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nancial Economics Research

  • 44-1696/F 国内刊号
  • 1674-1625 国际刊号
  • 2.0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金融经济学研究是广东金融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金融经济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经济论丛、金融评论、金融理论、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短论集萃、国际金融、保险研究、会计研究、短稿·集萃等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有效性研究——基于FAVAR模型的比较分析3-14

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明显放缓、经济结构亟需深度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战略转型等深刻变革。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调控将完全有别于原来的政策调控,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适当组合、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运作等方面也将面临着新的思维和新的常态。本文借鉴Bemanke等将因子分析与VAR模型融合而采取的增强型向量自回归分析法,对基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以来的2011—2015年相关经济金融数据与2006—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发现了两个不同区间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提出“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结构性精准调控有效性明显增强的结论,进而提出深化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效果的政策建议。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周期时变效应研究——基于MS-VAR模型的分析15-24

摘要:通过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基础上,构建包含信贷渠道、产出与价格变量的马尔科夫区制变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检验1998年1月至2016年3月中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周期时变效应的结果表明,在样本时间区间内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存在通畅期和阻滞期两区制状态,MS-VAR模型能够有效捕捉信贷渠道周期变换时点;而分区制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信贷渠道通畅期货币政策产出与价格效应明显强于阻滞期。央行应将传导渠道非线性特征纳入货币政策决策考虑范围之内,增强对传导渠道状态转变时点的敏感度,因时制宜确定政策方向和力度。

银行业竞争度变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25-35

摘要:以中国银行业2002-2014年的宏微观数据,应用Lemer指数、流动性分类法分别对竞争度与流动性创造进行测算,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法,考察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变动对商业银行流动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银行业竞争度提高减少了银行流动性创造;分类型看,国有控股银行竞争度变动对流动性创造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度提高增加了流动性创造,而地方商业银行竞争度提高则减少了流动性创造。这表明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改革节奏,避免改革带来过度竞争。建议采取差别化的改革策略,加快形成存贷款利率随市场竞争灵活调整的机制。

银行监管降低了银行效率吗?36-46

摘要:基于121个国家(地区)的1024家银行的微观数据,利用世界银行专题调查数据库定量测度银行监管变量,对银行监管与银行效率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采取更严格资本要求和有着更强政府监管权力的国家,银行资源配置能力更佳,资本监管和政府监管权力的提升有利于银行效率增加。而在对银行经营活动有着更加严格限制和对银行向市场披露信息有着更加严格要求的国家,银行效率往往更低,经营限制和市场监督显著地降低了银行效率。当控制了政治制度、法制环境和政府治理等国家制度质量差别之后,上述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生改变,研究结论较为稳健。

考虑外部系统性风险因素的供应链金融长期价格风险测度研究47-59

摘要:基于中国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多以具有强周期属性的大宗商品作为质押资产这一典型事实,将外部宏观经济波动引致的系统性风险因素考虑进质押资产的长期价格风险预测中。进一步,分别以已实现波动率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作为宏观经济波动的变量,建立不同的GARCH-MIDAS模型,以期有效解决高频价格数据样本的小样本与长周期预测之间的难题。以螺纹钢为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现货资产的条件波动率以及长期波动部分体现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宏观经济波动对于现货质押资产的整体波动影响显著,而且存在周期的不对称效应;通过稳健损失函数检验,GARCH-MIDAS模型在不同的样本外预测期限内,均体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尤其是季度和半年度的长周期预测。所得结论为银行以及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量化基础。

基于质量信号的众筹融资影响因素研究60-71

摘要:从优化众筹融资项目方案角度出发,基于质量信号理论研究众筹融资影响因素,首先从创业者特质及项目特征两方面分类众筹项目质量信号,探讨各质量信号对众筹融资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众筹网和追梦网1603个项目为样本,分别实证分析各质量信号对众筹成功融资和超额融资的影响并比较影响因素异同。实证结果表明,工作经历、视频、话题讨论/评论质量信号显著提高众筹成功融资可能性和超额融资规模,发起项目失败经历质量信号与众筹成功融资显著负相关,金额等级越多越不利于众筹超额融资;话题讨论/评论质量信号对众筹融资的影响相对最小,说明目前网络舆论尚未对众筹融资产生决定性作用。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基于金融功能观的研究72-80

摘要:基于金融功能理论,从支付方式、资源配置、风险控制和信息处理四个维度构建衡量互联网金融发展效率和均衡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复合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模型对2007~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发现,支付方式、资源配置、信息处理有序度和协同度的提升促使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风险控制功能则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低协同度是导致互联网金融发展先缓慢上升后爆发性增长的关键。因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兼顾有序与协同,尤其是加强风险分散和控制。

新常态下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动因与监管研究——基于“功能观”视角的分析81-91

摘要:在中国金融体系“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创新有助于金融体系逐步适应新常态,也将致使基于“功能”视角的资产证券化创新进入加速期。基于此,需从“功能观”的视角强化对资产证券化创新的约束,以防功能的过度发挥导致“负外部性”,因此以“功能”为导向的监管体系符合新常态下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趋势。当然,对中国而言,资产证券化创新规模还较小,还不太可能产生大范围的风险效应。但随着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提速,逐步完善监管体系,使资产证券化在一定边界范围内发挥“功能”,从而实现资产证券化创新推动金融效率的提升与实现金融稳定的“双赢”则显得十分必要。

大股东减持与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研究92-100

摘要:基于2010~2015年间的A股日收益数据和资金流量日度数据,对大股东减持事件前后的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利用内部人优势精准选择了减持时机,减持前30天超额收益达到2.98%。机构投资者能够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提前获取大股东减持的信息,通过大量卖出被减持股票来避免损失。大股东减持意愿越强烈,减持事件前后超额收益越低,机构投资者资金净流出也越多。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大股东内部人优势和机构信息优势的双重侵害。

外资银行进入影响公司现金持有吗?101-117

摘要:运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14年数据样本,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价值负相关,而且这种负相关性在大规模公司中更显著;与国有公司相比,外资银行进入降低民营公司现金持水平与价值更显著,而且这种显著性在大规模民营公司中更强,结果说明外资银行进入整体能够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的同时,还存在“选摘樱桃”效应。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稳定性和脆弱性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视角118-128

摘要:基于安徽农村104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社会网络理论,从农户的借款难易程度和能否借到款项两个方面研究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稳定性和脆弱性问题。发现农户之间的网络对促进农户之间的信任、降低借贷过程的成本,进而提升借贷水平,保障借贷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农户之间信任水平的降低,成本增高,反而不利于农村民间金融网络组织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