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金融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Jilin Financial Research

  • 22-1073/F 国内刊号
  • 1009-3109 国际刊号
  • 0.4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吉林金融研究是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吉林金融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吉林金融研究 2006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卷首短语
向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1-1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1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金融论坛
“藏金于民”的新思维4-7

摘要: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而美元汇率偏弱,使我国承担了很大的外汇风险。为了规避外汇风险,调整外汇结构,央行领导提出“藏汇于民”的思路,这个政策无疑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由外汇占款引发的被动货币投放,防范金融风险。由此引申开来,能否也允许“藏金于民”,运用黄金货币职能,调整经济发展,为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深层次的问题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树立审计风险理念 切实提高内审质量8-9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从人民银行行业特点出发,我们必须树立审计风险理念,加强风险基础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最大限度的把住审计质量关,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热点透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10-12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次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以往,其阶段特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其最终目标是改变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鉴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新农村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基层央行身处城乡结合部,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前沿,必须适时调整工作重心,研究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影响,努力推动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3-14

摘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的资金供给部门,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资金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已成为当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就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于强化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15-16

摘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吉林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农村建设资金来源60%以上靠财政补贴,来自金融机构的扶持还不到1/3,金融对农村建设支撑作用明显不足。如农业贷款所占贷款总额比重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和2.5个百分点,而且主要靠农村信用联社这一地方金融机构。针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结合金融支农现状,我们从金融机构、政府信用、产业发展等角度,力图探索一条适合吉林省省情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积极发挥征信管理职能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7-17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作为负责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征信管理部门要立足本职工作,在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创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等方面做文章、办实事、求实效,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加快农户信贷数据信息进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进程,城乡联合加大征信知识宣传面,推动信用乡镇建设等三个方面,全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金融监管
加快转换四项机制积极推进监管办事处机构改革18-19

摘要:银监会成立以来,县级监管办事处的干部职工作为最基层的监管队伍,一直工作在银行监管的第一线,充当着县域银行业监管的主力军,在防范和化解地方银行业风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等多方面工作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但近两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银行业监管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也不断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在新形势下银监会整体监管工作效能的提高,2004年3月,银监会下发了监管办事处机构设置调整和人力资源整合的指导意见,大体上明确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所关注的监管办事处的机构职能、规格及最终归属等问题。

以科学监管观为指导切实履行基层银监机构监管职能20-22

摘要: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各行各业能否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毫无疑问地成为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作为基层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经营管理
吉林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缓的症结与出路23-25

摘要:近几年,吉林省各商业银行把中间业务作为改善金融服务、增强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经营战略,在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整合业务品种,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加强金融综合服务,中间业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省份和邻近省份相比,吉林省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量小、收入低,对营业收入贡献度差,且占全国的比重偏低,发展滞缓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杏。

浅议金融产品整合与整合营销26-27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外国金融机构的大量渗透将对中国金融业形成了巨大压力,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调整经营战略,提高竞争能力,迎接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的连续性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向更高层次升级转型,金融需求的国际化、综合化、复式化、个性化、套餐化、高低端差异化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国内市场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活力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产品体系升级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在现有条件下,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着力整合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资源和营销策略,随着入世过渡期的即将结束而愈加紧迫,并对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构建金融产品新战略、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战略28-29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国内各种体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金融生态环境急剧变化,商业银行迎来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面临更加激烈的金融竞争。在这种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战略在自身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影响商业银行成败的关键。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分析30-31

摘要:我国银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广告、宣传、赠送礼品等营销活动,推出了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建立了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电子化营销渠道,营销内容不断扩大,营销层次不断提升。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水平还不高,各种营销手段的运用还缺乏相互的配合和完整的策划,整个营销工作还缺乏系统的管理。随着社会各界金融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我国对世贸组织承诺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日期的临近,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要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创建和保持与客户的交换关系,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自身的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32-34

摘要:助学贷款是指银行帮助借款人或其直系亲属、监护对象完成高等教育或进一步深造的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经营性助学贷款、再学习贷款和留学贷款四类。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合作金融
提升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几点看法35-37

摘要:当前,我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特别是今年,在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及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改革成果,把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村信用社核心能力实质上就是农村信用社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金融产品及提供金融服务等一、二个或几个环节上具有明显优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并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是指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竞争的特定经营环境中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的合力。国内外许多金融企业都把提升核心能力作为本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

农信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8-41

摘要:继2003年8月18日国务院召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之后,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吉林省作为全国8个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区之一,踏上了艰难的改革征程。然而,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达到了什么程度?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对延边州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的调查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农信社风险问责制的探讨42-43

摘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既来自天灾,也来自人祸。人祸不仅仅指内部人的违规违法、贪污腐败,也包含了监管者和管理者在监督理念、决策水平以及处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误区和失误。在金融领域竞争加剧,金融风险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情况下,实施风险问责制符合农村信用社发展要求,也是农村信用社“规避风险、堵塞漏洞、规范经营、提高效益”的必然选择。

欠发达地区农信社贷款利率过高浮动现象应予关注44-45

摘要:虽然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给予较大浮动区间政策,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信社贷款利率过高浮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效应,应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