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 11-6010/F 国内刊号
  • 2095-1086 国际刊号
  • 4.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学是北京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评论、“严复经济学纪念讲座”论文

经济学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学杂志论文
作为国际经济学家的马克思1-12

摘要:从现代国际经济学的角度看,马克思被视为国际经济学家的直接原因是,在他的经济学说中,包含着现代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和经济一体化理论:马克思曾经分析过对外贸易对利润率的影响及其原因,并且已经察觉到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国际价值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是一种以世界市场为前提的国际价值理论,并构成其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马克思曾对英、法经济学家的国际货币金融理论进行过评价,并指出了被他们所忽视的国际经济中汇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这一现代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而且,由于他的虚拟资本理论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实质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方学术界不少人将其视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国际金融学家;马克思所指出的两个使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进行得更快的必要条件是,资本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或生产地点之间的转移'更容易'或'更迅速',并分别对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进行了分析,他所说的资本和劳动力在不同地点之间的转移就包括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移动,所以,他的这一理论就是其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从国内经济一体化到国际经济一体化、再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这就是他们在经济一体化问题上的超前意识,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将《共产党宣言》视为一部经济学著作。

海派经济论坛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收入分配13-24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将对中国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在供给侧改革对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下,将促进过剩产业企业的优胜劣汰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加速发展,本文关注这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伴随新技术的产生与使用,在推动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各产业对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需求随之发生变化,如在新兴产业产生出对大量复杂程度高的智力劳动的需求。本文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角度,构造了产业结构变动下社会平均工资和劳动收入分布的变动模型,并结合宏观数据对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会带来工资性收入分配结构的动态变化做出了分析。

从市场GDP主导转向国民幸福目标主导经济发展实践25-47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进行的以GDP目标主导的经济发展实践具有历史合理性,但也具有历史局限性。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条件的根本性变化,中国必须及时转向新的目标,即确立国民持续幸福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新目标,并重点探讨了确立该实践目标的学理基础、丰富内涵和实现条件。

新常态下我国小商品市场发展驱动力研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48-5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商品市场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地区性大规模专业批发市场,是拉动对外贸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成长、实现人民就业和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当下,在国内外经济波动、劳动力价格上涨等新常态下,我国小商品批发市场转型迫在眉睫。以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通过运用统计工具研究其发展驱动力,探讨影响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外在驱动因素,从而对小商品未来转型和发展提供建议。

物业税的多维效应与模式设计60-79

摘要:逻辑和案例分析表明,开征物业税能够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促使房价趋向合理,促进住有所居,实现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建立融促进贫富差距缩小、地方财政收入均衡和财政收支平衡、产业结构均衡、内需扩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利用率提高于一体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物业税税制统一、税基按市场价值计算,税率级差累进。物业税引导房地产理性消费,因而替代土地审批制度、确保粮食安全。

基于时代特征和中国情景的创业潜能模型构建80-89

摘要:本文认为国民创业潜能应该成为国情国力、地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创业潜能理论动态进展、当前时代和我国情景下的创业特点后,初步提出了一个创业潜能测评模型(三个维度分别是个人背景和资源、创业特质、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创业潜能测评量表,经过280多份样本实测的统计分析,说明模型和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用于大规模测评是可靠的。

“一带一路”城市国际网络建设研究——基于跨国公司及其价值链理论视角90-101

摘要: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热议话题,'一带一路'建设本质上在于推动区域内城市国际网络发展。现有研究已经表明企业对于城市网络的基础性作用,却相对弱化了国际网络组织对特定区域的不利影响、政府作用以及对跨国区域性城市网络的关注等,尤其对于'一带一路'城市国际网络建设问题。因此,本文以跨国公司及其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跨国公司发展下的城市国际网络形态,并结合价值链理论分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形成的国际网络组织对特定区域的不利影响,进而分析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利用'一带一路'作为空间载体,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转换意识、科学分工与合作并坚持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治理模式,构建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区域性价值链体系,是增进'一带一路'城市国际网络性的关键。

资本主义体系的内爆:生态维度102-109

摘要:前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在获得生产资料所有权或占有权的情况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体现着劳动者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的,劳动者与自然条件形成对立关系,这也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内爆的前提。在生产过程开始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结合,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形成价值,并通过交换获取剩余价值。这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价值与自然的内在矛盾,正是这样一种生产过程使得资本主义体系的内爆逐步展开。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的'空间修复'和自然的重新'价值化'等资本主义自救手段都不可能挽救资本主义体系的内爆,其最终归宿是自我毁灭并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论马克思经济学分配美思想的内涵及启示110-120

摘要:分配美是研究经济活动中分配活动的美。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把市场逻辑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法则'作为分配规则,因此,难以实现公平,无法体现分配美。马克思分配制度是建立在'劳动创造美'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摒弃了人的异化,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因此,其分配理论具有美的内涵。马克思的分配美对于现今'共享'理念的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以及公平与效率等分配美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如何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一)121-144

摘要:本文讨论了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导向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并着重研究了中国大学中经济学教育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主流已经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转向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指新古典经济学)。本文记录了这种转变并探究了其产生的原因。

劳动收入份额对总需求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45-155

摘要:本文以扩大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为基础,构建劳动收入份额与总需求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认为劳动收入份额通过消费率和投资率影响总需求,劳动收入份额对消费率有正效应,而对投资率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劳动收入份额对总需求的影响取决于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之和。对中国经济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对消费率的正效应大干对投资率的负效应,总需求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使总需求减少。

中国奴隶社会论析156-179

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考古科学发现和典籍正史为依据,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历史,是当代中国历史学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古代奴隶称呼自夏朝始用。夏商周社会,由全无人身自由的奴隶和半无人身自由的庶民,共同构成奴隶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奴隶来源于战俘和罪犯,不但客观存在,且数量巨大。作为奴隶主附属物的奴隶殉葬,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重要特征。中国奴隶社会与欧洲封建社会都采用'分封'管理制度,但社会基本制度有本质区别。中国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及'贡赋',与'封建地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奴隶社会,为中华民族奠定了立国之基、兴邦之源,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座伟大宝库,不能随便质疑甚至否定。

经济学杂志书评
基于网络经济二重性视角的劳资关系研究——评《网络经济时代劳资关系的嬗变与重构》180-185

摘要:随着工业资本主义向管理资本主义乃至信息资本主义的转变,劳资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逐渐淡出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然而在实践领域,劳资关系恰恰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转型而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经济时代劳资关系的嬗变与重构》一书以管理资本主义乃至信息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劳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劳动过程为逻辑出发点,以网络时代和全球资本主义为时空框架,基于网络二重性,阐述当代新型劳资关系形成的背景、特点、演变过程以及劳资关系变迁的动力与基础。《网络经济时代劳资关系的嬗变与重构》一书是一部严肃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著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解读,有贡献也有不足。

中外马克思主义论坛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