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11-1384/F 国内刊号
  • 1000-7636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与管理研究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与管理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宏观经济、金融、劳动经济、公共管理、学术前沿、区域与城市经济、突发公共事件与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宏观经济
基于购买力平价法的全球工业化水平测度3-12

摘要:随着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统计结果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国际可比的购买力平价(PPP)测度工业化发展状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三部门宏观经济模型框架下,论证了消费与投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2011年轮ICP分项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了基于PPP的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新指标体系。通过对全球七大区域175个经济体和12个最大的经济体的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后发现:工业化进程与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与人均实际经济资源占有量呈正向变动关系;高收入经济体普遍有着相对较低的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和较高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固定资本形成相对价格和人均实际GDP两种口径下,测算的工业化水平具有一致性。

新常态下贸易调整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13-21

摘要:本文构建了小型开放经济下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分析进口占比和国内外产品替代弹性的动态变化来研究贸易调整时期宏观经济的动态调整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贸易调整的策略和路径对不同冲击下经济运行的影响存在差异;国内经济冲击下的贸易调整会对经济稳态产生影响,国外经济冲击下的贸易调整对国内经济长期运行影响不显著,但是会影响短期经济调整;进口占比主要影响消费、资本、投资和实际汇率,国内外产品替代弹性则主要影响资本、经常账户和实际汇率。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金融
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及测度22-30

摘要: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成效卓著,却常因外界对中国金融市场化实际进程认识的不足,而导致国际社会长期曲解甚或无端指责中国金融体制。为此,本文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构建能够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特征的指标体系,修正并重测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并由此研判中国金融市场化真实水平。研究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远非外界误解的那样低;相反,中国金融业也基本实现市场化。

创新驱动的银行绩效增长模式——以民生银行为例31-41

摘要:本文从经济增长的共协理论出发,建立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人力资本创新和金融科技创新等因素在内的银行业绩(营业收入)增长模型,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制度创新在银行绩效增长中的贡献率。对民生银行进行的实证测算结果表明,金融创新是民生银行绩效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且也大大提升了民生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由此论证在适宜的经济环境下,如果银行审慎经营,金融创新是遵守激励相容原理的,也说明'财富增长论'、'约束诱导论'、'避管制论'等均具有片面性,不足以描述整个银行业。2013年,民生银行规模收益有较大下降,在转型期,为促进民生银行转型,本文借鉴美国富国银行的经验,提出了几点综合创新对策。

标准化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42-47

摘要:本文以金融标准化水平为切入点,在分析标准化对金融服务贸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针对1997-2013年中国金融标准化及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等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中国金融标准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标准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国际金融标准的采用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均有利。短期内,国家金融标准工作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更大,但影响程度呈边际效应递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劳动经济
延迟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基于合理退休年龄的判断准则及估算结果比较48-56

摘要:了解合理退休年龄的评判标准和估算方法是政府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理论基础。本文根据财务平衡法则、经验法则以及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别估算了中国的合理退休年龄。三种估算结果虽略有差异,但均显示高于现行平均退休年龄,且随着时间推移,退休年龄应逐步上升。同时,根据CGE方法估算的退休年龄变化路径,相应的GDP增长率、消费水平、社会总工作效率均要高于维持现有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人才敬业度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57-63

摘要:在管理实践中发现,敬业度高的员工愿意全身心地在企业中发挥个人的最大价值,对组织绩效会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在员工敬业度高的企业,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恪守公司价值观。因此,如何提升人才敬业度成为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领域。本文提出组织因素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可能会影响人才敬业度的假设。而后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与人才敬业度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结合典型企业的案例,针对企业如何从四个维度——员工维度、顾客维度、环境维度和社区维度来切实、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提升人才敬业度和组织绩效给出一系列管理建议。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产业经济
风险投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及效应64-72

摘要:风险投资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资金支持、技术筛选与集聚、孵化和增值服务促进和阶段性投资及激励等作用。本文选取节能环保产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43家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对该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司成长性显著正相关,总资产规模、期间费用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与公司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表明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应进一步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完善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以进一步发挥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

市场导向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73-81

摘要:本文利用2007-2013年国家高新区的相关数据,构建技术创新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不同维度的路径嵌入,分析市场导向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此外,从中观层面对市场导向这一理论进行拓展,并通过路径嵌入式模拟仿真对SD模型分析法加以改进。研究表明:(1)市场导向协同激励对于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平均增长率为2%;(2)用户需求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递减特征,其中较低和中等水平的用户需求识别能力效率提升程度最为突出;(3)竞争驱动和主体职能协同都与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竞争驱动的提升效果最明显。

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估计——基于全球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82-90

摘要:本文基于1995—2007年177个经济体的平衡面板数据以及全球石油价格和石油储量,通过构造GDP的工具变量,研究了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结果表明,全球样本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在0.610~0.929,而对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体,收入弹性在0.808~1.248,非OECD经济体收入弹性在0.582~0.885。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企业管理
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监管:理论与经验证据91-99

摘要: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对高管在职消费的监管是难点之一,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为其提供了支持。在中国,在职消费被认为是企业高管的一种重要替代激励,但其激励效应究竟怎样?为什么要加强监管?本文从契约的非正式履约机制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职消费是高管通过与所有者达成关系契约而形成的一种非正式激励,关系契约的自我履约性和不能被第三方证实的特点导致其激励水平高但激励效应弱。随后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针对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CMM),验证了在职消费的这种弱激励效应。

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滞后性及持续性的影响——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100-107

摘要:本文采用波特(Porter)的基本竞争战略分类方式,借助验证性因子分析判断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滞后性及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存在滞后性,且差异化战略的滞后期相对较长;竞争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存在持续性,且实施差异化战略可以获得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

公司治理、管理层权力与股份回购108-117

摘要:本文基于委托理论,利用沪深股市2005—2014年公开市场股份回购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对公司治理与股份回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公司实施股份回购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股权集中度越低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份回购完成率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对公司治理和股份回购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其效果是减弱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股份回购的影响,但是对董事会规模和股份回购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的同时,为政府有效监管、管理层正确运用以及投资者深入理解股份回购行为提供借鉴和参考。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财务与会计
周期性公司估值框架构建118-125

摘要:本文从股价走势和估值水平两个视角考察宏观经济因素对周期性公司价值的影响,具体以采矿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7类共计20项宏观经济指标与2项采矿业上市公司价值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和相互验证。研究表明:(1)6项宏观经济指标对采矿业上市公司股价走势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2)9项宏观经济指标对采矿业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3)宏观经济指标对采矿业上市公司股价走势和估值水平的影响趋于一致。据此,结合收益途径和市场途径相关参数测定问題,试图构建将宏观经济因素合理纳入周期性公司估值过程的基本框架。

行业特征与行业特定估值模型研究126-137

摘要:在不同的行业中,根据被评估公司的个体特征以及其所属行业的总体特征,而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的估值模型,这已逐渐成为了当今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实践中的主流趋势。本文通过选取一系列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详细地探讨了适用于各个样本行业的估值模型,并将这些估值模型进行了准确的适用度排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绝对估值模型适用于快速成长的新兴行业,而相对估值模型适用于成熟的传统行业。对于稳健且未来运营数据易于预测的行业,动态估值模型表现良好,而静态估值模型在波动较大且预测难度较高的行业中具备独特的估值优势。市价估值模型与企业价值估值模型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估值表现差距。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识别与证据收集138-144

摘要: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财务舞弊事件,本文构建逻辑(Logistic)财务舞弊识别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是影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因素,都能在整体上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进行风险识别;一般而言,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比非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要大,审计人员可以从财务指标的波动性入手,去寻找上市公司是否真正存在财务舞弊的审计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