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金融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Jilin Financial Research

  • 22-1073/F 国内刊号
  • 1009-3109 国际刊号
  • 0.4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吉林金融研究是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吉林金融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吉林金融研究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卷首短语
金融宏观调控依然面临重任1-1

摘要:在过去的两年里,金融实行有预见的宏观调控.各项措施迅速落实.投资过热等一些问题得到控制,防止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金融宏观调控依然面临重任。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金融论坛
加快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5

摘要:党的“十一五”规划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呈现在国人面前,全国九亿农民为之欢欣鼓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血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生了明显变化,金融机构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策略,但以市场为导向的整合也导致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金融功能弱化。为此加快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科学实施“三五一五三”工程全面提升货币信贷与金融稳定工作6-8

摘要:随着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基层人民银行既担负着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宏观调挖、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重任。为此,在发挥基层央行的职能作用上要以科学实施“三五一五三”工程,全面提升货币信贷与金融稳定工作为主要原则,即认真履行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围绕“二大职能”,提高人民银行的“五个能力和水平”;抓住“一项改革”,落实“五项政策”;依据“二性”原则,大兴调研之风。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县域经济金融发展负面效应的调查与思考9-11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金融业乃至国家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资金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收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以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幅度较大的靖宇县为例,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县域金融机构经济金融互动的负面效应进行了专顾调查.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热点透视
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2-14

摘要:“十一五”规划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体现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中提出了“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的要求,这是针对当前农业保险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来的,是非常客观的和符合实际的。

农村金融环境与新农村建设适应性问题研究15-16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思路、总要求和总抓手。金融部门作为与“三农”工作有着直接联系的部门,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新农村建设上可谓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农村弱势群体需求与信贷服务相矛盾的调查思考17-18

摘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弱势群体仍占15%-20%左右的比重,这一群体是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重点和突破口。但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需求与目前信贷服务存在突出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观察思考
关于改革重组吉林省地方商业银行的建议19-19

摘要:吉林省地方商业银行主要指长春市、吉林市商业银行和全省的城市信用社。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机构历史包袱沉重,资本金严重不足,缺少国家政策支持,体制不清,机制不活。改革重组地方性商业银行,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形成服务层次齐全、定位明确的多元银行格局,使之成为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现实需要。

基层央行履行审计职责的探讨20-21

摘要:如何开展基层央行履责审计,促进人民银行各项职能的依法有效执行,全面提高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责的能力,足我们当前内审工作的重点课题。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整合途径22-23

摘要:人民银行的内审和纪检监察部门同属于监督保障部门,两部门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按人民银行现行体制,基层人行内审和纪检监察都挂靠办公室,且大多数都是由二人分别兼职。随着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基层央行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基层人行近几年基本上冻结了进人关,人力资源不足与工作量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因此,对一些具有相似和互补性质的业务进行整合,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矛盾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人民银行在此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从基层人行内审和纪检监察的监督职能出发,通过对比分析内审和纪检执法监察业务的异同,进而对整合基层人行内审和纪检监察力量,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内部监督职能,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整合各类监督资源防范内部资金风险24-25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的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内部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组织上、制度上为控制内部资金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有效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实现各类监督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监督手段的作用,有效控制内部资金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业务管理的思考26-27

摘要:人民银行县支行会汁部门承担着会计核算、财务核算、帐户管理等工作,同时负责组织各金融机构参加的同城票据交换。会计工作足人民银行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是服务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会计部门在履行中央银行职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似是在一些地方,县支行会计业务管理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资金安全存在风险隐患,应引起各级行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于信托业建立风险缓冲机制的初步构想28-30

摘要:反思中国信托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可以发现,除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及定位不清等因索外,一个至关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转移和缓冲风险的有效手段,以及化解和控制风险的长效机制,是过去和现在造成信托行业金融风险的主要根源。特别是伴随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即将结束,国外金融机构纷纷抢滩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原本已处于不利竞争环境中的信托公司又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在这种环境中谋求拓展,信托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将日益加大。因此,除了日常的风险控制外,建立风险缓冲机制是国内信托行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有效的风险缓冲机制能够避免信托业风险对经济金融运行带来的波动和冲击,缓解信托风险在整个金融系统的扩散和传播,可以提高信托业的公信力,有利于增强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金融监管的规范化要求信托业建立风险缓冲机制。信托业风险缓冲机制的有效形式是: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问题分析31-33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因其特殊性,机遇和困难并存,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邮政储蓄老转存款转出政策实施后的调查与分析34-35

摘要:为配合邮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邮政储莆转存款利率关系,提高邮政储蓄机构资金运用能力,建立由暗补转换为财政明补的补偿机制,人民银行新出台了邮政储蓄老转存款(即2003年8月1日前转存人民银行的邮政储蓄存款)分期转出的改革措施,实行新老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政策,老的邮政储莆转仔款执行年利率4.131%,新的执行年利率1.89%。为了解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政策实施情况,近期我们针对四平市邮政储蓄老转存款转出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东北地区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36-38

摘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无论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整合升级,还是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和产品结构调整,都离不开资本市场支持。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东北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减缓,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存在着“规模小、结构差、效率低”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满足不了东北地区对融资的需要,进而将影响东北经济振兴的进程。本文仪就东北地区资本市场存往的问题及其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亟待加强39-40

摘要:近一时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案件频发,造成信用社资金和社会信用的双重损失,这些案件反映出农村信用社系统、规范、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还远未形成,在操作风险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盲点,管理工作呕待加强。

农信社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1-42

摘要:多年来,由于自然、社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信用社本身贷款决策失误等原因,导致了大量不良贷款沉淀。面对巨额的不良贷款,依法收贷逐渐成为降低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不良贷款的下降,抵债资产也在逐年增多,其管理出现了两难选择,使一些农村信用社陷入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窘境。一些抵债资产不但没有起到规避信贷风险的作用,相反,却成了农村信用社的又一个包袱。这种状况下,不仅使部分收贷成果化为泡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效益性。因此,加强抵债资产的管理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