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 53-1006/F 国内刊号
  • 1006-2912 国际刊号
  • 1.7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问题探索是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问题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论坛、宏观经济、区域与城市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财政与金融、资源环境与能源、劳动经济、区域经济、理论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 201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宏观经济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辩——基于增长潜力研究的回答1-9

摘要: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中等收入陷阱”定义本身存在的不严谨之处以及公众对该定义认知上的偏差,进而说明“中等收入陷阱”情结实质上反映的是对我国经济结构和体制改革的前景缺乏信心;为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本文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角度建立宏观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和宏观总量需求模型检验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预估了我国未来十到十五年的增长潜力。结果表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改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更加成熟与合理,经济发展更加平稳,按照通行的判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准,我国将在未来8到15年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中等收入陷阱”视角的收入差距、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研究10-17

摘要:摘要:本文选取1985~2014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收入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这三个指标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探究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和程度强弱。实证结果得出:收入差距会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速提高,但长期不利于经济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是经济滞涨和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而消费需求旺盛能持续稳定地带来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其水平主要由经济发达程度和基尼系数大小共同决定。我国自中等收入阶段以来的发展情况符合国际上成功跨越“陷阱”国家的基本趋势,即消费率在中下等收入和中上等收入阶段之间呈现出u型消费拐点。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即政策应侧重于调结构和以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需红利,既可以摆脱投资单一驱动和过剩产能的浪费,又能以此帮助我国摆脱可能的增长“陷阱”,早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政府投资、人力资本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分析18-25

摘要: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投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本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政府投资、人力资本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性公共投资能够显著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但对产业结构升级并不产生直接作用;生产性公共投资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将增加对社会性公共投资需求,并且逐渐超过对生产性公共投资的需求。本文提出相关政府公共投资建议,以希望对培育人力资本红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投资推动视角26-32

摘要: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企业投资分析模型,对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投资力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因存在政府补贴,国有企业投资力度大于通常情况,在经济下行时,如果补贴足够大,国有企业投资力度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增加,对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影响。本文利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数据对理论模型相关推论进行验证,实证结果与理论模型推论一致。因此,从投资推动角度来看,一定的国有企业规模更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政府研发补贴与经济发展质量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33-42

摘要: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经济转型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在于创新,而补贴则是目前政府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本文基于HowittandAghion(1998)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讨论了政府研发补贴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微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研发补贴通过激励企业创新投入和技术进步,加快了经济增长动力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2)政府研发补贴对促进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能力有所差异。政府研发补贴要通过引导企业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创新,激励国有企业发挥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建立和完善创新配套措施,扶持企业成为真正推动经济高质高效发展的生力军。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驱动增长、缩小差距,还是政策失灵——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43-52

摘要:摘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区域扶贫开发的“政策试验田”,是中国为推动地区平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但其效果究竞如何仍需要验证。本文首次采用中国1992个县1999—2010年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效果。本文发现,重点县的确立未能有效推动县域GDP及其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对缩小区域差距作用不显著,县域层面扶贫开发政策出现“失灵”。进一步研究显示,重点县政策对工业化等驱动因素产生挤出效应,并因产业结构差异等扩大了区域差距。这为国家区域扶贫开发制度的完善与其他相关政策的设立提供了启示。

居民收入差距、预期对城市房价的影响53-59

摘要:摘要:本文兼顾房地产的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通过构建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居民收入差距、预期对房价的微观作用机制,认为两者均对房价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国34个大中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居民收入差距、预期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力度更大;分区域而言,居民收入差距、预期对城市房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据此对遏制城市房价持续上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经济自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与其它东亚国家有差异吗?60-67

摘要: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关注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相关研究对特殊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下的东亚国家较少涉及。本文选择一般称之为“东亚模式”典范的日韩以及中国等七个国家的1990-2013年面板数据,利用C—D函数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存在以及有何差异。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分析了经济自由度各分指标影响的差异,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经济自由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倒u型关系的拐点位置。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目前仍处于低自由度区间,还可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经济自由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改革的重点在于货币金融制度、对外贸易和政府规制。

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增长及弹性分析——基于大豆和谷物的比较68-74

摘要:摘要:继大豆之后,近几年我国谷物进口增长迅猛,这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进口风险的广泛担忧。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大豆及谷物进12增长趋势及原因,然后采用1992—2013年的数据,运用有界协整的方法,分析我国大豆及谷物的进12需求以及弹性。研究发现,我国大豆和谷物的进口需求与收入、国际国内相对价格在长期都具有稳定均衡的联系,但是大豆比谷物更为显著;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大豆的进口需求对价格和收入都富有弹性,价格弹性比收入弹性大,国际国内相对价格下降,大豆进口需求将显著增长。同样,我国谷物进口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相对价格下降,谷物进口需求将不断增长;但是在长期基本缺乏收入弹性,收入的拉动作用存在着限值。因此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我国粮食进口调控仍应着眼于价格变动的影响,缩小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差距是防范进口过快增长的关键,并且对于不同的品种,需要细化进口调控措施。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城市化、中国各省投资率的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75-81

摘要:摘要:文章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了1997—2014年中国各省投资率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利用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城市化率等因素对投资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各省投资率变化较为频繁,投资率核密度函数的单峰和双峰特征交替出现。(2)中国大多数省份的投资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现阶段中国各省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投资促进,另外空间滞后项的引入,影响了投资率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3)城市化率与投资率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投资率同时存在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消费、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与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因此,需要避免政府对投资的过渡干预,发挥市场机制对投资的作用,实现高投资率的可持续性;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以满足居民住房和就业需求;需要在保证消费和净出口的前提下,扩大投资;需要参考上一期的投资情况进行当期的投资决策,并允许省份之间存在适度的投资竞争。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信息消费结构演变——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82-89

摘要:摘要:信息消费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最为活跃的消费热点,也是我国新消费的重点领域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城镇居民是信息消费的主力军,其收入增长对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影响是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论文以通信、文化娱乐、教育作为三项信息消费支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2003~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影响显著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地,在所有省份,可支配收入与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教育消费比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与通信消费比重的关系较为复杂,二者关系在若干省份并不显著。所以,经济发展不同区域在信息消费结构上要有不同侧重。

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市际格局研究90-97

摘要:摘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对交互耦合的函数,两者关系是城镇化研究的重要命题。作为耗散结构体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等传递和转化,会导致系统内部结构有序程度的变化,符合“熵值定理”。首先以熵值法计算出具有代表性的2002和2014年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用象限图分类识别法分析13个地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然后通过对比变化的趋势,提出江苏省在资源环境承载范围内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2014年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状态略微改善,其中3个地市两者关系演变为基本协调。(江苏省13个地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状况差异显著,南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多超出生态环境承载力,中部和北部城镇化多为滞后;南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同度高于北部和中部,北部也高于中部,呈现“葫芦”形状。③江苏省要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目标缅存俣格埔值付.诔唐韵某础Ei豕击撂井埔值什.席号话当结峦墙植化.确姜键路径.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国际经济与贸易
“世界市场网”视角下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基于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新审视98-106

摘要: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其实是一个“世界市场网”,而正是这张网导致了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商品是导致一切市场经济矛盾的核心主体,而资本主义制度又内生性地决定了国际贸易是金融危机在“世界市场网”中向全球扩散最直接、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本文基于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新审视,首先对“世界市场网”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然后,根据资本主义的内在固有矛盾,对金融危机贸易传导的内在根源进行剖析;接着,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就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扩散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机理深入展开研究;最后,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在“世界市场网”下进行危机防范与治理提出政策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107-112

摘要: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中资商业银行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加快国际化拓展步伐适时而必要。本文选取“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2000—2015年度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八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因子的显著性和相关性。研究表明,双边贸易投资额越大、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的意愿越强;东道国银行资产质量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显著相关;金融政策环境、政府信用等宏观因素同样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行为。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应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优化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为我国产能和资本输出提供服务载体和金融支持。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贸易获益的影响——基于要素禀赋与资源错配理论的实证分析113-119

摘要:摘要:基于要素禀赋与资源错配理论,引入关税成本与非关税综合成本两个衡量贸易成本的指标,分析贸易开放的潜在收益与贸易成本造成的收益损失。以72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封闭经济相比,贸易开放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较高的收益,提高一国的总产出水平;由于贸易成本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这种贸易开放的潜在产出收益并没有完全实现,且受到较大的损失;其q-,非关税壁垒是阻碍贸易获益的主要影响因素;降低非关税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是发展中国家获得贸易收益,提高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影响的经验研究120-129

摘要:摘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进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更多地减少了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减少;而出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没有显著减少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增长。考虑不同出口密集度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结论基本不变。在稳健性检验中,检验结果依然稳定。为此,进口自由化下我国应加强对非出口企业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继续推动出口自由化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我国就业的持续增长。

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协整检验与分位数回归的分析130-135

摘要:摘要:已有研究大都采用二元回归的方法,并不能准确测度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传统的回归方法也无法辨析加工贸易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动态作用。本文基于1981到2014年的数据,在控制了一般贸易出口、消费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之后,首先运用协整检验分析了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之后,利用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探析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上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通过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财政与金融
资本账户开放下的经济扩张与收缩——一个理论框架及其经验研究136-143

摘要:摘要:资本账户开放降低了国内利率水平并使国内居民获得国际融资渠道,引起需求过度扩张、工资和产品价格上涨、实际汇率升值、实际利率下降、经常账户逆差扩大、对外净资产下降等一系列变化。当实际汇率升值和对外净资产下降使实际资产规模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需求开始收缩,引起工资和产品价格下降、实际汇率贬值等一系列变化,直至经济重新实现内外部均衡为止。经验研究表明,美国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扩张与收缩有巨大影响;资本账户开放既加剧了经济在扩张与收缩过程中的失衡程度,又显著增大了各国经济运行的联动性;国际资本流动结构对经济增长速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