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杂志社
分享到:

教师博览杂志

《教师博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红烛情思、新视野、教苑行、信息窗、社会潮、人物谱、走进生活、人世间等。
  •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8-5009
  • 国内刊号:36-1222/G4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70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师博览 2013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师博览杂志关注

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纪实

摘要:走进今天的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以下称“汾小”),穿行在整饬、简洁、大气又富有现代感、艺术感的廊厦间,已很难找到四年前学校迎来第一批学生时的影迹。然而,它初始的模样一直留存在36位汾小开创者的记忆中,并将经由他们的记忆成为汾小人永久的历史记忆。
4-9

幸福的“活法”

摘要:多年前。极偶然地“撞见”他博客里的“乱翻杂志”,于是,记住了他的名字——张菊荣。
10-10

科研兴校:汾小的一种“行动证明”

摘要:汾小我没有去过,自然也不熟悉,但对校长张菊荣,我有过许多次接触,比较熟悉。大约十年前吧,我在苏州大学做访问学者,师从朱永新先生,其时菊荣与先生“过从甚密”,也因此,我得以与菊荣相识。我和他可谓“同道”:都沉迷于阅读,喜欢着思考,不断地写作;后来,我调任本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菊荣则是吴江市教科室副主任,在从事的工作上“走到一起来”;再后来,菊荣做了校长,
11-11
教师博览杂志叙事

马明老师二三事

摘要:马明老师去世了,我很难过。数学界有些经历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他的硬笔书法也誉满一时,还出过书法集。我去外地,常有比我老的教师问起“贵校的马明老师……”他当过副校长,当年风气尚可,我喊他马老师,没外人时,也直呼“老马”。要是放在现在,就会成天听人喊“马校,马校”——多难听啊:土,俗,奴!
12-12

肖老师的剪刀

摘要:肖萍老师是我教小学时的同事,比我年长二十多岁。我最初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想安排我和她搭班,她教语文,我教数学。后来学校觉得我教语文更合适。于是就派我去教三年级的语文,肖老师教一年级。但我们一直在一个办公室工作。
13-13

他为什么打奶奶

摘要:那时,我在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当二年级班主任兼教数学。一天,放学后,因为有几个学生的课堂作业没有做完,我便叫他们做完之后再回家。过了几分钟,一些家长陆陆续续地来接孩子,他们都站在窗外等候。宇的奶奶也来了,她站在门口,探着头焦急地向教室里面张望。
14-15

我是真的不会

摘要:午休时间.我正在办公室赶写一篇约稿。几个学生聚在门口伸头探脑,嘀嘀咕咕一阵子后.推推搡搡涌了进来。
16-16

好想重回那问教室

摘要:在一个同行问我“学生听课,最难忘的什么”时,我一下想起陈石老师。
17-17

离好老师 还有多远

摘要:当老师30年了,但时常发现自己这老师当得并不合格。
19-20
教师博览杂志人物志

江涵秋影雁初飞

摘要:青春风沙渡 1988年,我被分配到龙冈中学教书。教室和宿舍都是低矮的平房,唯有办公室是一幢三层小楼。稀疏的建筑物之间,裸露着起伏不平的金黄色沙土。这是平原地区少见的地貌,据说是由残存的古贝壳形成的。学校不远处是一条大河。有一渡口,被人戏称为“风沙渡”(人们也常以此戏称学校)。一旦大风起兮,便会出现“平沙茫茫黄入天”的惨象。
22-25
教师博览杂志征文

几度转身 破茧成蝶

摘要:说到转身,人们总喜欢在转身之前加一个词——华丽。是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蝶之后的华彩,看不到破茧之时的艰难。转身,总伴随着艰难,却不一定华丽。我的生命成长过程,就是几度转身的过程,也是艰难破茧的过程。
26-27

不惑之年再转身

摘要:从师范毕业走上讲台至今,转眼间已二十多年了,我的成长之路相比他人充满了更多的曲折,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成绩,只能说是“小器晚成”。
28-29

可贵的教学勇气

摘要:近看《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美]帕克·帕尔默著)和《我的教学勇气》([美】山姆·英特拉托主编)两书,它们“犹如电击般地触动了渴求进步的我的心弦”。两书都在表明“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29-31

转身,走进他们的世界

摘要:他们的世界、你们的世界、我们的世界,究竟有多么相似,又有多么不同,也许,一个转身,便能够看得到。——题记
31-32
教师博览杂志对话

素读:智者的选择——阐释从远古走来的足音

摘要:大浪淘沙,经过千年涤荡、沉淀,素读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仍折射着辉煌的光芒。陈琴老师通过十几年的探索、传承、素读中华经典证明:素读在童年,可以享用于终生。人生是否灿烂,事业是否成功,其奥秘在于有没有过硬的“功底”。陈老师像一面大鼓,在收获的季节里,奋力举起鼓槌,擂响呐喊:呼吁教育工作者珍惜、享受国宝——素读。这篇对话实录的文稿,沸腾了我们的血液,激活了我们的灵魂。您阅读后,该用什么样的振幅来回应这面战鼓?我们翘首等待您进军素读的领地!
33-42
教师博览杂志专栏

教育的意义只在教育本身

摘要:石头希迁本是六祖慧能的弟子。六祖圆寂前,希迁曾问,师父百年后,他该向何人参学。六祖说:“寻思去!”六祖人灭,希迁就经常跑到安静地方,端然独坐,“寂若忘生”。当时的首座和尚问他干什么,他说:“我禀承先师遗诫,一直在寻思啊。”
43-46

有关“忽然就会了”

摘要:“忽然”之前,其实已经有两三年了。 事情是这样的:刚来深圳做家教不久,我就对家长说,我希望把自主权全部交给我,就是说,我不跟学校教育搭界,更不关心分数沉浮,我只根据自己的特长设置课程,把我自己喜欢且有心得的知识教给他们。
47-47
教师博览杂志艺品

成长为“反映的实践者”——由电影《小猪教室》想到的

摘要: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面对大量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这些都无法完全照搬现成的理论或别人的经验。加上社会环境急剧变迁,教育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中,新手教师经常发现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并不足以应对教学实践所需,他们已掌握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教育理论很难满足课堂教育教学的需要,甚至变成了障碍。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