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11-1384/F 国内刊号
  • 1000-7636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与管理研究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与管理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宏观经济、金融、劳动经济、公共管理、学术前沿、区域与城市经济、突发公共事件与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特稿
我国经济与物价的中长期发展前景5-17

摘要: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美欧日经济平稳增长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调到9.7%左右,2012~2015年将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2011年和2012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大,CPI涨幅将超过5%。2012年以后食品价格和CPI涨幅趋于下降,但非食品价格仍将保持较快上涨态势,内在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可通过适度控制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和工资上涨幅度、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等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但需要处理好抑制物价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研究——基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的视角18-24

摘要:通货膨胀管理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本文利用中国2005午1月~2010年3月度数据构建模型分析,得出结论:(1)短期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因素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长期控制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的要素主要是货币的供给;(2)宏观经济形势稳定条件下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3)消费者物价指数对自身的波动具有较强的累积效果,经济增长贡献了消费者物价指数波动的55%,而广义货币的这一比例仅为18%;(4)中国货币收入的真实需求弹性为1.152,这一数据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中国经济发展系统动态仿真研究33-38

摘要: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经济过程和结构的分析,构建经济发展模型,并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动态仿真。模型的基础运行结果表明,中国目前还处于一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随着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环境污染持续加剧,经济系统最终会走向迅速崩溃。通过调整政策参数组合,本文得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种方案,以及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基本可持续、经济理想可持续三种发展情境,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应对政策措施。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劳动经济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性定位及实现路径39-44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双向”流动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根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匹配视角的省际证据45-53

摘要:本文借鉴匹萨雷迪斯匹配模型的思想,通过构建包含对外贸易筛选机制的劳动力就业框架,阐述了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97—2009午31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出口、进口、贸易顺差三个层面考察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城镇就业水平当期和滞后调整的影响。得出结论与以往相关研究不同。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抵消效应依然明显,且存在时滞摩擦。

北京商务中心区知识工作者过劳状况——现状与对策54-59

摘要:目前,国内的过度劳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对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状况的实证研究与理论阐释。本文通过调研北京商务中心区的知识工作者,分析该地区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和工作特性的状况及特征,并以此为数据支撑,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缓解和解决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问题的对策建议。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企业管理
知识分享缺失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研究——基于组织政治的讨论60-69

摘要:近年来,知识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我国企业却大多未采取实际行动以全面推进企业内部的知识分享。现有研究对于知识分享必要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知识分享所能带来好处的分析上,尚未论及知识分享缺失会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认为,如果企业在知识分享方面做得比较差,就会造成知识割据的情况比较严重,员工讨价还价的能力就相对较高,这意味着企业内部的组织政治行为将会增多,从而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差序格局”的情境下更易于产生组织政治行为,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知识分享缺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更加严重。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上述观点。本文的研究表明,知识分享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件事情。

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社会责任比较研究70-76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与问卷调查方法,从员工利益、纳税责任、环境责任、客户与供应商关系、社会公益责任等方面比较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其他(民营、乡镇、改制)企业在华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结论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社会责任总体表现优于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

投标人平行串谋与最优公开保留价博弈分析77-85

摘要:本文将投标人平行串谋问题与招标人公开保留价定价策略相结合,研究了第二价格密封招标方式下投标串谋联盟的串谋报价及利润分配机制,分析了串谋联盟的存在对非串谋联盟中成员的投标策略和期望利润的影响,揭示了串谋联盟成员人数与串谋联盟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招标人公开保留价定价策略、串谋联盟成员人数与招标公开保留价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招标人应通过降低公开保留价的方式来防止或减少投标人平行串谋行为的发生。

基于AHP的电信运营企业战略绩效模糊综合评价86-92

摘要:电信运营企业BSC与EVA相结合的战略绩效评价模型是一种以增加价值为导向的、过程化的、综合体现财务动因和非财务动因的多层次战略绩效评价系统。基于多层次战略绩效评价系统可建立战略目标→执行策略→实施措施→绩效指标的递阶层次评价模型,引进AHP系统工程方法,通过因素间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利用矩阵原理求解权重向量,可以得出电信运营企业重点执行策略、重点实施措施及重点衡量指标及价值驱动因素排序,利用模糊评价的原理,通过确定各绩效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进而确定电信运营企业战略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分及备执行策略、实施措施的评分,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电信运营企业战略绩效综合评价提供了综合的理论框架和实用的技术工具。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金融
汇率预期、外汇供给与外汇储备93-102

摘要:基于货币资产组合思想和外汇储备供求理论,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汇率预期、外汇供给和外汇储备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发现: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预期波动对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外汇供给具有反向影响,而且这种反向影响随着预期汇率大小的不同具有分段特征;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外汇供给增加的冲击会导致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但即期汇率的变化方向并不确定;总体而言,预期汇率波动对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具有反向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很好地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中国货币市场深化进程中的汇市弹性与压力分析103-111

摘要:自21世纪以来,中国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近十年中国货币市场深化发展进程汇市弹性与压力问题的实证结果表明,更富弹性的汇制、更高市场化程度的汇市倾向于高发展水平的货币市场;同时需要政府对外汇市场的逐步放开,使得汇率的波动与调控逐步市场化。货币市场越深化发展,需要更具弹性的汇制与更具自由化的外汇市场与之相协调发展。伴随货币市场的稳步发展,中国汇制的选择更趋合理、更具弹性。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专题探讨
金融危机下中国与日韩产业内分工合作研究112-117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4~2009年中国与日本和韩国机电产品零部件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危机后中国与日韩产业内分工的发展态势与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下中国与日韩的产业内分工体系仍保持基本稳定,产品内分工仍是中国与日韩生产分工的重要形式,同时最终产品贸易比重在不断上升,中目韩之间正在形成中间产品生产与最终产品消费的新的“复合型”产业内分工发展机制。中国在东亚产业内分工格局中不仅作为生产基地而且作为消费基地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中日韩应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实现区域内产业内分工体系的重构。

区际产业转移的最佳路径选择研究118-122

摘要:从广义空间观看,区际产业转移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区域协调观和节约型社会的本质相一致。但产业转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维度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衰退性产业转移以及招商引资领域环境门槛过低普遍会对承接区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经过综合利弊权衡,坚持区域可持续发展观是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最优路径选择.

知识溢出、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123-128

摘要: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