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研究——基于四川省梓潼县的案例研究(上)
摘要: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基于托达罗模型的一个分析框架
摘要: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选择外出劳动力占本村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人口流动规模”的一个替代变量,外出劳动力预期收入差距、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本村非农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和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四个因素对农村人口流动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系数为负,与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具有相反的意义。笔者对八位“革命前辈”故乡村的调查发现。由于受政治“名人”效应的影响。样本村庄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对人口流动规模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革命前辈”故乡村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种政治资源。以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层面意义。县乡政府负债扩张:一个收益与成本模型的解释——基于A市40个区县政府负债行为的分析
摘要:县域政府负债已成为当今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县乡政府过度负债已形成了严重的债务风险,阻碍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县乡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和机构的正常运作。如果不加以重视与控制,将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建立负债收益与成本模型对县乡政府负债扩张行为进行解释,目的就在于加强对县乡政府负债风险的监管。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产业组织分析——兼论我国银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摘要: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产业的基石,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趋势下,提高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一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10年来“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比较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区域上榜银行的绩效,指出了三大区域上榜银行的发展特征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揭示了银行组织并购这一国际大趋势。最后,针对我国上榜银行与国际大银行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优化我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战略。重要申明:本站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杂志订阅服务,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6 公安备案:510922020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