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 11-6010/F 国内刊号
  • 2095-1086 国际刊号
  • 4.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学是北京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评论、“严复经济学纪念讲座”论文

经济学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劳资关系的构建——访经济学家胡乐明1-10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新型劳资关系,以期不断提高我国劳动者权益享有的水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劳资关系的构建需要明确权益确认原则、广泛覆盖原则、适度保护原则、劳资两利原则和动态调整原则。

程恩富双约束假设与两大部类双寡头模型——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考察11-20

摘要:在程恩富的双约束假设下,过剩供给和资源再生能力,特别是第一部类过剩供给和资源再生能力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参数。如果第一部类供给过剩增长率大于第一部类不变资本的自然增长率,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出现萎缩,或者停滞不前。如果第一部类供给过剩增长率小于第一部类不变资本自然增长率,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周期波动。总之,第一部类供给过剩增长率与第一部类不变资本自然增长率的对比关系,以及资源再生能力具有切换性质。此外,两大部类资源再生能力、两大部类供给过剩增长率对经济发展的程度具有强化或削弱作用。两大部类资源再生能力、供给过剩增长率越高,经济规模越小;反之越大。

中国经济学逻辑体系的新探索——兼论马克思的经济学逻辑构建体系21-31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规定性,并在深入分析国外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研究的十大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经济学逻辑体系框架的若干新设想。

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若干观点32-43

摘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必须强化维护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意识,为此,有必要阐明以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其本质含义是,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中的劳动者占劳动者总人数的多数;它要求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公有职能资本占主体地位;处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既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斗争的一面;公有制与经济管理体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绝不应当用"垄断"来贬低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搞活国有经济,实质上是要促进国有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不是退出竞争性领域;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就业稳定增长;维护农村集体经济,必然要求城市工商业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农村集体经济要振兴,必须发展集体工商企业;扩大就业,应当积极推动城市集体工商业经济发展,这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集体农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扩大集体土地的统一经营;要制止个人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必须坚决制止公有制比重不断缩小的趋势;所有制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重视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需要大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国家宪法意识。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推进44-53

摘要:科学发展观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理论针对性有三个层次:一是针对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各种矛盾积累的局面,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进行反思和总结;二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走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总结;三是对世界整个工业革命所开创的历史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方面需要发展的领域,包括发展效益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结构理论、经济发展目的理论、经济发展目标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理论。由科学发展观所推动的理论,理应具有"两条道路一致性"的品格,具有创新与拨乱反正相一致的特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中国道路”54-60

摘要:此次西方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不仅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危机,也凸显了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弊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必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

论“中国模式”的人类思想史意义61-68

摘要:"中国模式热"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现象,而是一个全球思想现象。"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因此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类思想史意义。

中国模式:利益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调控69-82

摘要:我国当前的社会利益结构体现着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既表现了一般市场经济利益结构多元性、差异性、倾斜性的特征,又表现了公有制模糊、利益行政化和过渡性这些中国式特征。利益结构失衡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和宏观调控出现不同效应的重要因素。要调整利益结构,就要清晰界定公有制各层次的产权、合理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合理透明的利益结构调整长效机制。而这些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83-95

摘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两个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渊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和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当今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改革。

充分自主型经济发展方式及其根本动力96-116

摘要:科学发展观内涵了自主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是完全自主型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20多年后显露丧失自主型经济发展方式沦入依附型的危险,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向充分自主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经济自主性、对外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既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主要有:处于产业价值链末端,利润微薄;产品低端,自主品牌稀少;高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代价;低成本"比较优势"背后的劳动牺牲、福利损失;反倾销祸害、贸易摩擦伤痛等,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向充分自主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只能是自主创新:我国竞争力差的根源在于科技竞争力差或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永不衰竭的根本动力;而引进、合资或出让市场得不到、换不来先进技术;科技人才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和关键是提供根本动力的源泉。我国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实现自主创新,其中的一些关键是:坚定自主创新的自信心;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高端服务业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思考117-126

摘要:服务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革命与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开始进入高端服务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从机制上看,高端服务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和基础。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路线是:充分发挥包括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内的各种区域优势,通过高端服务业的引入、催生、升级、积聚与辐射,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新经济人”分析范式与企业生态经济行为127-137

摘要: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经济人"假设提供了关于企业生态经济行为动机、模式分析的一种新范式。本文基于"新经济人"理论视角,着力分析企业生态经济行为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论证企业经济理性主义原则在生态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局限,分析企业生态经济行为与制度约束的相互关系,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践是一种新的探索,对规范企业生态经济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视角下的马克思再生产模型构建138-149

摘要:本文在马克思两大部类理论基础指导下,引入环境视角对原来的单一经济系统进行系统拓展、价值拓展等,并构建三部类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数理分析模型研究150-163

摘要: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共享、科学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从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工业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成效和现状入手,分析导致城镇工业企业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接着分别构建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与收入分配关系的模型,更明确地阐释这一问题;然后进行验证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李建平的学术贡献与经济思想164-186

摘要:<正>李建平教授是一位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信念、在国内率先运用文本分析并且把经济学和哲学内在地结合起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李建平1946年农历十一月初六出生于福建莆田,祖籍浙江温州。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初到闽西连城下乡插队,1972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习,1975年毕业留校。1979~1981年在福建师范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198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7~1988年在同济大学留学预

近几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争议综述187-203

摘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比较丰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争议也比较多,在很多问题上的认识存在分歧。学者们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城市贫困人员的社会保障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纯农户、农民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都有不同的观点。

《海派经济学》(季刊)2011年征稿启事204-204

摘要:<正>《海派经济学》(季刊)是由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学会和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理论刊物,主要栏目有:访谈、书评、人物、综述、争鸣、译文、经济学各学科的论文等,是国内第一家学派性的经济刊物。本刊由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顾海良、王振中、林岗分别任主编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内、外数十名知名教授任学术委员。自创刊以来,推动了中国特

杰出经济学家——李建平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