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nancial Economics Research

  • 44-1696/F 国内刊号
  • 1674-1625 国际刊号
  • 2.0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金融经济学研究是广东金融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金融经济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经济论丛、金融评论、金融理论、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短论集萃、国际金融、保险研究、会计研究、短稿·集萃等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0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美元主导下的货币膨胀——兼议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3-10

摘要:针对经济“过热”态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加以调控,但效果不甚理想。本轮货币膨胀具有外生性,可定性为美元主导下的货币流动性泛滥,而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则是泛滥发行的美元引发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渠道,因此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首先应该从改革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着手,配套以财税体制变革以及转换政府业绩评价体系,控制货币膨胀源头,从而有效解决膨胀问题。

后开放时代的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研究11-19

摘要:加入WTO的过渡期已经结束,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状况究竟如何,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来看,在五年过渡期内,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上升,特别是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从而表明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然而,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参差不齐,出现了分化趋势,而且在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的主要方面仍与国际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需要从决定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上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即真正建立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和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培育和提升银行创新能力、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外资银行的专利权竞争战略引介20-22

摘要:利用专利制度,通过专利权来瓜分和占领一国金融市场,是目前外资银行全球竞争的一个利器。国外在中国申请银行业专利的总数在不断增长,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较高,而国内申请专利的热点多为实用新型。国外申请的专利在未来银行技术发展趋势的重点和热点的商业方法专利中占比较高,如电子货币、管理系统以及金融安全技术方面。国外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重点首先是在银行基础设施方面,其次是在银行业务方面。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需求与其风格“标签”关系的实证分析23-28

摘要:对于以组合管理为基本方法的证券投资基金,由于其投资风格选择的不同会导致投资者对其投资偏好的差异,加之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和投资者的非完全理性,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决策更多基于心理动机和行为因素的判断。本文运用行为组合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选择对基金需求的影响及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需求特点和偏好状况。

中国金融发展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29-34

摘要:从中国1978-2005年间金融发展的模式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和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可以看到,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指标GDP的长期均衡关系支持中国金融发展的“供给导向型”模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短期和长期效应不一致;财政支出增加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弱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35-41

摘要:在中国金融业即将对外全面开放的前夕,我们迎来了一个“穷人的银行家”获奖的喜讯:2006年10月13日,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立的格菜明乡村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实践解决了两大困扰金融深化和经济平衡增长的理论问题:一是信贷规模及其绩效是可以与抵押品相脱离的;二是金融资源的投入可以与收入水平相脱离,并成为推动低收入群体脱贫的“原始”推动力。尤努斯推行的小额信贷模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不需要贷款人抵押,二是银行盈利。正因为不需要抵押,孟加拉的贫穷妇女才能到农村银行申请贷款,从而使58%的人现已脱离贫困线;也正因为9年盈利,孟加拉乡村银行的1227个分行才能正常运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只有公益与效率的完美结合才能使穷人的脱贫成为可能。尤努斯的非政府小额信贷模式获得了诺奖的认可,这给我们的有益启迪是多重的:它不仅发现了穷人信用的经济意义,而且给予了诺贝尔和平奖更深刻的社会内涵——持久的和平只有在大量的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方法时才会成为可能。这个奖项近期之所以在中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其原因之一恰恰是中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正面临严重的金融抑制而导致的贷款难题已经成为政府一个头疼的难题,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病。这也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社会底层贫困群体的脱贫问题已受到更加强烈的关注,而银行业已在这方面展现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面对当前中国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现实,要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破解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金融抑制,平衡中国金融资源�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践评估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肇庆地区为例证的调研报告42-47

摘要:从肇庆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践评估来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对于规范农村金融秩序、搞活农信社自身业务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服务对象、服务区域等客观上决定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约束。只有进一步构建信用风险、制度风险和操作风险防范体系,构建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分担体系以及财务风险补偿体系,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贷中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功能、影响与趋势研究48-53

摘要:做市商制度具有保持市场流动性、促成大宗交易和维护市场稳定、提高市场有效性和场外交易市场运作等项功能,中国引入做市商制度应将竞争性做市商制度与现有的竞价机制相结合,建立起适应中国市场特征、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混合型做市商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从国际铸币税角度分析54-57

摘要:一国货币国际化后会给货币发行国带来巨额的国际铸币税收益。人民币国际化前中国每年都要缴纳巨额的国际铸币税;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中国将会从世界征收丰厚的国际铸币税。因此,人民币应该加快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铸币税的分配。

中国特殊国际收支结构的原因探悉——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58-61

摘要:中国特殊国际收支结构与人口因素密切相关。要保持国际收支健康发展,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三是改进外资管理政策,把质量、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首位。

开放经济下投机攻击的策略分析62-67

摘要:在资本高度流动、金融市场高度互联及金融产品大量创新的背景下,投机者的投机攻击策略越来越趋于组合化、立体化;投机者在投机领域的频繁运作,客观上造成了金融危机内的扩散。进而加剧了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比较研究68-72

摘要: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分为金融市场的横向风险分担机制与银行中介的跨期风险分担机制。横向风险分担机制在规避非系统性风险方面占有优势,而跨期风险分担在规避系统性风险方面占有优势。两种风险分担机制是一种互补关系,适度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担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体系的两种风险分担机制都会受到损害,对经济稳定形成威胁,因此我们在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该从风险分担的视角来进行金融体系设计,保持一个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

中国外贸依存度分析——兼论汇率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73-78

摘要:尽管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鉴于加工贸易的急剧扩大、GDP结构差异、汇率等因素,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实际外贸依存度并不算高。因此,在继续推进对外贸易政策、优化贸易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水平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外贸依存度仍将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进口依存度将最终高于出口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当务之急是要设计一套能全面有效反映国家宏观管理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对外开放度等的指标体系。

保险人与保险中介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79-84

摘要:保险人与保险中介人之间由于期望效用不一致、信息资源不充分等原因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对保险人造成负面影响的是人隐瞒行为型信息不对称。要解决保险人与保险中介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应加强保险人与保险中介人自身的内部约束,另一方面应建立利益趋同机制和保险信用评级制度。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检讨——以“凤凰”“东员”为案例的分析85-90

摘要:资产证券化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曾被用作AMC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凤凰”和“东元”两只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通过证券化工具处理不良资产的道路上终于迈出了艰难而又关键的一步,但依然受到法律约束。本文通过对这两只证券化产品的实证分析以及理论研究,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法律问题,包括资产转移、SPV模式选择、信用增级等的法律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实践有所助益。

构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的制度基础91-96

摘要:国有股“一股独大”一直被视为中国证券市场诸多问题的根源,但由于对国有股权的功能和作用缺乏清晰的了解,管理层于2001年启动的国有股减持计划遭遇了挫折。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及其股票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而言,最为短缺的资源依然是制度资源,包括市场秩序、法治建设以及政府管制制度等。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更应该重视制度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