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金融教育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of Finance and Education

  • 36-1312/F 国内刊号
  • 2095-0098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金融教育研究是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师范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金融教育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金融论坛、管理决策、经济观察、金融教育、金融论坛:债务风险研究、研究动态、经济观察: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本期特稿、金融调研

金融教育研究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流域治理的居民支付意愿研究3-11

摘要:以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的1063份有效问卷为基础,研究了厦门市居民对九龙江生态治理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Spike模型,将拒绝支付者区分为真实零支付群体和抗议性群体,并在剔除抗议性群体后,利用剩下样本对支付意愿进行了Probit回归。估算了厦门市居民支付意愿的平均金额。结果表明:剔除抗议性群体对支付意愿的研究至关重要;厦门市户籍、受教育程度较高、个人年收入较高和环境认知度较高的居民,支付意愿较高;厦门市居民对九龙江生态治理支付意愿至少为每人每年50. 19元。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改革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改革九龙江流域水管制体制,探索建立私有产权体制;建立完善流域环境保护的法规以及标准体系;进一步落实流域保护的目标考核责任制。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路径12-18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屡掀金融中心建设热潮,然而在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的建设格局下,难免会出现资源争夺、无序发展等问题。在梳理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的几大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需求自发拉动”“政府把握时机先行引导”“金融创新与深化拉动”三种形成模式,并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现状,对金融中心发展条件及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对策:分层级、循序渐进打造核心金融区域,尊重金融中心发展规律;重视和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金融与实体产业的协同发展;鼓励和推动区域金融创新。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开启“三农”服务新模式——基于大丰村镇银行“三位一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19-32

摘要: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设立初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然而,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村镇银行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忽略了对无抵押物、缺少担保农户的金融服务,这有悖于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在对接农户时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基于该现状,深入探讨了村镇银行对接农户时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进而提出村镇银行、搬农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使村镇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优质电商构成“经济共同体”,从而实现三方共赢,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缓解“三农”难题提供一种新思路。

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研究33-39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迅速,2017年我国从互联网金融时代过渡到金融科技3. 0时代,我国经济环境发生巨大转变。作为我国金融业重要支柱的银行业,面临金融科技带来的巨大冲击,其经营效率值得深思。在此背景下,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收集2011-2017年相关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该时期银行各效率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对金融科技与银行之间影响关系进行探讨。

我国中小型财险公司保险风险最低资本标准测算研究40-49

摘要:基于Campagne模型,利用中国非寿险业2011-2015年公开披露信息数据,对我国中小型财险公司保险风险最低资本标准进行测算。同时对比2015年偿二代指标下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占净自留保费比例的数据,得出我国中小型财险公司面临较高的综合成本率与保险风险问题的结论。现行偿二代制度在量化保险风险过程中具有更好差异化风险的优越性,但较低评估中小型财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并针对中小型财险公司提高自身偿付能力与行业偿付能力监管效率提高的要求,提出了相关建议。

互联网金融重大风险事件中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50-55

摘要:互联网金融给消费者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风险事件。消费者在面对互联网金融时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加之互联网本身的特性、互联网金融监管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互联网金融重大风险事件频发,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给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当学习国外经验,制定专门的保护法,加强监管,建立有效的维权机制来保障互联网金融重大风险事件中消费者的利益。

生命周期视角下新三板企业的精细分层研究56-63

摘要:企业的发展经历从成立、成长到成熟及衰退的生命过程。对中小企业的成长阶段进行划分是研究其融资问题的基础。以新三板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日常生活消费品、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原材料、工业、医疗保健、电信业务、能源等八个行业的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增长率等五个指标,采用赋值法将样本企业的成长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前期和成长后期。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新三板现有的分层结果,为新三板企业从目前的基础层和创新层进一步精确分层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迁移谜题”的成因:一个文献综述64-70

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大量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收入差距,围绕这个“迁移谜题”问题,梳理了其成因的相关经济学研究。根据现有研究,“迁移谜题”的产生有其理论基础。制度因素、城乡发展差异和内部因素造成了我国的“迁移谜题”现象。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制度、发展等外部因素的分析,对理论基础与内部因素探讨较少,缺乏对“迁移谜题”形成机理以及对多重因素联合作用的探讨。对中国“迁移谜题”问题的分析需要考虑理论的适用性,同时综合考虑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找到其形成机理,以便探寻破解机制。

培养新时代创新型金融人才的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71-75

摘要:培养创新型金融人才是我国争取更多国际金融资源、提高国际金融话语权的重要保证。针对《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结合创新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探讨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可采取“五为一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科研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可注重多媒体、视频、图片与思维导图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发挥网络平台优势作用以培养符合互联网金融时代要求的人才,循序渐进推进双语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中西方金融理念的融合。在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方面,可增加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考核力度和比例,将学生的模拟交易、情景教学以及金融机构实习等活动的表现量化为期末成绩,鼓励并指导学生发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改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金融创新能力,为未来激烈的国际金融领域竞争储备更雄厚的人力资源。

新形势下高校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76-80

摘要: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新型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目前,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偏离市场需求、轻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教师教学方式传统和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等诸多问题。加快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必须优化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重塑考评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