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nancial Economics Research

  • 44-1696/F 国内刊号
  • 1674-1625 国际刊号
  • 2.0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金融经济学研究是广东金融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金融经济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经济论丛、金融评论、金融理论、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短论集萃、国际金融、保险研究、会计研究、短稿·集萃等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宽松性刺激政策、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3-14

摘要:基于155家银行2007-2014年的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对2008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考察,并据此研究了宽松性刺激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风险容忍度上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变得更明显;宽松性刺激政策使得银行降低了风险评估标准,利率市场化使银行更偏好风险资产,双方都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对两者进行对比发现,宽松性刺激政策才是引起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更为关注刺激性经济政策引发的银行风险的积累,同时还需要稳健地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银行竞争、信贷补贴与僵尸企业诱发——基于事件冲击与中介回归的金融抑制效应15-31

摘要:以200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构造基于银行跨地竞争这一外生冲击事件的双重差分模型,探讨银行竞争对于僵尸企业的诱发效应是如何通过银行信贷补贴歧视通道和企业价值性因子通道得以增强的。样本分析表明,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比例为11.2%,其中国企占比超过半数,民企占比近四成。实证分析得出,银行竞争伴随着显著的信贷补贴增强的信号,且多以价格扭曲形式表现在国企上,民企由于信贷歧视并无多大变化。企业通道层面,信贷补贴的负债式现金流使得企业过度扩张资本,忽视效益与真实创新,从而使僵尸企业概率提升。因而需要肃清和扭转银行竞争两大通道的金融抑制效应,缓解信贷歧视,增强企业信息的充分性,完善企业上市退市机制。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兼论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过渡效应32-42

摘要:运用有向无环图(DAG),分析了财政货币政策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研究了2017年以来中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过渡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机制”影响居民消费,在短期内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长期内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大,而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居民消费的解释力度都较小。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机制”影响居民消费,利率只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影响,而货币供给量和贷款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较大影响。2017年实施的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过渡效应。建议政府灵活运用税收政策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央行短期要重视信贷机制,长期则要重视利率机制的作用。

去杠杆、信贷抵押约束与“债务-通缩”风险43-56

摘要:高债务与高杠杆成为目前中国经济的突出矛盾,去杠杆是化解金融风险、保证经济稳定的必由之路,但短期内去杠杆意味着信贷市场的突然冲击,可能影响短期经济增长。构建一个包含信贷抵押约束的DSGE模型,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突然紧缩的去杠杆过程可能导致的“债务-通缩”风险。结果表明,突然信贷收缩式的去杠杆可能会使社会融资规模突然收紧,进而触发资产价格下跌与信贷抵押约束收紧,不仅无法缓解高杠杆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将加速风险暴露,通过抵押品效应和名义“债务-通缩”效应两种渠道触发“债务-通缩”风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可提升政策可持续性,有助于化解突然收缩信贷导致的“债务一通缩”风险。

杠杆率结构、债务效率与金融风险57-67

摘要:基于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市数据,分别建立居民、企业、政府及金融机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就各部门杠杆率与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债务效率、杠杆率对金融风险的冲击力度有所减弱;政府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作用增强,但杠杆率对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趋弱;企业债务效率、杆杠率对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程度有所加深;居民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增加,杠杆率对金融风险暂无显著性负面作用。基于此,中国应稳健实行金融机构去杠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重点调控企业杠杆水平,警惕居民杠杆率水平扩张。

公司市值与媒体关注市场效应68-79

摘要:基于2009-2015年季度数据,以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造了以市值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限模型讨论媒体关注与股票价格相对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媒体关注与股票相对收益随公司市值变化呈现U型关系:媒体关注对于小市值区间的公司,股票相对收益呈负相关;对于中等市值区间的公司,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而对于高市值区间的公司,正相关性逐渐增强。这说明小市值公司受“过度关注弱势”影响较大,而随着市值增加,“注意力驱动”则主导了媒体关注对股票相对收益的关系。因此,对于小市值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的信息质量管理,对于大市值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媒体宣传,提升公司知名度。

私募股权融资能否缓解中小企业的投资不足80-92

摘要:以2008~2015年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私募股权融资究竟是改善还是加重中小企业投资不足,并进一步分析在企业成长机会、融资约束、产权性质分组样本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引入私募股权资本的中小企业其投资不足现象明显得到了改善;其改善程度则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高成长机会、高融资约束、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改善比较明显,而低成长机会、低融资约束、国有企业则不显著。因此,应鼓励中小企业引入私募股权资本,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治理水平和投资效率。

金融知识与中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93-103

摘要:以清华大学2012年“中国消费金融现状及投资者教育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研究了金融知识与中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正向显著,即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家庭总人口数、房产价值和风险性金融资产等对拥有财产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已婚、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二线城市等具有负面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风险偏好和制定理财规划的城镇家庭中,金融知识的影响不显著,而在风险规避及未制定理财规划家庭中的影响均正向显著。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政府应建立健全金融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特色化,提高居民的金融知识,从而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

城镇化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04-115

摘要: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城镇化水平间的关系,并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城镇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是需求作用机制、公共福利作用机制和新城建设的财政机会主义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实施审慎的地方政府债务政策,约束地方财政机会主义偏好,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制度,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和债券市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社会保险与中国国民幸福感116-128

摘要: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在构建国民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国民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可以显著提升国民幸福感中的幸福程度与生活满意度,但不会给国民带来更高的信心;社会保险中的五大分类保险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国民幸福感,只是失业保险与生育保险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小;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更容易受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影响,而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更容易受社会保险全面性的影响;低收入组国民更重视社会保险的全面性,中收入组国民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全面性同样重视,高收入组国民更重视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建议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在全体国民中的覆盖率,为农村居民与低收入群体制定更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切实发挥社会保险保障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