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 11-6010/F 国内刊号
  • 2095-1086 国际刊号
  • 4.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学是北京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评论、“严复经济学纪念讲座”论文

经济学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学杂志论文
创新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目标与举措1-10

摘要:当前创新与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逢其时,其目标可以确定为应用化、国际化、数学化和系统化。创新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要在教学科研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二要抓好政治经济学导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三要纠正学术期刊唯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数学模型马首是瞻的不良倾向,四要依托现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建设由学者、政界人士、国有企业等组成的高端智库。

海派经济论坛2-

回到斯密,还是要回到马克思?11-21

摘要:林毅夫和张维迎都主张回到斯密。但张维迎中意的是斯密的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而且完全撇开斯密观点的历史局限性,这恰恰是我们现在要坚决反对的。林毅夫中意的是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的方法,但他却不懂得这种方法是二元且对立的,非历史的,完全不适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现在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只有它才是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解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现象。

剩余价值二重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22-36

摘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或二重性,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的体现。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重性的视角对剩余价值二重性的分析表明: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剩余价值的生产关系属性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商品经济是相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也是相容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充分发挥剩余价值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发展商品经济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高公有制的控制力,扩大公有制的范围和影响力,发挥公有资本的主导作用,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公有财政的比例,提高劳动收入的比重,从而提高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平。同时,要加强对私有制经济的监管,扬私有资本之长,弃私有资本之恶。

需求决定价值吗——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问题的探讨37-48

摘要:政治经济学界对哪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问题存在诸多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典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唯一决定价值;也有学者认为存在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且它唯一决定价值;还有学者认为确实存在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它不单独决定价值,而是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需求是否决定价值是这三者分歧的焦点。其实,马克思对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问题的考察是一种短期分析和收敛结果分析,在这两种情况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变的。需求决定论的错误在于,不仅混淆了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的区别,而且混淆了过程分析和结果分析。如果剥离了长短期分析、过程分析和结果分析,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需求无关,即只有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财富转移——价值转形视角的分析49-62

摘要:财富的二重性决定了财富转移是物质财富与抽象财富转移的统一,抽象财富转移决定物质财富转移。在商品经济,如果某种商品按照市场价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等价值转化形式进行交换,以致该种商品换回的劳动量不等于生产自身所耗费的劳动量,那么财富转移便会存在。本文利用投入要素价格化的生产价格决定体系,结合WIOD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对1997-2011年我国各行业间由生产价格转化为垄断价格所引起的财富转移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工业与建筑业创造的财富不断地转向房地产、批发零售、金融以及通信等行业,这种持续性的财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国有企业效率评价理论检视——新自由主义观点批判63-75

摘要:本文认为可以采用数理经济学方法批判新自由主义观点,并且对国有企业效率评价做出理论检视。国有企业性质决定了它既具有微观目标又具有超微观目标。其中超微观目标体现本质特征,它具有多样性和时变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无视超微观目标的价值,给出了国有企业微观低效论和国有企业宏观无用论等错误结论。在资本市场与劳动市场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各有其非对称优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效率评价时,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给出了具有欺骗性的结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对微观效率的影响有时具有多样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垄断效率论既不科学,又欠公允。

中国农村土地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必然性与必要性76-87

摘要:'集体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指导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践。但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自由化的过程中,关于'集体所有制'的争论不断出现,并形成了'效率说'、'民权说'及'腐败说'三类观点攻击'集体所有制'。基于此,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类观点的不科学之处,并说明中国农村土地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最后,结合中国当前国情,提出未来一个阶段中国农村土地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原则下可能的一些发展方向和建议。

共生市场经济理论再探讨及对中国的启示88-99

摘要:共生市场经济是指在这种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每个经济个体都能平等地竞争和合作,人与自然相互共生。自由、平等、互惠的原则得以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共生市场经济理论的组织部门、经济准则和协凋模式,随后通过制度分析法,在人类社会演化的历史背景下,观察经济调节的变化脉络,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通过对四种经济组合的分析,得出了七种经济体制和七种经济调节模式。最后,详细阐述了共生市场经济理论与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我国现阶段关于社区经济和劳工政策等方面的启示。

政府环保投资与污染治理有效性研究——基于东部沿海省份的实证分析100-111

摘要:环境污染治理需要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探索政府环保投资与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东部沿海11个经济相对发达省份2007—201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ADL模型,发现政府环保投资和污染治理的空间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探讨其滞后性,发现政府环保投资对污染程度治理效果最强表现在投资后的第二年,另外环境污染程度具有积累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以及前期环境污染的程度对后期环境治理和环境改善投资需求具有重大影响。

论国际经济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112-122

摘要:在全球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国际经济调节与市场调节、国家调节一样,是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无论是国家调节还是国际经济调节,其基础都是价值规律作用下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坚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坚持发挥国家调节优势和重视国际经济调节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释国际经济调节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经济调节的必要性,系统论述了国际经济调节的目标,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调节体系重构的战略主张。

美国的金融洗劫为什么能够得逞?123-139

摘要:美国为很多国家培养了大批经济和金融专家。他们笃信美国推销的市场自由化理论,深信政府只会起负面作用,缺少基本的货币金融常识,但政府却控制了很多国家经济大权。这些人还积极推动本国政府放弃货币金融主权,将货币金融和经济主权交给市场,也就交给了美国和西方资本家。本文主要介绍主流经济专家因迷信自由主义而缺少的货币金融常识,导致国家货币金融主权被西方控制,从而让西方操纵市场,进行金融洗劫活动。

中国资本异常流出识别与影响因素研究140-159

摘要:资本异常流出造成的危害较之异常流入更加严重和致命,也更值得我们重视和警惕。本文在宏观分析中国近年资本流动,特别是流出趋势后,建立资本异常流出的监测和识别体系,并在此体系基础上构建影响资本异常流出的理论模型,找到影响异常流出的主要因素,之后通过计量模型对这些主要变量进行实证验证,并针对理论和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较之利差和进出口额,政策管制是控制异常流出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稳定高速增长则是控制资本异常流出的根本方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60-168

摘要:我国正逐渐步入消费社会,如何从经济学和伦理学角度来看待和应对消费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成为我们新的时代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影响甚远,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分析和批判路径,对消费社会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只有看清消费社会中消费从实用层次走向象征层次的变化,认真审视和批判消费社会出现的诸种不合理现象,才能使人们摆脱消费异化,过上健康积极的生活。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如何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二)169-187

摘要:本文讨论了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导向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并着重研究了中国大学中经济学教育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主流已经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转向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指新古典经济学)。本文记录了这种转变并探究了它产生的原因。

经济学杂志综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调结构促发展——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第十九次理论研讨会综述188-195

中外马克思主义论坛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