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金融理论、商业银行、国际金融、金融市场、保险研究、会计研究、经济论丛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 国际刊号:1674-1625
  • 国内刊号:44-1696/F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119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01
  • 综合影响因子:1.55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储备货币竞争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性

摘要:不兑现货币制度下,储备货币发行国具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承担的成本却很小,主要储备货币国具有增发货币以获得储备货币收益的内在冲动。随着欧元使用范围的扩大,欧元货币地位上升较快,形成了与美元的竞争态势。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对国际储备货币供给的约束,在现实背景下竞争不但未能阻止货币滥发,反而形成了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缺乏有效监管使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频繁而剧烈,引起汇率大幅波动,国际货币体系更具不稳定性。
3-15

全球化、资产价格变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基于泰勒规则的扩展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虚拟化的背景下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扩展研究,分析了利率与汇率、利率与资产价格的相关影响机制;并采用静态模型和基于预期的动态模型对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水平、产出缺口、汇率、股票价格缺口以及房地产价格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考虑预期因素的动态模型能够达到稳定通货膨胀的作用,短期名义利率对于汇率和资产价格起到了符合经济意义的稳定作用。
16-25

基于内在泡沫模型的中国股市泡沫研究

摘要:基于2005年到2010年上证红利指数和编制上证红利指数的50只成分股分红数据,使用内在泡沫模型以及ADF单位根检验对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内在泡沫以及泡沫中是否含有非理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2005年到2010年这6年的时间里,中国股市存在两个显著的泡沫期,分别是2006年7月到2008年2月和2009年2月到2009年12月,而且泡沫具有内在性的特征以及非理性的成分。
26-39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效应:财政诱导与金融跟进

摘要:采用不变系数模型对2003—2009年中国东、中、西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财政政策结构调控的综合效应高于金融政策,各政策工具效应排名依次为税收政策、信贷政策、支出政策与直接融资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金融职能的财政化,且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鉴于此,构建两者调结构的良性互动机制,需要遵循财政杠杆作用为先、差别化金融调控为主的搭配原则,最终形成以财政诱导来撬动金融资源定向流动、以社会融资总量为参考拓宽多样化融资渠道的调控模式。
40-49

中资银行与外资机构联盟合作路径分析

摘要: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运用资源基础观相关理论和工具对中外银行战略联盟进行分析,显示中外银行战略联盟是基于双方对额外资源需求基础上形成的互利组合,资源渴求程度对于联盟伙伴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战略联盟双方拥有不同的资源与能力组合,因而中外银行的合作深度受到双方资源背景的影响;中资银行与外资机构的战略联盟,尤其是深度合作联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国内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加了银行的净利润,提高了银行经营效率。
50-60

中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列报的监管惩戒考察

摘要:根据1999~2009年证监会与交易所查处的非经常性损益列报违规事件的统计资料,发现此类违规行为的违规成本低,体现在其被查处的概率低和惩罚力度弱。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可考虑完善资本市场民事赔偿制度,建立集团诉讼机制,借助惩戒机制来加大违规成本。
61-71

基于金融创新的投资者决策突变与央行危机救助

摘要:基于一个纳入奈特不确定性的决策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探讨金融危机中投资者决策突变和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结果表明,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增加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在不了解金融创新工具真实风险的情况下只好选择以应付最坏情况的方案来应对冲击,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资产或注入流动性,从而降低投资者的不确定性,避免投资者决策突变成为群体行为。
72-82

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行为

摘要: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视角及基于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衰的史实之实践层面,对中国非正规金融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为了增强对稀缺金融资源的控制会主动进行金融制度创新,而中央政府出于某种考虑不得不默认或支持其行为;但外部随机性冲击会改变中央及地方的博彝收益函数,使地方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沦为政治力量博弈的牺牲品。因此,地方政府主导型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化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博弈过程,而非民间自发的逐利过程。
83-92

中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MML生产率指数的实证分析

摘要:运用Metafrontier—Mamlqusi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MML指数)测度了2006~2010年中国88家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创新类证券公司走势较为平稳,规范类证券公司呈上升的趋势,其它类证券公司则呈现倒“V”型;总体上,中国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只有规范类证券公司MML指数大于1,技术退步是导致中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而纯技术追赶则有拉高中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态势;规范类和其他类证券公司的纯技术追赶值明显大于1;股价指数和资产结构对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则对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作用,其他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著。
93-107

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影响的研究——基于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视角的实证分析

摘要:从毕肯戴克—罗宾逊—椿茨勒条件的视角,同时考虑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因素对中关贸易差额的影响,采用SPSS线性回归后退法分析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名义汇率、两国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劳动力成本及储蓄率差额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关双边货物贸易中美国的巨额逆差自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原因,人民币升值无助于消除美国的逆差。
108-118

从主权债务危机看欧洲一体化的两大缺陷——兼论对东亚一体化的启示

摘要:结合欧盟统计局以及欧洲央行2010和2011年公布的最新数据,分别从财政赤字、公共债务、失业率和通胀率等几个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发,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缺陷密不可分。这种缺陷集中表现为欧盟发展至今的数次扩大,越来越凸显一体化扩张过快问题,以致现有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当遭遇不对称冲击时,难免使一体化陷入两难境地,也使得危机应对措施的效力大打折扣;同时,欧盟在推进货币一体化过程中,忽视了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合作问题,财政一体化的缺失导致债务危机在所难免。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