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5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宏观经济

空间不平等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建立了空间不平等的动态演进模型(DEMSI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论证了空间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的存在。同时,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半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不平等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它解释变量后,1978年以来,空间不平等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w”型关系,而非简单的倒“u”型关系。最后,本文就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10

基于制度变迁的中国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基于经济增长系统中增长要素指标的敏感性和制度因素的应对性指标,建立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模型和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并对中国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进行演变过程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3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呈现逐渐从极高度的脆弱性向极低度的脆弱性演变态势。相关关系发现,脆弱性和增长敏感性关系不大,脆弱性和制度的应对性呈现中度负相关。滞后模型发现,经济制度应对增长系统的脆弱性存在2年的滞后期。影响因子分析发现,一些制度性障碍是导致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的主因。经济制度下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选择出适应性的制度路径以促进经济增长。
11-19

中国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瓶颈——基于人口效应、规模和技术效应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2012年开始北京等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以及很多城市能见度接近于零等事实都说明了环境问题已愈演愈烈。在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我们也意识到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我国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路径遇到了瓶颈。本文从人口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来深度剖析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制约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的瓶颈。
20-26

中国居民消费空间效应问题研究——基于消费理论的检验

摘要:空间地域信息是居民消费问题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且存在依赖关系。收集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2—2013年的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数据,并根据消费理论设计构建居民消费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发现: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整体上都符合相对收入假说和持久性收入假说的理论表述,但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不甚明显;经营性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较大,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大,这为相关宏观消费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
27-32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基于“推一拉”理论的旅游业季节性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季节性是旅游业的显著特征之一,旅游业季节性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成,且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错综复杂。文章在参考旅游“推-拉”理论的基础上,从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2大方面选取20项影响因子,构建旅游业季节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上述影响体系的内在层次结构予以阐述,进而识别出影响旅游业季节性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按其权重排序揭示出旅游业季节性直接影响因素间的重要性程度。最后,从旅游供给与需求两大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旅游业季节性冲突的相关对策措施。
33-40

消费者对不同平台类型正面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的差异研究

摘要:将评论平台类型分为卖家平台、第三方平台和消费者自建平台,产品类型分为搜索型产品和体验型产品,采用实验情境设计的方法设计分析不同平台与产品类型评论对消费者有用性感知的差异。研究发现,卖家平台与第三方平台以及卖家平台与消费者自建平台之间的感知有用性存在显著差异,而第三方平台与消费者自建平台之间的感知有用性差异不显著,这一点对于体验型产品也得到验证。对于搜索型产品,三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41-47

环境规制与价值链升级——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

摘要:从产品内分工视角出发,将环境规制引入影响价值链升级的分析框架,以制造行业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模型分析不同行业分组环境规制、外资进入、研发投入等因素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总体制造业及低技术制造业价值链长度呈U型效应,对中、高技术制造业呈倒u型效应;外资进入强度并不必然促进价值链的升级,而存在行业差异;研发投入对实现价值链攀升有着正向作用,但在低、高技术行业作用不显著;环境规制对外资进入及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并不总为正向。
48-54

适应创新驱动的中国科技人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当前科技人才对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创造和扩散创新以及增加整个社会知识存量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阶段测算了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我国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科技人才在经济中的贡献显著偏低,科技人才存量不足、创新投入偏少、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以及核心科技人才流失是其主要原因。提出增加创新投入、为理工类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就会、加强职业教育和控制人才流失等建议提高科技人才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61-67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研究——基于空间均衡模型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机理进行经济学分析,明确指出应将生态财富纳入全社会财富生产过程中,并以空间均衡模型为基础,构建以两类财富生产为核心的财富空间均衡模型,并探讨了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的空间均衡问题以及生态财富的价值核算,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区域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同步增长。同时,以环渤海城市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和我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为例,对这些地区的区域财富价值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政策建议。
68-74

中国城市生活环境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分析,发现城市环境属性会通过劳动和住房市场资本化为工资和住房价格。城市环境对住房市场的作用更为明显,住房价格对各城市环境因素也更为敏感。中国城市生活质量分布表现出大型化、中心化、沿海化的特征,城市人口迁入也表现出类似的空间分布特征。未来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城镇生活环境对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75-81

区域经济转型与教育因果反馈及仿真模拟——以长三角为例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本文在厘清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区域经济转型与教育协调发展仿真模型,深入剖析了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经济转型增长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同时,预测了未来10年长三角总就业人口、就业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演化趋势,并通过参数调节模拟不同教育投入方案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影响作用,以期对教育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建模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82-88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金融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国内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

摘要:本文以人民币境外存量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国内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会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这一结果可能与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主要内容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和进出口贸易长期不平衡有关。为此,必须尽早实现进、出口人民币结算比例的平衡和贸易平衡。
97-104

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基于STR模型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1985—2012年全国的数据,运用平滑转换模型(STR模型),分别以组间泰尔指数和CPI作为外生变量,考察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依赖于转换变量(滞后2期泰尔指数)的大小,在高区制状态与低区制状态之间进行非线性地转换,当转换变量小于拐点C时,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不明显;反之,则明显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105-11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国际经济与贸易

产品内分工、要素禀赋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摘要:本文根据Hausmann(2007)测算了1999—2013年世界上90个经济体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并基于“成本发现”理论模型,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产品内分工和要素禀赋等因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要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最大,资本劳动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虽然自然资源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为负,但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可以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2)产品内分工和FDI可以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3)然而以上因素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117-124

国际生产分割、产出质量选择与价值链位置提升

摘要: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配置生产环节。跨国公司通过对比较优势、运输成本和质量生产成本三者进行权衡,来确定东道国的价值链位置和产出质量水平。当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或其他因素变化时,有两种机制会发挥作用,分别是通过改变产出质量引致的需求变化机制、通过改变生产成本而引致的成本变化机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东道国的价值链位置和产出质量水平呈现相互地正向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东道国会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
125-131

对外产能合作、制造业出口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湖南省为例

摘要:文章以GDP衡量区域经济增长,利用对外产能合作投资额、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实际数据,以湖南省为例,分析对外产能合作和制造业出口贸易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认为对外产能合作、制造业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外产能合作和制造业出口对湖南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且对外产能合作拉动制造业出口的效应比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要大,同时,对外产能合作、制造业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长期效应更加明显。因此,要通过制造业产能合作和出口来实现湖南经济增长,要加大湖南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支持力度,推动湖南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
132-136

对外投资动机对国际技术许可的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技术许可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进入模式理论和制度理论,以2002年至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许可备案数据中筛选出的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进行专利许可合同为样本,检验了直接投资、投资动机对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许可中使用排他性策略的影响,以及母国与东道国间规制距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了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有更高的排他性许可的可能性;相对于混合动机跨国公司,市场寻求型跨国公司采用排他性许可的可能性更低;当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规制距离大时,相对于没有进行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了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采取排他性许可的可能性更高,反之亦然;当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规制距离大时,相对于混合动机跨国公司,效率寻求型跨国公司采用排他性许可的可能性更低,反之亦然。
142-149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能源经济

开放经济背景下的低碳供应链理论探索与启示

摘要:现有理论分别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国家竞争优势、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FDI)方式下的产业转移、环境技术引进、低碳供应链管理等角度对低碳供应链进行研究,部分形成了低碳供应链的理论基础。在开放经济背景下,需要分析低碳供应链的内涵,与供应链和绿色供应链的异同,与低碳产业的关系,低碳供应链的分层和主要减排方式,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FDI、碳金融、国际技术合作等开放经济要素的关系等,从而对低碳供应链理论进行探索,并为我国今后低碳供应链改革提供借鉴。
150-156