊以欣慰的是,自己还能葆有一颗不变的“初心”,并能在“勘能补拙”的良训教导下坚持一份“始终”。
31-34
教师博览杂志文苑

故乡,我把钥匙丢了(外一首)

摘要:我在城市边缘拾荒 翻检故乡的音韵 一片麦子的仪容 我在钢筋水泥的角落 用斑驳的文字 拼凑故乡剥离的模样 山洼老牛呆滞的目光 故乡的土地 纷纷领到了城市的身份证 连生蛋的母鸡都在说着城市的普通话 故乡,我把钥匙丢了 找不到归乡的家
34-34
教师博览杂志征文

转身,展现物理之美

摘要:从2008年9月开始,新课改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去外地参观学习,还时常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老师们争相学习人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等热度消退之后,老师们慢慢地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为什么人家的好模式、好方法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就不行了呢?经过苦苦地思索,我逐渐明白了其中道理:对于他人的模式和方法,我们可以去参考,可以自我反省,但最终谁也成不了“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原创,我们只能是我们自己!于是,我的教学观念有了一次“转身”,课堂上不再拘泥于什么模式和方法,而是依据自己对教育规律和学科自身规律的感悟,结合自己的教学条件和现实可能性,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5-36

转身后的美丽庆典

摘要:我喜欢读《犟龟》,因为犟龟淘淘历尽千辛万苦,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坚定不移地朝着理想前进,最终遇到了人生中最美丽的庆典。我们人生中的许多失败,大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犟龟的精神导致的。然而,有时坚持未必会取得成功,适时的智慧“转身”,也许会让我们遇到美丽的庆典。
36-38

我的曲折语文路

摘要:工作15年,我教过音乐,教过数学,如今却做着一名语文老师。虽然与语文相牵才短短一载,却又何尝不是相望相念多年。1998年秋,我踏上神往已久的讲台,开始了从教生涯。没有欣喜若狂和惊心动魄的开始,面对的是一年级班主任和一二年级跨级教学的工作任务。首次参加镇“爱岗敬业”师德演讲,首次到学生家家访,首次排练六一节目,首次为一名生病在家休养的孩子上门补课,首次在校长面前掉眼泪,因为期末成绩与别的班有小小的差距……所有的第一次,都与我渴望和语文相伴的梦想牵绊在一起,可这梦想如何在现实中落地生根呢?
38-39

为了离梦想更近

摘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人们的追求也往往不同。我的教学生涯经历了两次美丽转身,三个风格迥异的时期。上世纪90年代,我入职之初,因为怀揣着出国梦而努力奋斗了几年,但最终不了了之。2000年,我兼职开办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学着别人“下海”办学,也有几分成功,但感觉还是没有找到自己追求的方向和目标,缺乏价值感和归属感。于是,我继续在思索中转身,在转身中寻找。
39-40
教师博览杂志视点

从“坐中学”到“做中学”“错中学”——把背不动的书包换成能带走的能力

摘要:“请告诉我,现在该走哪条路?”爱丽丝问道。“这要看你的目的地在哪里而定。”猫回答。上述片段是《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对白,这何尝不是教育面临的问题——“用什么教材教”(know—What).?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教(know—How)?”许多老师努力地教学,可曾省思过什么是现今学生的需求?教学带给学生的是“知识”,还是“能力”,或者是“信念”(know—Why)?
44-45
教师博览杂志书话

好书共赏

摘要:本书的两位作者均为担任了20多年班主任工作的资深优秀班主任。他们的成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沉寂20多年后,因为著作的出版而成为著名教育人物。20多年来,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做着同一件事,寻找着同一样东西——做真实的教育,寻求可以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方法。在这本书中,他们把自己教育生涯中美好的教育故事与大家分享,并相互点评,带给大家更多的启示。
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