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nancial Economics Research

  • 44-1696/F 国内刊号
  • 1674-1625 国际刊号
  • 2.0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金融经济学研究是广东金融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金融经济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经济论丛、金融评论、金融理论、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短论集萃、国际金融、保险研究、会计研究、短稿·集萃等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5-13

摘要: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冲击。但是,人民币贸易结算更重要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启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经济高度的外向性和人民币良好的国际信誉确立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全球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有利的时间窗口。因此,要抓住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的机遇,利用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累积与宏观经济波动14-38

摘要:汇改后,外部经济失衡成为了政府部门的“棘手”问题。选取2000年1月-2008年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外汇储备累积带来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波动影响,并借助ARCH模型和TVP模型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外汇储备在长期内影响价格波动,而对产出的影响具有短期性;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波动系数为β1=-0.09,外部失衡下经济高增长波动较小,低速增长时期的波动加大;而对国内宏观金融的影响则恰好相反(分别为β1=0.08和β1=0.689);TVP模型检验得出,国内产出增加和FDI流入都不是国际收支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进口和外汇储备占款成为国际收支失衡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内外”经济平衡的关键是要运用汇率、利率、物价水平调节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

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48-55

摘要:信贷配给理论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自由竞争信贷市场运行机制,为货币政策变动影响实际经济的可能途径提供了比传统理论更为丰富的论证。信贷配给的客观存在限制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发挥的传导作用。中国经历着从非均衡信贷配给到均衡信贷配给的过程,信贷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应采取组合的方式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更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意图,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兼论通货膨胀56-65

摘要: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制于外汇储备使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双顺差积聚起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也与货币政策的内生有关、,应该改善一直以来实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为意愿结售汇制度,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尽快打通货币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长期使用外汇冲销干预带来的各种政策弊端和机制扭曲。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基于中国的银行数据的实证分析66-75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已成为大量经验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行2000~2006年间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银行股权收益与未预期的利率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银行利率风险暴露水平与银行规模大小并不存在稳定的相关性。同时,单个银行的利率风险水平与银行特征比率密切相关。其中银行股权收益的利率敏感性与权益资产比、贷款占资产的比率和企业存款占比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非利息收入占比存在负相关关系:总之,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程度受银行特征比率影响。

组织结构、运营效率与商业银行发展76-85

摘要:中国商业银行长期实行的是地区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尽管该组织模式与中国现有的政府体制和经济体制相衔接,但也存在诸多弊端。近年来,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开始进行业务条线事业部制改革,但效果不很理想。中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应明确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选择恰当的目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改革的环境和条件,制定合理的改革措施。

银行信贷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86-91

摘要:银行信贷创造货币的功能通过资本深化带动了经济增长。1994~2000年间,中国实施紧缩信贷的政策,银行信贷增长率每降低1%,经济增长率降低0.79%,从紧的信贷政策对抑制1992—1993年的经济过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使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一度低迷。2001~2007年,银行信贷增长率每增加1%,经济增长率增加0.2%,稳健的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当前实施的“适度宽松”信贷政策必定会给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影响。

中国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量价关系比较——基于分位回归法的研究92-99

摘要:运用分位回归方法分别对连豆期货与上讧指数各自的量价关系进行准确刻画,并检验了各自量价关系的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连豆期货具有关于零收益率对称的“V”型量价关系,上证股指具有关于零收益率非对称的“V”型量价关系。缺乏做空机制是导致量价关系非对称的原因。中国股市含有一定的非理性成份,建议引入做空机制。

中国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哲学考量100-109

摘要:一个恰当的研究视角的选择与把握,对于确定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所应该厘清与解决的问题的确定十分重要。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研究,应当放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补偿视野中去,或许能够抓拍有关农村金融制度与结构变迁的更加符合现实逻辑又不违背历史逻辑的理论观点以及政策切入点.在结构主义视角中,农村金融服务对象应该锐化到经营农业的农户,其长期功能应该是促进小农制度的消亡。对待民间金融,应该采取一个“现实存在皆合理”的辨证观点允许其长期存在并导引之。经济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中,农业金融面临发展新契机。

抗战时期法币贬值对根据地社会经济的影响110-119

摘要:法币贬值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影响不仅限于物价上扬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降低,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对当时社会财富的分配、阶级结构的调整等所产生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根据地货币政策更为直接彻底。因此,在考察根据地社会形态变迁的过程中,应把法币贬值这一重大经济事件纳入其中。同时,法币贬值使边币大量发行,根据地经济进入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阶段。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检验120-128

摘要:运用Berger和Hannah(1993)模型对中国产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实证检验得出,中国的产险市场既不是结构决定绩效,也不是效率决定绩效,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都不存在。但大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安逸生活”特征。随着中国产险市场化的改革,产险市场将逐步从市场力量说向效率结构假设转化。

喜讯F0002-F0002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近期选题参考F0003-F0003

摘要: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比较;金融危机与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短期资本流动下的本外币政策协调;扩大内需背景下的货币与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