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11-1384/F 国内刊号
  • 1000-7636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与管理研究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与管理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宏观经济、金融、劳动经济、公共管理、学术前沿、区域与城市经济、突发公共事件与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
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什么经济学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3-12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过时,因为其中所包含科学的商品经济基本原理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依然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论,而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样也没有过时。中国经济改革是参考借鉴而不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因为参考借鉴不等于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找不到答案,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可能使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误入歧途。实践证明,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的,而且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

国有企业国际化40年:发展历程及其制度逻辑13-30

摘要:中国正在崛起的国有跨国公司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纵向历史法和过程-事件分析,通过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脉络,力图揭示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演进的阶段特征及其制度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始终伴随着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交互作用;国有企业的国际化符合传统的渐进演化规律,在推进速度上又表现出超常规、非线性的特征;国有企业国际化的特殊历程根源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大容量内需市场的特殊制度环境。当前,唯有通过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建立现代跨国公司治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海外投资行为,才能使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以更加合法合规的姿态,更好地实现国家使命和企业战略目标。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宏观经济
中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变化:2002—2013年31-44

摘要:本文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中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研究这一时期城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以及对全国收入差距贡献的变化。一方面,伴随着21世纪以来旨在影响收入分配问题的新政策的施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基本上呈现显著缩小的趋势,教育和家庭结构等特征的系数效应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在减小。另一方面,不平等指数分解揭示出,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对于全国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正在缩小。然而,教育的禀赋贡献仍呈现扩大趋势,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的贡献。

产业转型、就业结构调整与收入分配45-56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国非农就业的行业分布和收入增长1995—2013年期间四个时间点上的情况,用布朗分解方法分析了收入增长的原因,重点考察了行业分布变化所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劳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收入机制的完善,低技能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使中国产业结构向低技能低收入的方向倾斜发展,这不利于整体收入的增长和分配。近年来产业转型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开始加强,这会成为新时期中国劳动收入的新增长点。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产业经济
中国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作用、关系与协调机制57-64

摘要: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竞争政策逐步成为优先选择。从理论上看,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在政策目标、理论基础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既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一致性,也存在着严重的冲突。长期以来中国产业政策一直居于强势地位,但是其政策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与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要求存在着冲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竞争政策的地位将更加重要。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机制的设计非常关键,在充分发挥竞争政策作用的同时,要处理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关系。

开放创新与跨国资本流动技术扩散的门槛效应研究65-80

摘要:本文将开放创新的理论范式引入到跨国资本流动分析框架中,探讨微观创新环境演变对跨国资本流入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及其门限变化特征。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法测算中国内资工业企业2006—2011年技术进步率,并基于静态面板门限回归方法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证实:自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国内创新环境的演变对于跨国资本流入技术扩散效应的门限影响具有极强的正向作用。其中,区域技术市场开放程度、区域高等学校参与积极性对于外资技术扩散效应的门限影响最为显著;区域技术市场健康程度的影响也较显著,但因受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发展制约影响相对较弱。本研究工作提供了观察创新制度环境变迁对跨国资本流动技术扩散效应分析的一个新视角。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区域经济
社会网络与京津冀家庭消费——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的实证研究81-92

摘要:本文运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社会网络对京津冀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礼金往来越多即社会网络资源越广的家庭,其家庭总消费越多。进一步从消费结构分析,一方面,社会网络对家庭不同类型的消费均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耐用品使用周期长,社会网络对家庭耐用品消费有正向影响却不显著,但会显著增加家庭的非耐用品消费。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网络对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这为政府从微观家庭层面制定扩大内需政策提供了依据。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公共管理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公共服务不平等累积性研究:1994—2015——基于增量供给与存量调整视角93-110

摘要:京津冀地区内部公共服务呈“断崖式落差”。然而,“局部层面”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突破是推进“全国层面”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有益尝试,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探索“跨省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机会。鉴于中国目前“公共服务不平等”现象是常年累积的结果,本文提出“公共服务增量不平等”和“公共服务存量不平等”的概念,用“本年支出合计”反映公共服务增量供给,用“本年支出合计(考虑物价因素后)的累积”近似反映公共服务存量。以区(地级市)为最小单位,将京津冀地区的43个区(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其户籍口径下1994—2015年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并得出以下基本判断:(1)京津冀各区(县、地级市)人均公共服务累积规模普遍持续增长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人均累积极端布局基本稳定;(3)通过增量调整降低存量不平等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效果显露;(4)京津冀各区(县、地级市)公共服务存量不平等程度依然很高,长期以来人均公共服务存量基尼系数处于警戒线0.36附近;(5)户籍口径公共服务不平等揭示了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的真实差距。研究结论从公共服务增量、存量及累积性角度为正确处理北京、天津、河北和京津冀一体化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关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地方政府债务空间与空间债务——基于地根经济的区位黏性视角111-120

摘要:本文从人口流动的区位黏性这一全新视角,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李嘉图等价命题纳入新经济地理研究框架进行理论分析。为了进一步揭示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采用空间计量方法验证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局部正相关特征。最优的债务政策取决于经济系统的初始条件,在非对称经济结构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单纯建设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只会降低区域内的交易成本,这对于那些仅着眼于投巨资用于城市“硬件”建设的地方政府来说显然是一叶障目。建议依靠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培育规模报酬递增的专业化产业集群。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企业管理
CEO自恋会影响公司的战略变革吗?121-130

摘要:利用2006—2016年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探讨CEO自恋这一人格特征对公司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自恋倾向会抑制公司的战略变革,而CEO权力和董事会监督强度对CEO自恋与公司战略变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权力越大的CEO,其自恋程度对公司战略变革的影响越大;相反,董事会监督强度越大,CEO自恋对公司战略变革的影响越小。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管理者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创新投入、内部控制与成本粘性131-144

摘要:本文采用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以及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可以促进成本粘性的产生;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创新投入影响成本粘性具有调节效应。相比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更大。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成本粘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企业发展并不都是消极的。在中国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过程中,对企业创新越重视,创新投入越多,产生的成本粘性越大,这为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会促进创新投入,增加成本粘性,而适度的成本粘性是企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